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西文化對比的迫切需要是什麽?

中西文化對比的迫切需要是什麽?

下面是別人幫我回答的問題,分享壹下~ ~

或者說,妳想比較什麽樣的文化?更具體地說,我有幾篇論文。

中西語言文化比較

我主要講語言之間的差異如何導致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語言的誘導和暗示功能,並著重分析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首先,我想定義壹下文化。第壹,我說的文化是廣義上的文化,包括人、環境、知識、科技成果等壹切有特色的物質對象。第二,文化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我個人認為文化是由九個因素決定的,即環境、語言、科技、物欲動力、情欲動力、權力欲望動力、審美、陰陽、萬物選擇。語言只是其中之壹。

那麽,語言文字是如何對文化起到縱向的誘導或暗示因素,在很多地方表現為制約因素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面臨壹個對語言學權威觀點的挑戰。西方語言學中的主流觀點認為,語言(包括文字)的形成是任意的,很少有必然的因素。管人叫人、天、男、女都是任意的,沒有必然。幾乎所有的教科書都把“人類是任意的”作為公理,這也被西方語言學家認為是語言學的基礎。我個人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語言的產生表現出壹個規律性,就是語言必然是在特定場合、特定時代、特定因素的深刻影響下產生的。當然也有任意的因素,任意是相對的,非任意也是相對的,但哪壹個是主要的有關系:在早期,必然因素往往是主要因素,隨著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主觀意識的增強,任意因素也逐漸增強。越是古代,人類就越不可能隨意創造壹種文字或語言,只能“遠近取物”,不能像現代人壹樣進行抽象思維。古代人類的創造能力很簡單,比如象形文字產生於圖畫和文字,如果追溯全世界的語言和文字,就會發現產生於圖畫和文字。文字發展的過程表明,人類智力發展的軌跡是從具體慢慢走向抽象的。西方語言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從其他文化中借鑒過來的,並不是直接發展出來的。比如古希臘的語言,不是自己從象形文字發展來的,而是借鑒了腓尼基人的書寫體系,根據自己的需要重新排列,加以改進。因此,西方語言學界誤認為文字的生成是任意的。其實腓尼基文字如果追溯的話,也應該追溯到象形文字和圖畫文字。原始語言不過是人腦中世界的壹個縮影,而這壹點往往被西方語言學家所忽略,從而得出語言是任意的結論。我國也有人提出了獨特的看法。如王安石在1076中提出,形、音符合世間萬物之理:“其音之抑、開、合、分,其形有豎、直、斜、上下、內外、左右,皆以自然為依歸,非人類私智所能及。”人們當時的能力只能產生能力範圍內的語言和文字,不可能產生壹整套非常完整的內部相關的語言系統。因此,王安石的觀點應該受到重視。他是中國語言史上第壹個提出“語言不是任意的”觀點的人。

我寫過壹篇文章叫《人類語言文化的同質現象與人類文化模式》,還提出了壹個語言學觀點叫“互構語言學”,即外部世界與人自身世界的互構。明白了這壹點,就知道語言是如何對文化的發展方向產生潛移默化、縱向影響的。所以妳去任何壹個國家,只要看語言,聽聲音,妳就會發現這種語言的發音是符合其整體文化狀態和精神面貌的。希臘語、日語、英語和德語有相似的精神面貌和語言發音。

我們試圖說明語言是不可避免的,它制約著文化的發展,包括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這些有時候在口語中很容易表現出來,壹個簡單的詞就能把問題說清楚。比如英語中,妳(妳)、他(他)、她(她)、我們(我們)、他們(他們)寫的不多,只有壹個代詞大寫,就是我(我),因為“我”最重要。英語語言的特點充分反映了西方的個人主義。

在中國,情況正好相反。同壹個稱呼“我”不被中國人大寫,還用其他方式表達:我,我卑微的仆人,等等。皇帝自稱寡居或孤獨時,把自己放在不尊重的位置,努力去尊重別人,是壹種克制自己的心態。僅僅是壹個代詞的使用,就說明中西文化分道揚鑣,很多東西極性相反。

很多學者,尤其是五四以來的壹些學者,都有走極端的傾向。比如寫信,我先寫地址,再寫收信人;但是如果妳想給西方人寫信,把這些東西都倒過來,先寫收信人,再寫地址。我習慣用中國風寫作,所以去了西方就不習慣了。出國的時候,西方的相關人員要把妳的姓和名反過來,於是我和他爭論說,中國人翻譯外國人的名字根本不改變自己的位置,而中國人出國是被逼著改名字的。西方人這樣做,並不認為他在侵犯妳。他認為這很自然,因為他的價值觀就是這樣。

