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箕子廟紀念碑

箕子廟紀念碑

春秋時期季劄王守孟的第四子,名公子雜,是與江陰歷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聖人。相傳舜為避位棄子,在常州武進耕蕉溪,過此山,名曰炎陵。季劄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壹位有遠見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結交當代先賢,為中國文化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公元前561年,王守孟病重去世。因為季劄的天賦,他想把它傳給他。季劄拒絕接受這種禮遇,說:“這是壹種古老的禮儀制度。我們不能因為父子之情,就廢除前王的禮制。”於是壽夢遺下令:“兄弟就是兄弟姐妹,輪流傳。”他認為王位會傳給季劄。

壽孟死後,長子諸樊繼位,在服喪期結束後讓位給季劄。季劄拒絕接受他的話,放棄了他的皇家生活,到順克山(現在的焦喜順過了山)種田。諸樊在13年掌權。在他去世之前,他把他的法令傳給了他的弟弟於吉,然後又傳給了季劄,但是季劄仍然拒絕了。最後,余梅的兒子繼承了他,為吳王僚。

季劄是壹位傑出的外交家。公元前485年冬,著名的楚前期統帥攻打陳果,吳王派季劄去救陳果。據傳,季劄已經向子阿紫明確表達了自己的反戰態度。通過吉紮的斡旋,壹場戰爭被平定了。公元前544年,季劄奉命前往魯國、齊國、鄭國、魏國和晉國。在這次外交活動中,他拜會了齊國的晏嬰、鄭之子以及魯、魏、晉的重要政治家,暢談政事,評論時局,使中原各國對吳有了很好的了解和溝通。

季劄也是壹位才華橫溢的文學評論家。公元前544年,他奉命與北方諸侯往來,在魯享受周朝的古典音樂、詩歌和舞蹈。他結合當時社會的政治背景,在現場做了精辟的分析和評價。比如欣賞完秦風,他說:“這是中國好聲音。能做中國人,就強大了。如果妳足夠強大,妳壹定能達到周朝的巔峰!”他能從音樂中預知秦國的未來,這是真的。

季劄重視信仰。經過郭旭時,郭旭的君主非常羨慕他佩戴的劍,很難開口要。季劄因為自己的原因不得不訪問其他國家,所以當時就給了他。當許石國執行完任務回來時,許軍已經死了。季劄慷慨地取下他的劍,掛在許郡墓旁的壹棵松樹上。服務員們很困惑。他說:我心裏已經答應把劍給許郡了。我可以因為徐軍死了而違背自己的意願嗎?這件事被傳為幾代人的美談。

據《春秋》記載,公元前485年,季劄死後葬於深港西南。後人在陵墓旁邊修建了箕子廟,並在陵墓前豎立了紀念碑。據說碑文唉,那裏是吳燕玲君子之墓,10古篆書是孔子寫的。今天,申港中學的所在地是箕子廟的原址,箕子墓的高大圍墻仍然矗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岸。

季劄被封在鄢陵(今常州),史稱鄢陵之子。該墓位於江陰申浦(今申港)。墓前有壹個據說是孔子所寫的十字印章碑。碑文寫著:“吳燕玲有姬子墓”,史稱十字碑。

吳墓在江陰申港鎮西南角的申港中學。《史記·吳後》中有壹段註釋:“炎陵墓位於毗陵縣吉陽鄉。”《越絕書》雲:“箕子墓古稱延陵墟。”《人間故事》載:“季子墓在金陵縣北七十裏,神譜西。”建姬子廟,祭塑像。寺內有10塊孔子傳世的古璽墓碑,碑文為“唉,這裏是吳燕玲君子之墓”。被稱為“十字碑”。抗戰初期被士兵破壞。拓片高2.26米,寬0.93米。現存墓墩高4米,占地269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