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壹句是:絕妙漓江秋泛圖
這句話出自清朝金武祥的《遍遊桂林山巖》
全詩如下:
未暇驂鸞信不誣,玉簪羅帶路紆縈。
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秋泛圖。
白話譯文:
仙人駕鳥雲遊才知道沒有捏造事實,山道水路回環曲折好景在峰回路轉之際。桂林地區的山水美景真是天地第壹,美到極點的漓江秋天就像壹幅圖畫壹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光緒十六年(1890),金武祥得署赤溪直隸廳(民國間並入臺山縣,今改為市)同知。雖是委署,屬代理官,並非正任,但確為壹地方的父母官。在任期間,金武祥經手創設渡頭濟川亭及合廳保赤堂,訂立章程,捐助款項。
又在書院增設古學課,捐出廉銀獎勵學子。他登臨山川,考求古跡,興復名勝,提倡風雅,寫下了隨筆著作《赤溪雜誌》2卷。回到江陰大岸上村,金武祥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春,在贖回族中原賣於高錦昌戶的地基,修建後廗兩間壹弄建築,名曰陶廬,為藏書課孫之所。
後來,金武祥又把寓所從江陰鄉間遷移至常州城內,除出遊、訪友、課孫外,則以著述、刻書為事。他壹再被推戴參與常州府之文教、公益、慈善事務。還曾被當局聘充為江蘇通誌局采訪、常州府誌局總理,江陰縣誌局首席分纂 。
辛亥革命以後,他僑寓上海,在從事詩文創作的同時,購書、藏書、編書、印書,樂此不疲。他化費巨資收集古籍和書畫古董,陳列在粟香書齋金武祥的書齋內還藏有蘇東坡真跡石印本,鑄鏤極精的南漢宮、薰二器,南方少數民族珍貴文物銅鼓10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