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德國文學的美學思想

德國文學的美學思想

瘋狂的作家不再認為道德教育是藝術的目的,他們要求藝術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實,尤其是作家本人的真實感受。他們認為藝術作品應該像民間文學壹樣自然樸素,反映普通人的要求。他們高度贊揚莎士比亞,非常重視民間文學。民歌成為許多詩人學習的榜樣,在這壹時期,產生了壹批德國文學中最美的詩歌。

因為18世紀的德國不具備進行政治革命的客觀社會條件,也沒有實際的革命運動,所以狂飆突進始終是壹場文學運動,其範圍僅限於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進入18的80年代,這壹生動活潑的運動逐漸衰落,德國文學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同時,德國文學開始向古典文學時期過渡。古典文學將20世紀70年代的啟蒙運動和文學革命推向了壹個新階段。海涅說,這是德國詩人和思想家在意識形態上進行的壹場法國革命。

法國大革命初期,幾乎所有的德國作家,甚至浪漫派的領袖施萊格爾兄弟都歡欣鼓舞。但是,當雅各賓黨上臺,用革命暴力維護人民利益的時候,也就是革命從不流血階段進入流血階段的時候,德國作家的政治態度就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沃爾斯特、索伊默等少數作家全力支持雅各賓黨的革命專政,希望在德國進行法國式的革命。相反,以施萊格爾兄弟為代表的浪漫主義作家則全盤否定法國大革命,走上了懷舊之路。嚴格來說,書中提到的“古典文學時期”只有10年,即1794年歌德與席勒合作,直到1805年席勒去世。只有歌德和席勒在場。這壹時期的另外兩位作家荷爾德林和讓·保羅都對德國文學有所貢獻,但與歌德和席勒的直接關系不大。所以,所謂“古典文學”,既不是大規模的文學運動,也不是文學流派。然而,在這10年中,歌德和席勒完成了他們的輝煌作品,奠定了德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基礎。比如席勒的戲劇《瓦倫斯坦》(1800)、《奧爾良的姑娘》(1801)、威廉·泰爾(1804)以及關於簡單感傷的詩歌的美學著作(1796)。此外,他們還寫了很多詩,尤其是歌謠。席勒去世後,歌德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裏寫了許多輝煌的傑作,包括《浮士德》(第二部分)。

從戈特謝德到歌德,歌德詩劇《浮士德》手稿沿著啟蒙運動開啟的道路發展。但到了18年底,德國文學出現了反啟蒙思潮,這就是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這壹運動不是在古典文學之後出現的,而是與之並行發展的。奧古斯特·威廉·施萊格爾於1796年來到耶拿,並於1798年與其弟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共同出版了《柏林雅典娜神廟》,並以他們為核心形成了壹個文學中心,文學史上稱之為“早期浪漫主義”或“耶拿浪漫主義”。除了施萊格爾兄弟,重要的作家還包括蒂克、諾瓦利斯和瓦肯羅德。他們的基本傾向是回望過去,隱居生活,重視童話和傳說。

1802之後,早期的浪漫主義逐漸瓦解。拿破侖對德國的軍事占領使大多數知識分子對政治充滿熱情。早期的浪漫主義作家如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和亞當·米勒在政治上是公開的反動派。壹群年輕的浪漫主義作家,關心國家的未來,記住了人民和民族傳統。他們在海德堡形成了壹個新的中心,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後期浪漫派”或“海德堡浪漫派”。他們收集民歌,探索長期被忽視的文化遺產。布倫塔諾和阿尼姆收集加工了民謠《男孩的魔角》(1806 ~ 1808),格萊斯編輯了德國民謠故事書(1807)。在這方面貢獻最大的格林兄弟,不僅在德國文學中發現了許多重要文獻(如《希爾德布蘭特之歌》),還整理加工了世界著名的兒童和家庭童話集(1812 ~ 1815)。在創作方面,成就最大的是艾辛多夫。“施瓦本詩派”的另壹個分支是烏蘭德和霍格,他們是該派的重要代表。然而,與其他人不同的是,烏蘭德是壹名民主黨人。

