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長期以來對於女性的審美觀都是以瘦為美,無論是詩歌、文賦、繪畫還是文學作品、戲曲藝術都是出現無數“瘦”美人。瘦也成為了美女的標誌之壹。
但是在唐代卻逆風轉俗地出現了壹股“以胖為美”的審美浪潮,形成了從皇室到平民“全民愛胖女”的奇特歷史現象。那麽唐代的女性審美觀是如何演變的呢?這種演變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壹、唐代各時期的女性審美觀
其實人們對於唐代“以胖為美”的審美觀有著很大的誤解,並不是整個唐代“以胖為美”,而是在不同的時期有獨立的審美觀點。文學上按詩歌創作的時期把唐代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在對於女性的審美觀這壹點上唐代也可以按此分類,以對應不同的審美觀。
1、初唐:“以瘦為美”為主、“以胖為美”開始出現
初唐時從當時的大量詩歌以及繪畫作品中的描寫、形象來看,對於女性還是主要以“瘦美人”為主。
杜易簡用“弱腕隨橈起,纖腰向舸低”描繪出了壹位裊裊婷婷的船家美女形象;劉希夷用“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傳神地勾勒了美女翩翩起舞的畫面;吳少微的“小腰麗女奪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顧”生動展現了青年對纖細腰身的向往。
此外閻立本繪制的《步輦圖》中唐太宗李世民身邊的宮女也都是“細腰瘦面”、“四體纖長”的形象,生動的表現出當時李唐的宮廷中還是“瘦美人”最為受歡迎。類似的詩句和繪畫在當時大量存在,可見當時的審美觀點還是以瘦為美。
但當時雖然“以瘦為美”依然占據主流,“胖美人”也已經開始出現並逐漸增加。
《新唐書》中記載:“貞觀十壹年,太宗聞士其女美,召為才人……既見帝,賜號‘武媚’”;又記載:“主方額廣頤,多陰謀,後常謂‘類我’”。根據武則天形象塑造的鳳仙寺盧舍那大佛面部形象也是臉頰豐滿、闊鼻方額的造型。
可見武則天及其女兒太平公主都是豐滿的女子形象,而唐太宗是聽說了武則天美貌名聲才召她進宮的,還賜了壹個“媚”字,可見豐滿的女子此時已經被看做美貌並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
受武則天的影響,高宗時就出現了許多“胖美人”的形象。在當時許多宮廷畫,如《彩衣升平圖》等中都出現了豐腴肥媚的宮女、仕女形象;武後掌政時許多王公大臣陵寢內也出土了許多類似形象女子的陶俑、壁畫等。
可見“以胖為美”的審美至少從太宗朝開始出現、在高宗朝和武則天稱帝時期已經發展到壹定規模,在上流社會已經占據了壹定地位,有相當的影響。
2、盛唐:以楊玉環為代表的“胖美女”們引領時代風潮
盛唐可以說所有人***同的“盛唐”,它不僅指唐王朝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古代封建時代的鼎峰。當時社會的文化、風俗包容性相當巨大,“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出現在盛唐就不足為奇了。
盛唐第壹美女自然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之壹,有“羞花”之稱的楊玉環了。在各種古籍、文獻、詩歌中對楊玉環外貌有許多描寫:“素有肉體,資質豐艷”;“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壹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些記載和詩句都呈現了壹個皮膚白皙、顏容姣好、身材豐滿、體態均勻的美女形象。
可以說正是楊貴妃的出現,將盛唐時“以胖為美”的獨特審美觀推向了鼎峰。“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為楊貴妃的得寵,使得大唐的子民紛紛以“胖美人”為追求對象,連生女兒都希望能生出像楊貴妃壹樣的“胖美人”,遂令“以胖為美”成為風潮。
這壹時期以楊貴妃為標誌出現了大量胖美人的形象。該時期的繪畫作品中出現的女性都是以身姿颯爽、體態豐盈、面如月滿、肥腰厚目的形象居多。
如《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虢國夫人(楊貴妃的姐姐)及侍女都是腰身豐滿、圓臉厚鼻,再比如《搗練圖》中勞作搗練的女性也是“面短而艷”,而《金橋圖》、《明皇擊梧桐圖》、《明皇安樂圖》中的宮廷侍女們也都是體現了“豐肥瑰麗”、“腴麗滿秀”等特點。
表現民間生活場景的繪畫作品和陶俑、塑像中的大量女性形象都集中出現了“體態豐肥、艷麗多姿”的特點。可見盛唐“以胖為美”的審美觀自上而下形成了全體國人***同參與的程度。
3、中唐、晚唐:“瘦美人”再次得寵
“安史之亂”後大唐的女性形象宛如大唐的國勢壹般不可避免的消瘦了下來。
無論是“誰憐頰似桃,孰知腰似柳”、“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英”、“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還是“容止纖麗,弱不勝羅綺”、“不可盈壹握”的唐傳奇故事裏描述的女性,亦或是繪畫、陶俑等都從豐滿的女性形象逐漸轉變為瘦弱不堪的肢體。
