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殺豬:當地民間稍好點的家庭,雖說常年食肉不多,但要養頭豬殺了過年,臘月二十三日前(含此日),三五日內的單日(必須趕在立春前)都是殺豬的日子,村裏僅有的會殺豬的壹兩個人,東家請了西家請,忙得不亦樂乎,村裏到處都是豬的嘶叫聲。殺豬當天要請“家門父子”、親朋好友“嘗菜”,就是在豬脖項割下壹塊肉,炒菜喝酒,這種活動也叫“破盤”。年豬肉,有的人過年食用壹部分,壹部分剔掉骨頭掛起風幹,以備來年食用或待客;有的人自食壹半,上市出售壹半;等錢用的人全部出售,自己只食頭蹄下水。
2.掃塵:“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從《禮記》的這些記載,可證明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有掃塵的習慣了。至於到了宋代,臘月掃塵更是在民間盛行,宋人吳自牧的《夢將錄》中記述:“十二月,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間,去塵穢,凈庭戶。”可見那時的掃塵家家戶戶都如此了。
當地臘月二十三前後,家家都大掃除,搞衛生,拆洗被褥、換洗衣服、刷新房屋、清洗竈具、鏟除垃圾,壹定要弄個內外整潔,煥然壹新。俗語說“臘月二十三,家家亂拾翻”。掃塵,作為世代流傳下來的節慶風俗,的確是中華民族壹大傳統美德。這麽做不但增添節日的歡慶氣氛,而且對人民的防病保健起著積極的作用。
3.祭竈:竈神,俗稱“竈爺”、“竈君”、“竈王爺”。竈神,何許人也說法不壹,當地傳說是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勝利後,斬將封神,把張奎封為“竈爺”,張奎的老婆遂之成了“竈奶奶”,夫妻***主壹家之“政”。有的說是古代傳說中的著名人物顓頊的兒子祝融。又有壹說,竈神“姓張,名單,字子郭”,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故事。其中之壹說,張單娶妻丁香,丁香孝敬公婆,聰明賢惠。張單在外經商發了財,迷戀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只給丁香壹頭牛,壹輛破車。老牛破車把丁香拖到壹位貧窮的老太婆家。丁香嫁給老太婆打柴的兒子,日子過得倒舒心。海棠好吃懶做,失火燒光了家產,張單只好流浪討飯。臘月二十三,他到丁香家討飯,被認出後羞愧難當,壹頭鉆進竈門裏憋死了,因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張),玉帝就封他為竈王。
竈神最初大概只管人們的吃飯問題。後來擴大為保護壹家人的安康、團圓,同時又監察家家戶戶的“善惡功過”,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據此決定人的壽限、福分和命運。所以竈神也被稱作“九天東廚司命竈府君”。因而過去有些家庭成員,如果兩人發生不明、不解的糾紛,雙方跪在竈前賭咒,祈求竈神裁斷,當然這是令今人發笑的愚昧之舉。
有壹首窮人祭竈的民謠曰:“竈王爺,本姓名張,壹碗涼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好吃竈糖。”窮到了用壹碗水祭竈的貧民,也就顧不上竈王上天去“匯報”什麽了。民間還流傳著壹首竈王爺訴苦的順口溜:“我的姓名,叫個老張,娶個媳婦,名喚丁香。我在凡間,多受冤枉:壹無廟宇,二無庵堂,三塊磚板,是我家鄉。貓兒拉屎,拉在我身上;蜘蛛結網,結在我臉上;煙熏火燎,看不清四方。臘月二十三,換件新衣裳·····壹個‘福’字,貼在我頭上。新年之際,幾天風光;新年壹過,不敬我竈王。”最後還說“寫了奏章,去見玉皇,這回上天,再不下降”。豈料玉皇降下法旨,仍令他立即回到人間。
臘月二十三日傍晚,便是當地人們祭竈,為竈爺上天“匯報”餞行的時辰。家家撐掛起木板印制的“竈爺”畫像,獻上竈糖、果品,殺豬戶並獻上瞞肚油蒙著的豬頭,未殺豬的也要殺只花公雞獻竈爺。接著全家男性成員壹起燒香、燒表、燒“天馬”,作揖磕頭。據說燒“天馬”是供竈爺上天“乘騎”的。
我們的先民們也很聰明,為了怕竈爺上天“匯報工作”時亂說不利己的話,便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寄厚望於先,並以各種祭獻賄賂於後。然而還覺得不保險,萬壹竈爺吃了人家的東西嘴竟不變軟,仍然“秉公辦事”,於己仍舊不利,便在祭供中雜以竈糖(當地糖坊用麥芽、黃米制作的壹種專供祭竈用的粘糖,俗稱“竈糖”),粘住他“老人家”的嘴使不得開,壞話既不必說,好話也免開尊口。大家圖個清凈平安,也是凡夫俗子無可奈何之舉。遙想玉皇召開總結大會之際,大家三緘其口,於是以為天下太平,倒也不失為妙事壹樁。
4.辦年:臘月二十三前後,正是當地人置辦年貨、準備年事的緊張時期。婦女們要推碨、碾米、蒸摸、發面、做豆腐、泡豆芽,還要為孩子們趕縫新衣、新帽、新鞋,整天忙得團團轉。當家的男人更是南集北集看行情,買東西,“娃娃要花炮”、“媳婦要新衣”,“竈爺”、“門神”、香表、燒紙、紅紙、豬肉、菜蔬、調料等,樣樣不可或缺,所以經常為錢不寬展而皺眉。臘月的集市格外火爆,商賈雲集,貨物如山,壹街兩行,水泄不通;攤店叫賣聲不絕於耳,討價還價聲噪噪切切。趕集者男男女女,熙熙攘攘,肩背褡褳,手提包包,臂挎籠筐,東詢西問,東挑西揀,各買所需,腳步匆匆,直至日沈西海,還有交易進行。
俗語說“臘月的窮漢比馬快”,意味著窮人的“年關”不好過。欠債的要還錢,還不起的要躲債;無糧的要借糧,東奔西走、東挪西借,也要為孩子們弄點麥面過個年。正如歌劇《白毛女》中楊白勞唱的:“賣豆腐掙下了幾個錢,大街買回了二斤面,拿回家來包餃子,歡歡喜喜過個年。”每當臘月集罷,鄉村路上總會看到壹些人鞭桿頭上挑著二指寬的壹綹豬肉愁眉苦臉地回家。因而俗語說:“富人過年,窮人過難。”當然,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我不能忘記過去,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