霍夫曼、克萊斯特、查米克壹般被認為是浪漫主義作家,但他們與上述派別並無直接聯系。霍夫曼是壹位重要的小說家。代表作有《小夏爾克斯》(1819)、《跳蚤大師》(1822)、《角落裏的表哥的窗戶》(1822)。他的作品既有對現實的批判,也有對神話世界的向往。他巧妙地將現實與陌生和荒誕結合在壹起。他還發展了壹種獨特而輕快的諷刺文學,對19世紀的德國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克萊斯特的喜劇《破甕》(1808)、中篇小說《邁克爾·科爾哈斯》(1810)和《軼事》都是德國文學中的優秀作品,但他的思想卻充滿了矛盾,這說明德國文學正處於轉折的前夜。作為壹個歷史發展階段,以萊辛、歌德為代表的廣義啟蒙運動即將結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代即將到來。在這種形勢下,如果我們真的要把握社會矛盾,就必須站在革命民主的立場上。從這個角度來說,查米克是1830後浪漫派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文學過渡的代表,海涅是完成了這壹過渡並達到新高度的偉大作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文學1832歌德去世,海涅認為是“藝術時期”的終結。海涅的觀點既顯示了近百年來德國文學大發展的特點,又正確地劃分了歷史發展的階段。德國文學在1830前後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而這壹轉折的直接原因是法國的七月革命。在七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進行實際準備,資產階級反對派空前活躍,特別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利用文學創作直接進行政治煽動。Birna是當時最激進最有聲望的作家。

除了Birna,30年代初還出現了壹個名為“青年德國”的松散的進步作家團體。其文學綱領是由文巴爾格宣布的,他認為文學藝術依賴於社會政治生活,因此必然對後者產生積極影響。年輕的德國作家努力創造壹種具有鼓動力的社會批判文學。但由於他們對社會的理解是抽象的,對藝術的理解是片面的,所以只能將就自己所描述的人和事。在文學史上,這種文學被稱為“傾斜文學”。

古奇科、羅伯特和蒙特是“青年德國”的重要作家。然而,他們和Birna都沒有在創作上取得很大成就。20世紀30年代在《青年德意誌》之外有貢獻的作家有魚人、德羅斯特-胡爾肖夫和梅裏克。1848下半年的文學革命失敗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遭受了嚴重的挫折。這壹時期文學中反民主、反理性的傾向明顯增強,回避重大現實問題、熱衷於描寫瑣事和田園風光等非政治傾向十分盛行。直到20世紀60年代,社會批判文學才逐漸發展起來,但總體上還沒有達到海涅的高度。

德國文學的這種變化首先表現在叔本華影響的變化上。叔本華的主要著作出版於1848之前,當時很少有人感興趣。1848革命失敗後,叔本華突然成為壹個時髦的哲學家,他的反理性神秘主義成為主導思潮。在叔本華思想的影響下,壹個像瓦格納壹樣原本反封建的民主主義作家和音樂家,在1848之後也否定生活,反對進步。h在1848之前不是革命者,但在1848之後,悲觀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傾向在他的作品中更加明顯,甚至發展成為維護封建階級的國家權力。20世紀70年代德國統壹後,德國文學中的這種反民主傾向發展成為公開為普魯士辯護的道德主義文學和宣揚德國精神的沙文主義文學。蓋貝爾的詩歌頌普魯士統壹德國的“功績”,而達恩的《羅馬戰爭》(1876)則宣揚德意誌人是優等種族的反動理論。

這壹時期的德國文學還有壹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當時公認的所謂“偉大”的作家在藝術上並沒有多大成就,蓋貝爾被稱為“偉大”的詩人,但他的詩歌是對古典詩歌的拙劣模仿。海瑟的中篇小說擁有大量的讀者,它們都是吸引普通公民興趣的故事。Fraitag的小說都說是“傑作”,無非是講老實人如何致富的故事。在這些所謂“傑作”的帶動下,出現了大量低俗無聊的作品。

這些傾向也反映在堅持人道主義理想的民主主義作家的作品中。他們回避時代的重大問題,幻想在狹小的範圍內維護自己的理想;他們沒有面向全民族,而是著眼於家鄉的風土人情;他們不描寫暴風雨中的社會沖突,而是欣賞寧靜和諧的鄉村生活;他們不像海涅那樣用刀光劍影與醜惡的現實作鬥爭,而是用輕松的幽默在這個醜惡的現實中表現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他們也觸及社會問題,但他們對社會的批判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非常薄弱。拉貝的作品表現了他對德國社會黑暗、落後、腐敗、殘酷的憤慨,但即使在他著名的三部曲中,也沒有鬥爭。施托爾姆的詩歌和小說中有很多優美的篇章,也提出了壹些社會問題,但給人的印象是孤獨無助。

