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唐代三大詩人是誰?”從浪漫才子到壹代高僧李鴻軼舒同大師簡介

“唐代三大詩人是誰?”從浪漫才子到壹代高僧李鴻軼舒同大師簡介

弘毅大師,通常被稱為李叔同,是壹個浪漫的天才。年輕時入了名門,後半生做了空門和尚。他被林語堂譽為那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天才之壹,他戲劇性的人生軌跡被世人奉為傳奇。

林語堂:“李叔同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天才之壹,最奇怪的人,也是留下來的最獨立的人。”

張愛玲:“不要以為我是壹個驕傲的人。我從未去過那裏。至少在弘毅法師廟的墻外,我是如此的卑微。”

弘毅大師李叔同是中國百年文化發展史上公認的通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第壹個把西方的油畫、鋼琴、戲劇介紹到中國,並以擅長書法、作詩、學丹青、達音律、精石、表演藝術而聞名。

1918年春天,壹個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找遍了杭州所有的寺廟,終於在壹個叫虎豹的寺廟找到了她出家的丈夫。38歲,在西湖對面的浙江第壹師範當老師。他最近辭去了教師的工作,離開了學校,成為了壹名僧侶。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學時,遇到了他的妻子。從那以後,他經歷了許多次重逢和分離,但這壹次是最後的告別。她的丈夫決定離開這個繁華的世界,皈依佛教。

幾個人在月寺前的湖心齋吃了壹頓相對安靜的素餐。丈夫把手表送給妻子作為告別紀念品,並安慰她說,妳技術很好,回到日本不會失業的。岸上的人們看著漸漸遠去的船,不禁潸然淚下。船上的人沒有回頭看壹眼。

這是1957年3月7日《文匯報》發表的壹篇文章《我也想談談李叔同老師》。作者黃炎培老師是童叔叔的老朋友,現代教育家。他寫了壹個場景,他看到他的朋友和妻子說再見。

五年前,李叔同寫了壹首詩《永別了》。歌詞很有意境,令人欽佩。但沒想到這些話在五年後還是先知性的,是李叔同離開妻子和朋友最合適的註腳。他現在是弘毅大師。

永別了。

亭外,古道旁,綠草如茵。

晚風吹柳笛,斜陽落山外。

天之限,地之角,摯友散。

壹瓶不幹凈的酒會使它變得最好。今晚不要去夢寒。

亭外,古道旁,綠草如茵。

晚風吹柳笛,斜陽落山外。

這位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化的藝術大師,正等著從他的腳下走出來。年輕時在杭州虎豹寺默默出家。那壹年,他破門而入的決定震驚了中國整個知識界。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三岔口附近壹個富裕的鹽商家庭。生於年,他父親的第五個妃子,王,有壹個獨特的綽號和學名。

成家後,李叔同與母親、妻子和孩子定居上海。憑借詩歌和書籍的天賦,李叔同戴著他那頂虛弱的皇冠,很快成為了海灘上的名人。他浪漫不羈,與藝妓昆淩關系密切。他被稱為“天涯五友”。

多年以後,回首那段浪漫的歲月,李叔同寫下了這兩句話:“二十條風雨飄搖,終究是空談。”這兩句話寫於1905年,這是李叔同人生的第壹個重大轉折。獨自生活在上海的母親的去世對李叔同來說是壹個巨大的打擊。

李叔同下定決心,決定去日本學習。作為第壹批藝術專業的留學生,李叔同在東京上野的東京藝術學校學習了六年。

後來,李叔同創造了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的許多第壹。他第壹次把西洋畫介紹到中國,第壹次用五線譜教音樂,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劇社。1907年2月,為了緩解徐淮水災,李叔同和劇社的學生們計劃舉行壹次慈善演出。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決定上演法國作家大仲馬的戲劇《茶花女》。李叔同在《茶花女》中扮演主角,最終在日本國內引起轟動。

由於壹次偶然的相遇,李叔同被邀請到浙江第壹師範當音樂藝術老師。李叔同換上了留學生服、長袍、馬褂和布鞋。她既嚴肅又單純,完全像個教育家。

李叔同的性格非常非常特別。當夏丐尊因為宿舍被盜而問他怎麽辦時,建議他用自殺來影響學生,應該說是極端的極端。當然,夏丐尊沒有這樣做。上課的時候,他會很認真的給學生鞠躬。當學生犯錯的時候,他會讓他們留下來,也就是用很低的聲音告訴他們以後不要吐槽。然後,當他講完後,他會再次向學生鞠躬。妳現在可以走了。那麽他的教育方法就是這樣,這完全是證明。作為老師,他以人格為背景,就像佛菩薩有“余輝”壹樣。

在李叔同的主持下,學校的藝術教育氛圍非常濃厚,他開創了中國人體模特的藝術教學。

教師李叔同以其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蘊,培養了壹大批優秀的音樂藝術人才。從民國初年到民國二十年,中國南方幾乎所有的音樂家都是由李叔同支付報酬的,無論是他的學生還是他的學生。

1918年農歷7月13日,李叔同最後壹次以世俗中人的身份走在通往學校大門的林蔭大道上。他離開了這裏,結束了世俗生活,逃入佛門,以佛門之名奏天籟之音,稱之為弘毅。李老師突然出家,在學校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對於出家,李叔同沒有給出正面的解釋。在叔叔的密友和他的日本妻子看來,這種變化有點“不可預測”。在不同的意見中,豐子愷的解釋比較中肯。人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壹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有些人在生活中是認真的。滿足“物質欲望”和“精神欲望”是不夠的,還要探索現實生活。

弘毅結束了苦行僧的生活。他選擇了佛教最嚴格的戒律,——南山佛法,700多年前失傳,刻苦修行。

20世紀,在中國佛教界,四大宗師的名字壹起閃耀。分別是虛雲、弘毅、太虛、英光。弘毅法師最終成為南山佛法的第十壹個法師。李叔同是個非常正派的人,像個全能演員。他看起來像老學生,看起來像小眾,看起來像大臉,這壹切都源於他性格的壹大特點,“認真”。

1942年10月13日,他寫下“悲喜”二字,成為遺言。隨便寫在壹張用過的紙上,小而簡單,沒有雕刻。“悲喜”和“見經”旁邊還有三個略小的字。

三天後,弘毅法師沐浴更衣,誦經時保持吉祥的臥姿,留下了五百多件舍利子。

弘毅法師的壹生充滿傳奇色彩,63年的飛天,39年的世俗,24年的佛學,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傑出代表,是中國極其華麗而又平淡的典型人物。趙樸初老師對他的評價是:

的深悲早現,

勝利者可能最終成為壹名苦行僧,

世人眼中的無盡寶藏,

滿月照耀著天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