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玄枵;
醜——星紀;
寅——析木;
卯——大火;
辰——壽星;
巳——鶉尾;
午——鶉火;
未——鶉首;
申——實沈;
酉——大梁;
戌——降類;
亥——娵訾。
用歲星的12次名稱紀年,稱為歲星紀年法。歲星運行到哪壹次,就記為“歲在××”。如《國語·周語》說:“武王伐紂,歲在鶉火。”潘安仁(潘嶽,字安仁,也稱潘安)《西征賦》說:“歲次玄枵”等,用的都是歲星紀年法。但是因為木星運行並非恰好是12年壹周天,而是11.8622年壹周天,因此每過80年歲星便發生壹次超次現象。每壹超次,歲星紀年便宣告失靈,紀年便與實際天象不符,所以這種紀年行用的時間較短,壹般學者都認為只在春秋中期以後使用過壹段時間。《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說:“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這是古人發現歲星超次的可靠記錄。星紀為醜,玄枵為子,歲次本來應該在星紀,卻提前次於玄枵。因此才產生了太歲紀年法,用來彌補歲星紀年的超次缺陷。
歲星運行的方向與古人熟悉的天體十二辰(十二地支配二十八星宿形成的辰向)劃分的方向正好相反,又造成了實際運用上的不便,於是便假設了壹個與歲星運行方向相反的天體,與十二星辰劃分方向順序相同,這個天體就叫太歲,並讓它正好整12年行經壹周天。將地平圈十二等分,配十二辰,使太歲壹年經壹辰,並以十二地支名之。這時如果我們拋開那個假設的天體——太歲,其紀年方法實質上就是十二地支紀年法。為了回避地支之名,於是又給每個地支另外起壹個別名:
子——困敦;
醜——赤奮若;
寅——攝提格;
卯——單閼;
辰——執徐;
巳——大荒駱、大荒落;
午——敦牂;
未——葉洽、協洽;
申——涒灘;
酉——作鄂、作噩;
戌——閹茂、掩茂;
亥——大淵獻。
《呂氏春秋·序意篇》說:“維秦八年,歲在涒灘。” 涒灘即申年。這個太歲紀年法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十二地支紀年法的初起形式,所以有人說它是由歲星紀年向幹支紀年的過渡。
另據《爾雅·釋天》和《史記·歷書》所載,另有與十天幹相合以紀年的,叫“歲陽”,也另有壹套別名。《史記·歷書》與十天幹對應的別名是:
甲——焉逢;
乙——端蒙;
丙——遊兆;
丁——強梧;
戊——徒維;
己——祝犁;
庚——商橫;
辛——昭陽;
壬——橫艾;
癸——尚章。
《爾雅·釋天》與十天幹相對應的別名是:
甲——閼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強圉;
戊——著雍;
己——屠維;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黓;
癸——昭陽。
如果我們將太歲紀年中十二地支對應別名,與歲陽紀年十天幹相對應的別名結合起來使用,就和用桿子紀念壹樣了,只不過它叫:
閼逢執徐——甲辰年;
著雍涒灘——戊申年;
強圉赤奮若——丁醜年
這種歲陽、太歲相結合以紀年的現象,在古籍中經常出現,研究古典文學或史學的人應該熟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