社會批判文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得到極大發展的。馮塔娜的出現就是這種發展的具體表現。這位作家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許多小說。他的小說有著廣闊的社會背景和生動的人物形象,但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力量卻無法與瑞士作家凱勒相提並論。瑞士有著豐富的民主傳統,凱勒與這種民主傳統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凱勒在以瑞士為背景的作品中避免了德國作家(包括馮塔娜)的局限性。他的中篇小說是德國文學中的名作,他的小說《綠色的亨利》完全有理由入選世界名著。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文學80年代,德國工人運動空前高漲,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社民黨威望大增,德國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革命形勢的高漲使老壹輩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進壹步看清了各種社會矛盾,從而增強了作品中社會批判的因素。馮塔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種背景下寫成的。但是,革命高潮對文學有更直接的影響,這就是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興起。正如德國歷史上常見的那樣,當革命高潮來臨時,小資產階級的青年知識分子最具革命性。他們提議與所有的傳統決裂,不管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參與者大多是青年學生,他們堅決反對資本主義制度,認為自己站在工人壹邊,擁護社會主義。他們想要改造世界,革新文學,創造全新的“現代文學”。1884出版的詩集《現代詩人的性格》是自然主義的第壹部重要作品。康拉德於1885年在慕尼黑創辦的雜誌《社會——關於文學、藝術和公共生活的現實主義周刊》和伯傑和哈特兄弟於1887年在柏林創辦的《突破》雜誌是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兩個中心。自然主義的理論代表是霍爾茨。豪普特曼的《日出之前》(1889)是自然主義的代表作,而他的《織工》(1892)和《水獺皮》(1893)則脫離了自然主義的原則,成為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品。到了90年代中期,自然主義文學運動逐漸銷聲匿跡。當年看起來很革命的作家,都隨著革命高潮的過去,離開了革命的陣地,有的甚至反動了。在藝術上,他們不僅拋棄了“革新”整個文學的野心,還在世紀末加入了各種文學流派。德國進入帝國主義時期,文學上出現了各種主義,比如印象派、新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象征主義、唯美主義等等。他們的代表作家有戴默、莉蓮·科隆、恩斯特、格奧爾格、胡赫、閔希豪森、裏爾克等。

這些新文學流派(壹些文學史家統稱為“頹廢派”)與尼采的哲學和美學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充分暴露了其內在的矛盾,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面對如此復雜的社會現實感到困惑,於是尼采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所謂“批判”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向導。此外,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造成了藝術與生活、藝術家與大眾的隔絕。那些不願將作品作為商品出售的藝術家,躲在“象牙塔”裏,覺得自己是無法理解的“人的本質”,而尼采的“超人”哲學為這種思考和情感提供了理論基礎。20世紀初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尼采思想的影響。

格奧爾格是“為藝術而藝術”這壹文學思潮的重要作家。他反對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他提倡“新藝術”,即“純藝術”他通過《藝術》雜誌頁吸引了壹大批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學史家,人們統稱之為“格奧爾格學派”。奧地利詩人霍夫曼斯塔爾曾是著名的“格奧爾格派”作家。

裏爾克是世界著名的作家。他與“格奧爾格學派”有壹些聯系,但也有壹些不同。他在現實中感到孤獨和痛苦,希望現實有所改變,所以他沒有像格奧爾格那樣完全逃向遠離現實的純藝術的虛幻世界。

