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和我壹起走進《易經》之十

和我壹起走進《易經》之十

《易經》雜談之十

今天開始我們談談《易經》的淵源。相傳《易經》八卦的來源是傳說中的河圖、洛書。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其數字方陣體現了《易經》中的平衡思想。河圖、洛書不可分割,河圖為體,洛書為用,兩者相互依存,體現出對立統壹的辯證關系。

什麽是河圖、洛書?河圖、洛書是流傳於世的兩幅神秘圖案,其表現出最基本的自然數之間的“和差關系”。

河圖呈四方形,10個排列成數陣的黑白圓點蘊藏著陰陽、五行、四象的無窮奧秘。河圖有從1到10***10個數字,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相加之和為25,陰數相加之和為30,10個數字之和為55。古人認為,這是天地之數,萬物之數皆由此化生。

洛書也十分奇妙,有從1到9***9個數字,各縱、橫、對角線上的3個數字,相加之和都等於15,所有數字相加等於45。古人認為,這是萬物生死存亡之數。

河圖、洛書是數學邏輯推理的結果,據說周易八卦、陰陽五行學說都出自這兩幅圖案。

河圖、洛書歷來被公認為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謎。“河圖”與“洛書”這兩個詞最早記錄於《尚書》中,在《易傳》和諸子百家的著述中也多有記述。最有名的出處來自於《易傳》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但它們是什麽樣子,宋朝以前的古籍文獻壹直未載,宋朝的陳摶首次將失佚兩千多年的河圖、洛書及先天圖太極圖傳於後世,對此歷代均有爭議。陳摶的《龍圖易》中講到“龍圖三變”:壹變為天地未合之數,二變為天地已合之數,三變為龍馬負圖之形,最後形成了河圖和洛書兩個圖。宋代象數學家認為八卦就是由這兩個圖推演而來的,從而在易學史上形成了用河圖洛書解釋八卦起源的“圖書派”。

伏羲制易的傳說中有很濃重的神話色彩,比如《系辭傳》裏講“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制《易》。在《天皇伏羲氏皇策辭》裏說:“惟天至仁,於草生月,天雨降河,龍馬負圖,神開我心,子其來生,我畫八卦,自上而下鹹安。”無非是說,在春天的時候,天降大雨,黃河泛濫,伏羲在河邊見到壹匹生有河圖斑紋的龍馬,泅水而來,受河圖花紋的啟發,畫出了八卦。用八卦的倫理去教化大家,上上下下都變得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