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國保存的最好的古琴譜集是什麽?是誰組織編撰的?

我國保存的最好的古琴譜集是什麽?是誰組織編撰的?

我國最保存最好的琴曲譜集是《神奇秘譜》,是大明時期明太祖之子朱權編著刊印的。

《神奇秘譜》***收琴曲六十四首,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收十六曲,為昔人不傳之秘,包括《高山》、《流水》、《陽春》《廣陵散》、《酒狂》等唐宋之前的古曲,保留有早期傳譜的原始風貌。

由於這些古曲久已無人演奏,譜式太過古老,基本上是沒有點句的。

中、下卷稱為《霞外神品》,***有四十八曲,如:《梅花三弄》、《長清》、《白雪》、《大胡笳》、《離騷》等,都是歷史悠久的古代作品。還有南宋時期浙派名家的作品《瀟湘水雲》、《樵歌》等。

這兩卷命名為“霞外”,是因為源於宋代浙操《紫霞洞譜》,沿用了元代《霞外琴譜》的名稱。

宋代時期浙派有壹部規模巨大的《紫霞洞琴譜》,收錄四百餘曲,在《紫霞洞琴譜》的影響下,元代編有《霞外琴譜》壹書。標為“霞外”,表示它直接淵源於***宋、元浙派,繼承了歷史上聲望最高的傳譜。

各曲之前多有詳盡的解題,為琴曲的源流演變及內容表現,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後世琴曲解題多沿用之,為研究古代音樂作品的重要文獻。

《神奇秘譜》被朱權屢加校正,用心非壹日,歷經了十二年的時間,於明洪熙乙巳年(1425年)成書。

朱權的治學態度是嚴謹的,但是由於階級和歷史的局限,盡管朱權聲稱其壹字壹句,壹點壹畫無有隱諱,卻還是把其名鄙俗者,悉更之以光琴道。經過朱權這樣更改,只能是隱諱了琴曲與民間音樂的聯系,給後世人準確地理解這些音樂作品帶來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