當然,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司空見慣,國內所有的外語專業都持有這種特點。我們應該尊重外國,但外國人尊重過我們的價值觀嗎?語言文字,壹個看似很簡單的東西,卻蘊含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如果外國人通過語言控制我們的命運,改造我們的語言,他們就能改造我們的性格,改造我們的未來。他們有這種力量。

再進壹步說壹下中西語言的基本區別。大家學了外語很容易知道這種差異,但是我想把問題說清楚,或者突出這種差異,然後看這種差異如何誘發文化,然後造成什麽樣的文化效應。具體可以從語音、詞法、語義、語法的差異上看出來。

第壹,發音的差異。語言是語言,文字是文字。我們不應該把它們結合起來,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說法,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我們的習慣。漢語最明顯的壹個特點就是單音節,壹聲壹字,或者壹字壹聲,而且大部分都是開音節。開音節是什麽意思?比如“kai”是開音節,如果是“kait”就是閉音節。如果是封閉音節,就無法實現中國的音標。另外,漢字的每個字都有韻,壹個“1234”的音,很有規律,很響亮。西方語言主要是單音節和多音節的,這些多音節詞是它們區別於中國語言的關鍵特征。另外,西方語言有輕音節或重音節,聲調是用輕音節來表達的。

這種中西語言的差異看似很小,但造成了什麽影響呢?這種影響是它影響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既然我們壹直在說壹種語言,那麽從出生開始,我們每天都要接受它。語言給了我們壹套實用的模型和全新的世界觀,我們也不自覺地受到它的影響,不自覺地以這種方式看待外部世界。利用這種語音效應創作詩歌等文學作品時,韻也與發音有關。中國的詩和外國的詩不壹樣。從音位上講,西方詩歌押韻的時候,有很多押韻的地方,就是前兩行押韻,或者說交替押韻。比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韻腳是ababcdcdefefgg。多韻不是西方語言(尤其是印歐語)的優勢,而是其固有的缺陷。因為這種寫法音節多,能押韻的字數少,所以詩人創造了轉韻、行間等方法。而中國的詩人則不用擔心。壹個聲音可以表達許多單詞。比如“賈”可以是“家”,也可以是“賈”、“賈”、“賈”,很容易押韻。英語中不可能找到這麽多同音字,這必然導致英語文學中多重押韻的形成。中國語言和文字的得心應手的押韻,使詩人能夠寫出壹韻到底的單元詩,如四字、五字、七字,以及後來的詞和歌。壹元韻的藝術效果很強,而藝術效果要有感染力,就要使韻腳單壹,千變萬化的韻腳給人的印象不深刻,詩歌的音樂感相對減弱。法國作家薩塞說,壹件藝術作品的感染力取決於它的片面強調。

第二,語言形式的差異。語言形式是詞的形狀。甲骨文、金文和篆書都有不同的形狀。這些文字中有哪些因素打動了我們?我們註意到,漢字的結構是方形的、建築式的、立體的,筆畫可以上下左右相連。象形味很濃,誘導我們把文字本身和外在的自然聯系起來。所以我們說漢字是自然界存在的表象的濃縮和簡化形式。

印歐語系則不同。比如希臘字母,包括英語、德語、拉丁語,都是符號化的。它不是立體結構,而是扁平的流線型結構,沒有象形的味道。這有什麽樣的效果?也就是當妳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妳不能馬上把它和自然聯系起來,妳就失去了人的主體和自然的客體之間的聯系。但這種寫法也強調了壹些因素,強調了人類智力的軌跡。像蚯蚓壹樣彎曲的符號化人物,其實是壹種邏輯聯系,也就是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很強的人性,把人的軌跡放在人物身上。漢字的人文性不強,但漢字的自然性強。中西語言形態的差異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潛在因素。

那麽字形給文化帶來了什麽影響呢?首先,在中國,漢字帶來了強烈的情感效應,比如書法的出現。詩歌中寫風景的特點非常突出。表意文字是圖畫,壹個漢字就是壹幅畫,壹首詩。美國詩人龐德說,漢字壹看就忍不住變成詩。“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所以寫風景的詩很美,讀起來會進入那個境界。邏輯推理“茅店月雞鳴,百姓霜降”是不合邏輯的。“雞聲”首先從聲音上吸引人的註意力,給人空間感。被《雞聲》牽連到《茅店》,然後《茅店》上的月亮壹下子打開了空間,營造了氣氛。接下來是《板橋霜隨遊記》,但作者不是先寫“霜”,而是先寫人,就像壹個特寫,把人的足跡放大,再放大到“板橋”,最後說“霜”。這種顛倒個人感情順序的表現手段,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蒙太奇手法大師愛森斯坦說,蒙太奇是從中國的詩歌中借鑒來的,中國的詩歌就像壹個又壹個的特寫鏡頭。這樣,漢字的優越性壹下子就體現出來了,而印歐語系在這方面就比較遜色。

