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南傳佛教於隋唐時由緬甸傳入雲南西雙版納。隋大業十壹年(615年)在今天景洪市建立了第壹座該派佛寺——襪壩姐佛寺,後改名為“八吉寺”。唐開元十二年,緬甸景棟土司派比丘西維蘇坦麻書那到景洪宣揚佛法,自此,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得到發展。

雲南南傳佛教經書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音譯經,即用傣文字母音譯巴利文的經典寫本。另壹種是意譯經。它是由高級僧侶根據佛教教義,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制而成。這類經書還載有許多文學故事、歷史、民間傳說、寓言、天文歷算、法律、醫藥等方面的內容。這些經書最初用鐵筆在貝葉上刻寫而成,稱貝葉經。據統計,能列出書名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經書有500多部。

南傳佛教主要分布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思茅、臨滄和保山,信教的民族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族和部分佤族。信教人數約70多萬人。至 1996年,全省南傳佛教地區恢復開發佛寺1702所。雲南南傳佛教的主要塔寺有:西雙版納景洪市的曼飛龍塔、猛海縣的景真八角亭、臨滄滄源縣的廣允緬寺(這三座寺、塔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德宏盈江縣的允燕塔、昆明圓通寺銅佛殿、景洪曼閣佛寺、芒市五雲寺、菩提寺、佛光寺,瑞麗大等罕寺、姐勒大金塔等。

南傳佛教的佛寺主要是舉行佛事活動的場所,同時,住寺僧人還承擔傳授民族文化的義務。所以,傣族男孩到壹定年齡都要出家當壹個時期的小沙彌,少則7天,多則數月。而後,多數人還俗回家,少數人留下來繼續修行,成為宗教職業人士。

雲南南傳佛教傳播地區的民族通常全民信教。南傳佛教對這些民族的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有較大的影響。比如傣族地區,當南傳佛教傳入後,逐漸與封建領主統治相結合,形成政教合壹,對傣族社會生活、文化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傣文、傣歷、及傣族的許多宗教節日都是南傳佛教與當地民族文化結合後演變而成的。傣族民間文學、雕塑、繪畫等藝術無論是題材、內容,還是藝術風格都受到南傳佛教思想文化的影響。總之,南傳佛教已經成為當地民族文化的壹個組成部分。

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佛教,屬巴利語系,亦即南傳的上座部佛教,它和北傳的小乘佛教在教義、學說上都有不同的發展而各具特色。中國漢文大藏經中關於北傳小乘的經律、論三藏都有比較完備的譯本。高僧法顯曾到師子國(今斯裏蘭卡)抄寫經律,但所攜回譯出的《雜阿含經》原本是否為巴利語已不可考。南朝齊永明七年(489)譯出的《善見律毗婆沙》和梁天監十四年(515)譯出的《解脫道論》則出於南傳。中國律宗奉行的法藏部《四分律》也和南傳同壹系統。律宗解釋律義即常引《善見律毗婆沙》之說。中國出家尼眾的得戒最初也由師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十余人前來傳授。故漢地戒律與南傳有很深淵源。在教義方面也有很多***同的內容。在南傳三藏中《小部》的《本行藏》即集錄各種波羅蜜行的事亦,承認佛道不與聲聞道***,為大乘理論之先河。尤其主張“心性本凈,為客塵染”的思想,也符合南天竺壹乘宗的“含生同壹真性,客塵障故”的初期禪宗根本思想。近代研究發現,達摩的壁觀,可能與南傳定學從地遍處入手應用地色曼茶羅有關。由此可見,南傳巴利語系佛教與漢傳大乘佛教具有深厚錯綜的關系。

----南傳巴利語系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約在7世紀中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最初未立塔寺,經典亦只口耳相傳。約在11世紀前後,因戰事波及,人員逃散,佛教也隨之消失。戰事平息後,佛教由猛潤(今泰國清邊壹帶)經緬甸景棟傳西雙版納,並隨之傳入泰潤文書寫的佛經。這就是現在傣族地區的潤派佛教。此外,另有緬甸擺莊派佛教傳入德宏州等地。至南宋景炎二年(1277)傣文創制後始有刻寫貝葉經文。明隆慶三年(1569),緬甸金蓮公主嫁與第十九代宣慰使刀應猛時,緬甸國王派僧團攜三藏典籍及佛像隨來傳教。最初在景洪地區興建大批塔寺,不低度緬僧雙將佛教傳至德宏、耿馬、孟連等地,爾後上座部佛教就盛行於這些地區的傣族中。

----經典內容和南傳巴利語系三藏相同,但編次稍有差別。三藏典籍有巴利語的傣語譯音本及註釋本和部分重要經典的傣語譯本,還有大量的傣族、布朗族的著述,除經典註釋外,還有天文、歷算、醫藥、歷史、詩歌、傳說及佛經故事等。

----現在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稱可分為潤、擺莊、多列、左抵四派、又可細分為八個支派。傣族男童達到入學年齡必須出家為僧,在寺院中學習文化知識,接近成年時再還俗。個別被認為優秀的,可繼續留寺深造,並按僧階逐步升為正式僧侶。僧階大體可分帕(沙彌)、都(比丘)、祜巴(都統長老)、沙密(沙門統長老)、僧伽羅阇(僧王、僧主長老,這壹僧階長期來虛職無人)、帕召祜(闡教長老)、松迪(僧正長老)、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長老)等八級。或在帕之前增帕諾(行童)壹級,在都之後增都龍(僧都)壹級則為十級。自五級以上晉升十分嚴格,最後兩級在整個西雙版納地區只分別授與傣族和布朗族各壹個,成為地區最高宗教領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同時還信仰原始宗教,有壹部分傣族信仰鬼、神、巫術。在西雙版納男孩到七八歲要過佛寺生活,識字念經,然後還俗回家,成為受尊重的人。婦女雖然不入寺為僧,但也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毫瓦薩”和“奧瓦薩”是兩個重要的宗教節日,俗譯為開門節和關門節,分別在傣歷的九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在這兩天,要舉行盛大的□佛活動。

傣族最重大的傳統年節是潑水節。時間是傣歷六月(公歷4月中旬)。舉行3天,頭兩天送舊,最後壹天迎新。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佛。全寨婦女為佛像潑水“洗塵”。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認為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下午舉行“丟包”,屬青年男女借以求愛的壹種活動。在節日裏還舉行放高升、賽龍舟活動。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壹。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他分布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景頗、僳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有三種方言,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篤信小乘佛教中的潤教派。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蕎子、薯類等,擅長種茶。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濃茶,亦善於種茶,幾乎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茶農”之稱。擅長編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制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壹。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