抗戰爆發時,作家汪曾祺在壹個小廟裏避難了幾個月。最早在上海《大公報》以《寺僧》為題發表,1980年改寫。經過幾十年的發酵,已經成為壹種醇厚清新的“聖旨”。汪曾祺把開火寫成壹個夢,因為這是壹個永遠逝去的夢,也是壹個夢。他肯定合理、公正、健康的世俗欲望,認為生命的意義存在於日常生活中。《誡》中所寫的場景和思想內涵,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的,形成了壹種與現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