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東陽狀元

古代東陽狀元

東陽從來沒有過文學冠軍,但是有過六個武術冠軍。依次是、周、杜、周、於奎和余中傲。

東陽建縣1800多年來從未出過狀元。可惜城裏人引用了,於是想盡辦法去找,就有了“東陽大半秀才”的說法。

這種說法的根據是,明嘉靖四十壹年(公元1562年)任旭家狀元是東陽徐家的養子。而為什麽是許家的幹兒子,則是根據《壇子玉》和舞劇《安唐人母》改編而來。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吳仁安在他的《江南名門望族與明清社會經濟文化》壹書中,專門用了壹章的篇幅來論述此事,題目是《明朝第壹宰相申時行與蜻蜓禁玉始末》。文章長達7000余字,對與徐氏家族的關系以及玉的來源作了清晰的論述。

吳教授對《明史》、《歷代詩賦傳》、《別集善堂》、《罪證實錄》、《嘉靖以來第壹次補錄》、《召兌錄》、《梅公經歷錄》、《崇禎吳縣誌》卷四十、列傳、《沈氏宗譜》等進行了全面的研究。

申時行(1535~1614),本名儒墨,蘇州長洲縣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生於蘇州平江路渾塘巷徐佳。祖父許幹原姓沈,因幼年收養叔父家,改姓許。父親許,本名軍民,祖籍蘇州市長洲縣姚。生於明鄭德十壹年丙子(1516),卒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享年43歲。徐世行的生母在他12歲時去世,繼母是黃。徐世行20歲入境。24歲時,父親去世。26歲時,他獲得了最高獎項。28歲那年,因為爺爺徐幹的病,他回到了家鄉。30歲復姓,萬歷十三年(1585),獲準“復姓歸宗”。此事在蘇州城鄉引起轟動,作為美談在大街小巷流傳。

吳教授認為為官多年,蘇州府有八大事,其後代成為蘇州名門望族,不免令人羨慕。於是采取“先捉賊先捉王”、“先砍樹挖根”等方法,含沙射影地詆毀沈的祖先,以動搖沈的貴族地位,發泄不滿。

可見,東陽所謂的半文狀元,不過是人們的美好願望,或者說某些人牽強附會只會自作多情。

此外,有人認為蘇峰是頂尖的學者。但到了貞元八年(792),馮蘇登帝的支有了自己的狀元,即賈冷(異體字也叫“冷”),《狀元史》、《科舉史》、《歷代狀元錄》不同版本都有明確記載。賈玲的應試作品《明水賦》和《漁溝劉欣詩》收錄於《歷代金殿殿試丁甲朱娟》壹書中。因此,不接受。

東陽雖然沒有出過壹個文學狀元,但是出了六個武術狀元。依次是、周、杜、周、於奎和余中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