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腐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臟土壘砌的墻面不堪塗抹!
朽木:腐爛的木頭。
糞土:腐土、臟土。
圬:指泥工抹墻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墻面抹平。
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篇》?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翻譯: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無法雕琢,臟汙的墻面無法抹平,對於宰予沒有譴責的必要。孔子說:我原來看人是通過言論相信他的行為;今後看人要聽完言論再看行為才能下結論;這些是宰予的事情讓我改變的。
擴展資料《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征,這些思想對後世產生過較大影響。
人的天性是無法通過後天進行改變的。朽木經過雕琢,其本質也是朽木;粉飾修煉的再好的糞土之墻,其本質還是糞土之墻。後天改變的只是其外表。作為人,外表其實就是我們的言語,說的再天花亂墜,再口若懸河,那也只是外表。人的本質其具體表現要通過行為才能了解到。
孔子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對他大加非難。這件事並不似表面所說的那麽簡單。結合前後篇章有關內容可以看出,宰予對孔子學說存有異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責。此外,孔子在這裏還提出判斷壹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對宰予譴責是因為生氣,生氣是因為無能為力。說明孔子是壹個時刻自省,會控制情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