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原名周章壽,後改名周樹人,名玉山,後改名育才,浙江紹興人。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鬥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壹。?魯迅?最早在《新青年》中用作筆名。因為影響力越來越大,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1902去日本留學,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後來他深感用醫不能徹底救國,棄醫從文,希望改變民族精神。1905-1907,參加過革命者的活動,發表過《摩羅詩的力學》、《文化偏離論》等論文。1909,用其他周作人外國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魯迅?以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壹名醫生,因為戰爭他上升為壹名作家。
魯迅的壹生是怎樣的?愛書如命?作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數十部魯迅小說、散文、詩歌、雜文被選入中國中小學教材,魯迅作品被翻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等語種達50多分鐘,在國際上擁有廣泛的受眾。
如果說英國文學離不開莎士比亞,那麽我們的民族也離不開魯迅,他是現代中國的國魂。起源於?五四運動?這壹時期的中國新文學,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表現對象,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座新高峰,而魯迅是這座高峰之上的領軍人物。與時代和民族相比,魯迅是走在時代前面的,他的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使我們很難再去繼承這種文化遺產。反復研讀魯迅經典著作,是走進魯迅的首要途徑。中日大學生通過視頻討論魯迅故裏是非常好的,可以讓現代年輕人了解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