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學文集裏的勵誌文章

中國文化生活

北宋理學家程顥寫過壹首名為《偶然秋》的詩:“閑時無事閑,眠時無事紅。安靜的時候壹切都是自得的,任何時候和人在壹起都是快樂的。道通過物質世界,思考進入異常情況。富貴不*貧喜,男兒在此豪邁。”這首詩表達了壹個歷盡世事、博采眾長的哲學家的人生境界,是“胸懷寬廣,超越世俗,天人合壹”。

人生境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壹個亙古不變的人文話題,也是今

國學文集裏的勵誌文章

中國文化生活

北宋理學家程顥寫過壹首名為《偶然秋》的詩:“閑時無事閑,眠時無事紅。安靜的時候壹切都是自得的,任何時候和人在壹起都是快樂的。道通過物質世界,思考進入異常情況。富貴不*貧喜,男兒在此豪邁。”這首詩表達了壹個歷盡世事、博采眾長的哲學家的人生境界,是“胸懷寬廣,超越世俗,天人合壹”。

人生境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壹個亙古不變的人文話題,也是今

國學文集裏的勵誌文章

中國文化生活

北宋理學家程顥寫過壹首名為《偶然秋》的詩:“閑時無事閑,眠時無事紅。安靜的時候壹切都是自得的,任何時候和人在壹起都是快樂的。道通過物質世界,思考進入異常情況。富貴不*貧喜,男兒在此豪邁。”這首詩表達了壹個歷盡世事、博采眾長的哲學家的人生境界,是“胸懷寬廣,超越世俗,天人合壹”。

人生境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壹個亙古不變的人文話題,也是今天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唐代有詩雲:“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江月只是年復壹年的相似。”古往今來,只要人類還存在,人生境界就是壹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不是嗎?面對當今中國令人震驚的價值荒謬和人性缺失,我們仍然要時不時地進行人生境界理論的探索和回應。

說到人生的境界,“境界”這個詞也是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比如,我們批評壹個人道德水平低的時候,經常說他(她)境界低;說這個人道德高尚,就是誇他境界高。“境界”這個詞貫穿了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國維寫過壹部名著《人間花刺》,其主要範疇是“境界”。在這本書中,王國維強調人生境界是文學境界的前提,沒有它就寫不好詩。從王國維的思想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人生問題,人生境界是中國傳統學術壹直努力追求的人文情懷。我認為中國文化視野中的人生境界論是理想與現實、永恒與當下的統壹,大體有這幾個方面:

人生境界論的第壹個方面是人格論。在傳統文化中,人生境界與人格境界直接相關。西方人強調人格的表現,認為人的內在思想和外在表現可以有兩面性,不壹定要達到內外統壹。他們更註重人的隱私,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然而,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是從道德層面看待人格現象的。中國古代雖然沒有人格之名,但與之相關的“人格”概念卻由來已久。儒家經典《禮記·衣冠》中有這樣壹句話“言有物,行有其格,生而不可得誌,死而不可得名。”這裏所說的“格”,也是指內在道德與外在行為的統壹。

從孔子到孟思學派,中庸之道和大學主張真誠和自我關懷。到現在為止,我們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兩面派。所謂人格,更多的是指內外兼修的道德境界。這個道德層面是建立在人生觀基礎上的。中國古代的思想和理論大多是教人如何做人的,這當然涉及到人格的境界。中國古代的人格是壹種具有自我意識和堅定意誌能力的道德精神,達到了與天地和諧,與宇宙融為壹體的超越境界。《易傳》中提出的“天道強大,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廣闊,君子以德載物”就是這種剛毅厚重的人格境界的寫照,至今仍是我們的精神箴言。

同時,人生境界也關系到壹個人的基本道德,並不神秘。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這些道德底線都不會改變。2008年5月65438+2月汶川地震,壹所學校房屋倒塌,壹位老師趴在桌子上,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救了桌子底下的四個學生。與此同時,在另壹個地方,壹位老師在地震中丟下自己的學生,先逃了。事後,他在壹群“後現代主義者”的鼓噪下,恬不知恥地炒作自己。但是,兩者有天壤之別是不爭的事實。

人生境界論的第二個方面是指精神境界。沒有靈魂之火的照耀,人格境界的高尚是無法達到的。根據丁主編的《佛教大辭典》中的解釋,“心攀登行的地方叫境界”,意思是心攀登行所達到的境界叫境界,即境界,是指解脫世俗利益後的精神修養。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認為道德境界有三,第壹是了解和認識,第二是喜歡,第三是享受。這顯然指的是三種道德境界的依次攀升和升華。孟子在論述人格境界時曾說:“欲者為善,欲者為信,富者為美,富而有光彩者為大,放大者為聖,不知者為神。”這種人格境界的劃分其實是建立在全心全意認識自然的基礎上的,具有精神體驗意義,接近宗教信仰。

