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孟郊生平簡介

孟郊生平簡介

壹生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東臨沂東北)。他住在洛陽(今河南)。父親廷俊在昆山縣當中尉時,出生在郊區。孟郊早年生活貧困,遊歷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張劍鋒鎮守鎮遠徐州時,郊區都去祭奠。46歲(45歲)開始入進士,有詩《中考後》:“昔自吹不足,今放蕩無極限;春風以馬蹄病為榮,壹天就能看遍長安花。" .再向東返回,行至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黎陽都督。

他的代表作《遊子頌》寫於溧陽。我在任時經常以寫詩為樂。如果我不會寫詩,我就不出去。因此,我被稱為“詩囚”。我不管曹的事,還被罰了半個工資。元初,河南人殷、鄭毓卿為爭奪河南水陸交通,極力幫助,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親去世。鄭裕慶鎮守杏園,扮演參謀,試圖評價事物。焦應邀到甘鄉(今河南靈寶),元和九年突發疾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為他的營葬募集了100元,鄭玉清派人送了300元,“為寡婦永久供養”。

評價

唐代人認為孟的詩是壹種“元和體”,“元和已落”,“學為孟郊太激”(李昭《唐史》補)。唐末,張煒寫詩人主客圖,視其為“孤僻苦主”。宋代詩人梅、謝翺,清代詩人胡天佑、姜昆、徐承堯等都受到他的影響。在韓愈、李灌之後,還有關修、黃庭堅、費周、潘德裕、劉熙載、陳艷、錢振謙、夏靜觀等。持貶義觀點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和王闿運。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蘇軾稱之為“孤島上的瘦”(《祭劉子》中的虞雯),後有論者以孟郊、賈島為苦詩人的代表。元好問甚至嘲諷他為“詩人囚”(《詩品三十首》)。

現今的《孟冬野詩集傳》為10卷,由北宋宋編撰出版。北宋黃丕烈蜀本已不可見。呂鑫源的宋代雞骨閣影精抄,今屬日本。有兩種受歡迎的書:吉谷館書和小敏朱墨書。葉藏文《明洪》四輯在杭州影印。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華辰《孟冬野詩集校訂》,並附有孟郊年譜和追悼集。註釋包括陳彥傑的《孟冬野詩話》和夏敬觀的《孟郊詩話選》。事跡可參考韓愈《先生墓誌銘》、《唐書新舊列傳》、《夏靜觀孟冬野先生年譜》、《華辰唐萌焦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