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初因隋制原文翻譯

國初因隋制原文翻譯

原文:國初因隋制,以吏部典選,主者將視其人,核之吏事。始取疑獄,課其斷決,而觀其能否,此判之始焉。後日月淹久,選人滋多,案牘淺近,不足為準。乃采經籍古義,以為問目。

其後選人益眾,乃征僻書隱義以試之,唯懼選人之能知也。遒麗者號為“高等”,拙弱者號為“藍羅”,至今以為故事。開元中,裴光庭為吏部,始循資格,以壹賢愚。遵平撤者喜其循常,負材用者受其抑屈。宋璟固爭不得。及光庭卒,有司定溢,其用循資格非獎勸之道,謚為“克平”。春秋之時卿士代祿選士之制闕焉秦承國制所資武力任事者皆刀筆俗吏不由禮義以至於亡?漢因秦制,未遑條貫。漢高祖十壹年,始下求賢之招。武帝元光元年,始令郡國舉孝廉各壹人,貢舉之法,?起於此矣。魏晉互有改易。隋煬帝改置明、進二科。國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前為六科。貞觀則以考功員外掌之。開元二十四年,李昂為考功,性剛急,不容物,乃集進士,?與之約曰:“文之美惡,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請托於人,當悉落之。”昂外舅嘗與進士李權相善,為言之於昂。昂怒,集貢士數權之過。因曰:“觀眾君子之文,信美矣。然古人有言,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詞或不安,將與眾說之,若何?”權曰:“‘耳臨清渭洗,心向白雲閑’,豈執事辭乎?”昂曰:“然。”權曰:“昔唐堯衰怠,將禪許由。由惡聞,故洗耳。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讓於足下,而洗耳何哉?”昂惶駭。初,昂以強愎不受屬請,及有吏議,求者莫不允從。由是庭議,以省郎位輕,不足以臨多士,及使吏部侍郎掌焉。(節選自《大唐新語·厘革》)

譯文:建國初年沿襲隋制,讓吏部主管選拔,主考官將要面試那個人,用吏事考核他。最初的

時候選取疑難案件,考核他斷案,觀察他能否勝任,這就是寫判詞的開始。後來時問久了,

參加選拔的人增多,公文內容淺顯,不能夠作為考試的標準。於是就采用經典古籍古義,用

它們作為試題。那以後選拔的人才更多了,於是收集冷僻的書籍深奧的義理來考查他們,唯恐選拔的人能夠了解,辭采華麗者稱為“高等”,表現拙劣者稱為“藍羅”,至今把這個作為1例。開元年間,裴光庭掌管吏部,開始遵循資格履歷,把資歷作為官員好壞的標準。遵守常軌的人喜歡他遵循常規的做法,有才能的人卻受到他的壓抑。宋璟反對但沒有成功。等到裴光去世之後,有司確定謚號,因為他不能有效獎勵勸勉人才,用“克平”作為他的謚號。春秋時,卿即和士等官員世襲,選拔人才的制度缺少,秦朝繼承了前代的制度,憑借的是武力,掌權的都是刀筆俗吏,不遵循禮義,以至於滅亡,漢朝沿襲秦朝的制度,沒有改進。漢高祖十壹年開始頒布求賢詔。武帝元光元年,開始讓郡國舉薦孝廉各壹人,薦舉的方法從此開始。魏晉時期互有改動。隋煬帝改為設置明、進二科我國繼承隋朝的制度,增設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壹***六科。貞觀時期以考功員外掌管這件事情。開元:二十四年,李昂作考功員外,他性情剛厲褊急,不與他人結交相投,於是召集進士們,和他們約定說:“大家文章好壞,我心裏都清楚。考核取舍,在於絕對公正。如有請托於人,當全部落第。”李昂嶽父曾與進士李權交好友善,為他在李昂面前說好話。昂果然發怒,集合貢士數說李權的錯誤。手是說:“觀眾君子的文章,確實都很好。可是古人說,壹個人的優點和缺點互不遮掩,才是忠實的人。誰如果有想法或許內心感到不安,那麽就跟大家說說,怎麽樣?,李權說:耳臨清渭洗,心向白雲閑’,不是您的詩句嗎?”李昂說:“是。”李權說:“從前唐堯年老體衰,將要把首領的職位禪讓給許由。許由討厭聽到這句話,所以洗耳。現在天子正當壯年,沒有將天子之位揖讓給您,妳學古人洗耳為什麽呢?“李昂非常害怕。當初,李昂因為剛愎自用不接受別人的請托,等到有官員議論這件事後,求他辦事的沒有不答應的。因此大臣們廷議,認為考功員外職位低,不足以面對許多人,就讓吏部侍郎掌管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