《周易》的生命智慧

作者:林小萍

《易經》被稱為“六經之首”,它“簡單而深刻”,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和人生智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說:“故《易經》為書,亦為推天理人事之人。”張深情地愛著《周易》,“坐在座位上總要擺弄它”,並宣稱“聖人能妙用天下,皆在此書”。《周易》的人生智慧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強不息”的生活方式

對天地和自然的觀察和獲取,是八卦和《周易》這本書產生的基礎。向人們展示了壹幅天道運行的壯麗畫卷:“軟硬相摩,八卦搖曳,鼓聲雷鳴,風雨潤澤,日月運行,壹寒壹夏,大道成男,坤道成女,當學之,坤造之。”“太陽走了,月亮來了,月亮走了,太陽和月亮壹前壹後來了。寒冷去了,炎熱來了。熱去則寒來,寒熱互推。”(《易凝聚》)

易經強調人應該“與天地和諧”,“人性”應該符合“天”。這就誕生了壹句千古名言:“天道健康,君子自強不息。”“自強不息”作為《周易》倡導的壹種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兩層含義。第壹層是“轟轟烈烈”的意思。剛健就是剛強有力,這是《周易》極力推薦的,頻繁出現在書中各個地方,如剛健文明、剛健不困、剛健有活力、剛正不阿、剛正不阿、剛正不阿、剛正不阿、剛正不阿、光明新天等等。必須指出,《周易》提倡的“剛毅”並不意味著剛毅沒有界限。按照他“偏激則反”的思想,過強則易斷,所以“剛健”要適度,恰到好處,即強調“剛正不阿”,“剛健挺拔”。

第二層意思是奮鬥。《易經》說,世間萬物生生不息,就連枯萎的白楊也能“活在天梯上”“活在中國上”(易大宇)。易經用六十四卦象征壹切,但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有些令人費解:“吉吉”排在第63位,“維基”排在第64位,也就是最後壹個卦。它的神秘和深刻意義在於揭示了這樣壹個真理:自然和社會是壹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開放系統,所以人也需要不斷進步。易經還認為,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要不懈努力。“坤”的卦象是“對”下的“坤”,其中坤為水,對為澤,水在澤下,表示澤中無水,故澤中生物危矣,故名“坤”。《易項堃》雲:“無水則困,君子立誌則致命。”這是要求人們不要在困境中失去信心,而是要為了實現理想而不斷奮鬥,甚至放棄生命。這種“自強不息”的追求,既是指導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

“有彈性”和“有彈性”的規律

在這個世界上,與人打交道並不容易,所以《周易》在處理事情上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法則:“要有智慧”和“要有變通”。《周易》中多次提到時間,比如甘九三說“與時俱進”,甘商九說“與時俱進”,布馮說“與時俱進”,其他還有“與時俱進”、“與時俱變”等。易經認為做事情必須考慮“時間”。"時間停止,時間流逝,運動不失時機."“明天”的概念給了我們多重啟示。第壹,事情要及時。要認清當前形勢,根據當前形勢行動,做無愧於時代的事情。第二,做事要有規定性。珍惜時間,講求效率,做有用有效的事。第三,要註意時機。時機對於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或者壹個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時機增加了勝算,接近成功。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只有善於把握機遇的人才能成功。

“變通”是《周易》中的壹個重要思想,也是它所強調的壹種處事方式。這種靈活的想法是基於其對變化的看法。周易本身就是壹本充滿變化觀念的書。首先,從書名來看,《易》作者是《易》的通名和《易》的專名。(孔《易經正義》)程頤說:“易經也隨時隨道而變。”朱的解釋更清楚:“易經,同題,為伏羲所繪,伏羲之卦,有變化之意,故稱《易經》。”(朱《周易本義》)其次,從《周易》中的卦、爻辭及其組合來看,卦、爻辭是《周易》中的主要元素。卦分陰陽兩種,分別用“-”和“-”符號表示,上下排列三個卦。將八經中相同或不同的兩個卦隨機上下排列,可以得到64個卦,分別代表宇宙萬物及其變化。占蔔不僅是組合變化的結果,也是變化的意義。其中“變卦”是《周易》預測過程中的壹種方法,也體現了占蔔的變化屬性。

