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徵明書法的傑出代表作品有哪些?

文徵明書法的傑出代表作品有哪些?

《告別故鄉》是文徵明在他82歲時寫的。字體自由舒展,十分密不透風,疏密有致,用筆飄逸飄逸,展現出高超的書法功力。本帖也是對歐陽詢小楷作品的研究,代表了文徵明小楷作品的壹種風格。《赤壁前後賦》是壹種常見的書法作品,多采用法王王羲之的楷書筆畫,屬於文徵明楷書的另壹種風格。更有趣的是,第壹首和第二首賦的寫作時間相差25年。《千赤壁賦》成書於665,438+0歲,而《後赤壁賦》成書於86歲。當時,文徵明對《千赤壁賦》相當不滿。“潛夫...鋼筆很遲鈍,很虛弱,但現在我知道如何使用鋼筆,但我還不夠聰明。”可見他壹生對藝術的追求是不懈的。據說他90歲的時候給人寫了墓誌銘,還沒寫完就“坐起來死了”。

文徵明從蘇東坡詞開始,後學智勇、歐陽詢、趙孟頫,從他50歲以前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如《許筠墓誌銘》、《題畫詩》、《趙二帖》、《停雲亭詩》等。54歲那年,他去了北京,在官方的翰林院等信。他制定了書籍專利制度,提倡整潔,學習了當時流行的字體。因此,行書被譽為“玉版聖教”。兩年後,56歲的他辭職回到家鄉。“蠻子不知瀛洲樂,孟卿猶在故鄉”,但他在雲韻館待了很久。到了晚年,他更多地了解皇姑谷的姿態,並將其與篆書融合,很有創意。

的小篆基本上是以“聖教”、智勇、蘇、米為原型的。它是用硬筆和嫻熟的筆法寫成的。史書會形容為“鳳舞花美,春唱竹溪”。平心而論,文徵明的筆法嫻熟流暢,但也有壹些不足,如缺乏意蘊、法度過多、缺乏韻味等。他的書《錢文子》《紅墻賦》《王騰亭序》都是伍肆的專欄。雖然從頭到尾都很流暢,但給人壹種“壹言堂”的感覺。他的大字行書,尤其是晚年的作品,都是黃谷的身法筆法。他壹換姿勢,就變得光明磊落,蒼勁飄逸,境界盡出。他的老師沈周也回避。如《遊天池詩卷》、《高宗致嶽飛後記詩》等作品,引人註目,不同尋常,真可謂“淡雅,好骨好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