與“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思潮平行的是現實主義文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亨利克·曼、托馬斯·曼恩和黑塞。此外,凱勒曼和弗蘭克也屬於這壹類。亨利克·曼諷刺了醜陋的現實,他的仆人(1914)生動地描述了威廉帝國統治者的感受和思想。托馬斯·曼恩的《布登布洛克斯》( 1901)描述了資本主義大發展中宗法市民階級的命運,但他並不為此惋惜,而是在努力探索復興人道主義、爭取人類進步的可能性。雖然黑塞的大部分主人公在生活受挫後都逃向了田園生活,但他們並沒有放棄最初的理想。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65438至1917的文學在俄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隨後德國爆發了十壹月革命。戰後局勢動蕩,德國* * *生產黨在鬥爭中發展壯大。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後法西斯統治,二戰。這壹系列重大事件把壹些資產階級作家推出了“象牙塔”,在現實的階級鬥爭中逐漸分化。早在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就出現了壹場名為“表現主義”的文學運動。壹批年輕作家(海姆、特拉克爾、沃夫、巴徹、沃爾夫、托勒、貝恩等。)預見到即將到來的災難,想通過精神和意誌的力量去避免,進而“改造”整個世界。在戰後大革命的風暴中,表現主義作家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巴赫爾和沃爾夫逐漸發展成為無產階級作家,戈特弗裏德·貝恩為代表的右翼後來成為無政府主義者。此外,托勒、哈岑克利夫甚至凱澤都有不同程度的革命傾向。其他資產階級作家,如亨利希·曼、托馬斯·曼恩、阿諾德·茲韋格、法拉達、弗伊克特旺格、弗蘭克、米薩姆、丘克邁耶、克斯特納、多布林、雷馬克、凱勒曼等。,也支持或同情革命,有些人至少不反對。但是,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他們對社會的理解是抽象的。他們往往形而上學地把個人和集體、人性和暴力、理想和現實對立起來,他們對革命的同情或支持往往是抽象的或只是暫時的。

在這些作家中,亨利克·曼在政治上是最進步的,托馬斯·曼恩在藝術上是最成功的。托馬斯·曼恩的作品內容深刻,形式精美。他可以說是經歷了從萊辛到海涅的近百年曲折發展後,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又壹偉大代表。

這壹時期德國文學更重要的成就是無產階級文學的成長和發展。早在65438+20世紀40年代,無產階級文學就已經萌芽,產生了魏爾特這樣的詩人。到19世紀末,無產階級文學進壹步發展,出現了阿道夫、瓦爾特·哈岑克利夫、明娜·考茨基、施瓦策等壹批作家,但他們的藝術成就不足以與資產階級作家相抗衡,他們的活動和影響極其有限,因此沒有形成獨立的文學運動。20世紀20年代後,情況大不相同。第壹,它有大量的作家。德國無產階級革命作家聯盟,成立於1928年,到1932年已有500名會員,中國有23個地方組織。其次,它擁有壹批傑出的作家,如巴赫爾、塞加斯、韋納特、基爾希、沃爾夫、雷恩、布雷德爾、馬奇·維查、謝勒、戈倫伯格、布萊希特等。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現實的階級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藝術上也是成功的,像沃爾夫的戲劇、韋納爾特的政治諷刺作品、布雷德爾的小說、基什的報告文學,都是相當水平的作品;巴赫爾的詩歌和塞加斯的小說在世界名著中可以說是當之無愧。布萊希特的戲劇和他獨創的“敘事戲劇”理論使他被公認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劇作家之壹。

1933希特勒上臺,大部分無產階級作家和進步資產階級作家被迫流亡國外。面對* * *的敵人,這兩位作家結成聯盟,形成了大規模的反法西斯文學,也稱“流亡文學”。反法西斯文學不僅是以格林和榮格為代表的沙文主義法西斯文學的對立面,也代表了德意誌民族的希望。亨利克·曼和托馬斯·曼恩,以及布萊希特、西格爾和巴赫爾,都在反法西斯鬥爭中創造了他們的優秀作品。比如亨利四世(1935 ~ 1938),約瑟和他的兄弟們(1933 ~ 1943),還有魏瑪的洛蒂(65438)。布萊希特的戲劇《大膽的母親和她的孩子》(1939)和《伽利略傳》(1947),塞加斯的小說《第七個十字架》(1942),巴徹最好的詩歌都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因此,如果說法西斯統治時期是德國歷史上黑暗野蠻的時代,那麽這壹時期的德國“流亡文學”則是輝煌而碩果累累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文學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統治,經歷了很大的波折,但作為壹個歷史時期並沒有結束。二戰後的德國文學流派紛繁多樣,但本質上仍是世紀之交以來各種文學傾向的延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