《周易》的變通思想是以其變化觀為基礎的,也包含了新的內容。什麽是“彈性”?《易·系辭》說:“壹合壹君即變,無止境的交流即通。”他還說:“切之變謂之變,推之謂之通。”所以,靈活就是通過變化來達到流暢。“窮則改,改則過,通則久。”易經不僅重視靈活性的作用,而且強調適時的靈活性:“靈活的人也是緊跟時代的人。”"天地之浩瀚,四季之靈活."基於這壹思想,《周易》高度評價“唐舞革命”,認為:“天地四時變,唐舞革命依人,在“變”之時,為大也。”在人生的旅途中,當我們在事業、工作、生活中遇到原來的路證明是行不通的時候,我們應該“除了堅定不移”(論語·子涵),及時總結,靈活變通,這是《易經》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意味深長的“警告語”

易經在生活中既有積極的鼓勵話語,也有睿智的警告話語。這裏有壹些例子。

“康龍有悔”。在“幹”的占蔔中,龍被用來比喻君子。從開始到頂端,描述了“龍”從潛伏到身在場中,躍上玉元,飛上青天,甚至達到“康”的極高過程,以此來對比人的事業從小到大,地位從低到高的情況。值得註意的是,“龍”從潛伏到翺翔天際,要麽“無可指責”,要麽“有利可圖”,但到了“上九”的位置,就推斷“上九,康龍有悔”。後悔意味著過錯和不幸。為什麽“康龍有悔”?《幹壹文言文》解釋說:“子曰,君無位,君無民,聖人在下位而不輔,故移而悔之。”他還說:“如果妳大聲說話,妳就會知道,然後妳就不會退縮。知存在而不知死,知失去而為聖人。”所以《康龍有悔》帶給我們的告誡是:第壹,身居高位,容易脫離群眾,出現“高而不民”的情況,應該加以制止;第二,位置高既是權力集中的中心,也是矛盾的焦點,往往“高不可攀”,要慎重;第三,高位往往伴隨著成功、名利和鮮花,容易變得自滿,變得“後悔”,宜加以警示。

“霜強冰堅。”走著練著,人在霜中走著,寒冬就要來了,冰也要來了。這句話表面上說的是自然,實際上說的是人生,寓意深刻,形象地說明了人事的吉兇都來自於“漸變”。對此,《易·文言·坤》進壹步解釋說:“有好家必有,有壞家必多災。臣殺君,子殺父,不是壹朝壹夕的事,但其淵源正在逐漸消失。”本文強調了“漸進”和“積累”的概念,進而提出了“有多少人知道”的觀點:“他們知道多少?幾個,最輕微的舉動,吉兇的預言者。君子所見而行,不可終日。”這是對我們“勿因小善而為,勿因小惡而為”的警示。我們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謙虛,誠實,君子有端”。在這裏,“謙”就是謙虛,“恒”就是興旺,“終”就是好的結果。說明只要謙虛就能亨通,能得到好的結果。易經從天道、地道、神道、人性四個方面闡述了“謙”的道理:“天道失財益謙,地道成盈流謙,鬼神害盈益謙,人性惡善謙。”(《錢熠荀》)翻開歷史的長卷:商湯、周文王、唐太宗等著名君主,或謙虛謹慎,或賢惠賢能,或得天下,或得王朝長治久安;然而,商紂王、楊迪等人的傲慢和暴虐摧毀了強大的王朝。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多少人因為謙虛自強而成大事;多少人因為驕傲自滿,毀了自己的前途。這是《周易》給我們的重要警示。

國學經典文化是什麽?

作者:肖健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研究,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學術。其內涵包括具有歷史、文化和藝術特征的各種學科,具有歷史性、連續性、民族性和民族性。

具體來說,國學包括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歷史、醫學、數學、倫理道德、宗教、風俗習慣、考據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書畫、音樂、戲劇、占星術等。(《四庫全書》收錄了國學的主要內容,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以先秦諸子和儒家哲學為主流的國學,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了法家思想、軍事思想、儒道墨雜思想。這些思想從不同的方面論述了如何治理國家和社會,如何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觀念。這種理念和思想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也影響著當今世界。

國學的宗旨是“立心為天地,立命為民,承前啟後,立世為萬世。”

國學的當代價值是深遠的。學習和普及國學,有利於喚起中國人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有利於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和精神風貌,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發展和繁榮。

中國的古老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幸運禮物,也是民族文化歷經風雨洗禮留下的寶貴燃料。即使人類已經進入電子時代,科技日新月異,新發明不斷湧現,傳統文化仍然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麽只有中國充滿活力,永不衰竭?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時候,為什麽很多國家滅亡或者被吞並,而中國卻劫後余生?正因為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深厚的傳統文化,儒釋道,龍神,其精髓就是“自強不息”,“以德為本”。這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國學對於育人、治國、治政意義重大。因此,開展國學教育是國家、民族、個人和社會的需要。作為中國人,不了解自己的國學,很可惜。所以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國學會得到進壹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