在唐肅宗、代宗時尚有少數胖美人出現,到晚期已經完全是瘦美人統壹天下了。
二、初唐、盛唐時“以胖為美”的女性審美觀出現及形成的原因1、政治上的開放與社會風氣的包容帶來了女性思想的解放、政治地位的提高
初唐、盛唐時統治者采取十分開放的政策,社會風氣對於新生事物、外來文化也能包容、接受。這壹時期女性不再作為男性的附屬品,而是有了本身獨特的社會、經濟地位。女性地位的提高帶來了思想的轉變,更多的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中。
當時的女性可以從事各種行業,參加社會活動,當官從政甚至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武則天。女性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對於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斷提高,不再滿足通過取悅男性來獲得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主動、積極的參與進社會生產之中。
而在進行經濟、政治活動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女強人的獨有魅力得到充分展現,這也是當時“胖美人”們特有的魅力。
2、受異域風情、遊牧文化的影響
李唐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少有的能容納各種外來文明的王朝。在長安、洛陽等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中,可以看到高麗人、倭人、天竺人、大食人甚至黑人。各種審美觀也伴隨著其本國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流、碰撞。
而李唐皇室有具有北方遊牧民族的血統,在遊牧民族看來身體強壯的女性更具有魅力,因為這象征著物產的豐饒和後代的繁茂。這些文化觀念交織在壹起不僅誕生了盛唐文化,也產生了“以胖為美”的審美觀。
當然,當時不僅有“以胖為美”,各種審美觀都有體現。例如唐太宗就接納過兩名波斯美女,許多商人也都以“昆侖奴”做妾。人們可以接受異於以往的各種女性形象。
3、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富裕的生活水平
從唐代建立到天寶年,唐的歷代統治者都勵精圖治,恢復、發展了生產力和生產技術,使得當時物產豐饒,人民生活穩定,先後開創了武德之治、貞觀之治、永徽武周之治和開元盛世。在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精神方面的追求也開始提高。
其中對於女性的追求不再是以往的以皇室宗親、王公大臣為主,而是整個社會的審美取向。而這壹階段的李唐皇室更像是起到了壹個風向標的作用,指引臣民追求審美的方向,也就出現了皇室喜愛“胖美人”而群起效仿的現象。
三、“胖美人”對後世的影響1、成為女性思想解放的象征
唐代的“胖美人”其實並不是完全的肥胖,而是壹種健康、積極的體態美和心態美。她們或身手敏捷、英姿颯爽,或文思如湧、才學出眾,展現了壹大批有別於傳統的女性形象。後世思想、文化對於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從唐代開始得到了提升。
女性不再只能作為男性的玩物和附屬品出現,而是可以像男性壹樣成為真正的主角。後世每當女性思想崛起時,就會出現類似唐代的“胖美女”形象的女性角色形象。
無論是戰場上的女英雄還是考場上的女狀元,亦或是與情人私奔的小姐,又或是把握大家族權力的女主人,都呈現出獨立的女性思想。這都是受唐代“胖美人”影響而產生的女性思想解放的具體體現。
2、提升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女性的真正解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要到近現代才得以完成,但唐代的“胖美人”們為國人提供了壹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女性也可以像男性壹樣去展現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的生活。
無論是武則天、太平公主、韋皇後、上官氏還是楊貴妃,這些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胖美人”無壹不是利用本身的能力和魅力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為女性提供了現實例證。
結語大唐的興衰與“以胖為美”的審美觀有著驚人的相似軌跡,這不是歷史的巧合。可以說正是大唐的興盛造就了“胖美人”,也是因為這些“胖美人”們的參與才***同締造了大唐的盛世。
而當大唐急轉直下時,“胖美人”也不再擁有可以施展自身魅力的舞臺,黯然離場。仿佛詩中所寫的那樣,“翻身向天仰射雲,壹箭正墜雙飛翼”。胖美人的離去也像是大唐盛世的離去,再也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