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軒轅夏禹劍

軒轅夏禹劍

軒轅夏禹劍

軒轅劍,傳說中的神兵,又名軒轅夏禹劍,是壹把聖道之劍。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壹面刻日月星辰,壹面刻山川草木。劍柄壹面書農耕畜養之術,壹面書四海壹統之策。此劍後為商湯所得。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

武器性能

中文名:軒轅劍

又 名:軒轅夏禹劍

擁有者:黃帝、夏禹、商湯

特 色:聖道之劍

外文名:Xuanyuan sword

鑄造者:黃帝

時 代:傳說為神話時代

傳說

傳說中,此劍是由眾神采首山之銅所鑄,黃 金色的千年古劍(名不可考)。劍身壹面刻日月星辰,壹面刻山川草木;劍柄壹面書農耕畜養之術,壹面書四海壹統之策。

象征

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考據

“軒轅劍”之名,首出《古今圖書集成》收明·李承勛?著《名劍記》載:軒轅劍,《廣黃帝東行紀》曰:「軒轅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壹旦,亦失去。」

然遍尋古籍,並無《廣黃帝東行記》壹書,惟《廣黃帝本行紀》,是題錯抑或抄錄出誤已不可知,其中有載:其後有臣左徹,削木為黃帝像,率諸侯而朝奉之,臣僚追慕,取幾杖立廟而祭之,取衣冠置墓而守之,於是有喬山之冢。

在上郡周陽縣有橋山,又膚施縣有黃帝祠,坊州橋山有黃帝冢。黃帝曾遊處,皆有祠焉。五百年後,喬山墓崩空室,唯劍與赤舄在,壹旦亦失去。《荊山經》、《龍首記》具載。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亦雲:或曰:「黃帝審仙者,橋山之冢,又何為乎?」抱樸子答曰:「按《荊山經》及《龍首記》,皆雲黃帝服神丹之後,龍來迎之,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幾杖,立廟而祭之;或取其衣冠,葬而守之。列仙傳雲:『黃帝自擇亡日,七十日去,七十日還,葬於橋山,山陵忽崩,墓空無屍,但劍舄在焉。』

可見史上黃帝確有壹劍,然劍名不載。是否傳說中之“軒轅劍”,更是無從得知,或李承勛為表此劍黃帝所有,故有此名,個中詳細,留待後人考究。

而《拾遺記》記載,“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傳說昔日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煉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勁利,土亦剛而精。所以部分文學作品中,把黃帝佩劍名為昆吾劍的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