中國的詩很工整,像豆腐幹,西方的詩有長有短,不太工整。工整的暗示著這首詩本身就很有哲理,很有規律,暗示著這首詩不是壹個普通的東西,不是隨便彈的,而是壹首約束非常嚴格的詩。另外,從排列的角度來看,漢字非常容易排列和打印。

西方許多語言學家認為,漢字或漢語是描述性的、藝術性的。因此,中西書寫體系的差異在詩歌中是顯而易見的。詩是講感情的,詩要真誠,是壹種發自內心的感情流露。漢字會誘導詩人寫風景,寫情懷,情景交融,忘我。莎士比亞的詩很棒,很美,但是和中國的詩比起來,莎士比亞的詩根本就不叫詩,很無聊。原因是西方語言的先天缺陷。這也是中西語言的差距造成的。

第三,語義差異。中國文字和印歐文字的語義差異來自於語音和語言形式的差異。漢字可以壹聲多義,壹詞多義多了必然導致意思歧義,但同時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綜合能力。印歐語系的多義詞相對較少。為什麽?西方人在需要表達更確切的意思時,可以發明壹個新詞,非常準確。壹個詞就是壹個意思,但是相對來說,詞的分類會更多壹些。這有什麽作用?或者以詩歌為例,中國文字的模糊性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極強的概括性和綜合性。西方的語言文字有比較強的定義功能。由於他們對事物的細致分析能力很強,會促使人們走向求真之路,盡可能地模仿自然。所以西方文字的表意準確性比較高,這也造成了西方文化的準確性。

第四,語法上的差異。語法差異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即詞匯差異和句法差異。在形態學上,漢語沒有性別、數、格、時態、前綴和後綴,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好處是漢字的定位功能比較靈活,甚至可以有“回文詩”,既有正念,也有倒裝,這也使得漢字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印歐語系有嚴格的性、數、格、時態、前綴、後綴和主謂賓定補。雖然看起來定位功能很強,但也意味著更機械。例如,在拉丁語中,每個單詞後面都有壹個符號來表示該單詞的詞性和狀態。中國的漢字是絕對自由的,妳可以隨意排列。所以印歐語系限制太多。這樣,中西語言勢必將兩種文化引向不同的方向。漢語的缺陷是詞匯結構和語法結構不發達,介詞相對較少,但是漢語怎麽做才能彌補這個不足呢?也就是通過詞法和發音。比如“山”這個字,看起來像山,意思很形象。如果任何東西在某壹方面有缺陷,它可以找到另壹個因素來彌補;或者反過來,達拉斯到禮堂因此,壹切事物的發展都是自我協調、自我組織、自我有序的,中國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在最初發展的時候必然會受到這些規律的制約。

最後融合了中西語言的特點。漢語是三維的建築因素,而西方語言是壹維的流線型因素。漢語象形因素多,西方象征因素較重;漢語更自然,多方向綜合,而西方是單向推理;同時,由於語言文字與自然相通,中國的語言文字容易與自然交流,是壹種情感文化,而西方的語言文字往往是理性因素誘發的;中國文化的科學性相對較弱,而西方文化的科學性相對較強,這使得西方人有很強的軌跡感。中國的文化其實是視覺文化,而西方的文化是精確文化;中國的文化以形態學為主,西方的文化以語法為主,所以幾千年來中國的文字學特別發達,西方的語法特別發達;中國文化是柔性的,西方文化是剛性的,容易走極端。中國文化是以文字為主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以語言為主的文化。這是中西語言文化的基本區別。

在另壹個層面上,我們可以解釋語言和文字的功能。第壹,語言本身具有思維方式的功能。從中國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探索出壹種陰陽互補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是不斷變化的;西方寫作講究二元對立,二者必其壹。因為西方語言元素過於強調語法,無法像中國壹樣把對立的東西統壹起來。

結合具體的文化層面,比如哲學。哲學家思考的時候,他需要的第壹要素壹定是語言,有什麽樣的語言和文筆,就會有什麽樣的語言和文筆。比如中國的漢字是“天人合壹”,所以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天人之間的存在;而西方人則必須分清哪個是第壹,哪個是第二,因為那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從藝術比較來看,中國的語言以“我”為主,西方以“物”為主。即使是壹套詞匯結構,也必須找到壹個中性因素。如果把這個因素延伸到科學技術上,就會發現語言的影響是中國沒有科學的壹個關鍵因素。中國的科技很發達,但是科學理論的東西比較薄弱。理論上的東西邏輯性很強,而西方語言本身也有很多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