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路難》詩人以行路難來描寫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表達詩人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對於從政的美好願望和希望、對理想的不懈追求。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淩雲壯誌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度非常不滿,表現了李白勇於追求而且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於向大人物挑戰,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關於勤奮的詩句有什麽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 —— 比豐
謹慎的勤奮帶來好運 —— 英國
科學是為了那些勤奮好學的人,詩歌是為了那些知識淵博的人 —— 約瑟夫·魯
沒有人會因學問而成為智者.學問或許能由勤奮得來,而機智與智慧卻有懶於天賦 —— 約翰·塞爾登
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沈默寡言 —— 富蘭克林
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 朝鮮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聖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
--《淮南子·原道訓》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好的成績來.
——華羅庚
逆水行舟用力撐,壹篙松勁退千尋;古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
——董必武
蘇步青不放過壹個錯標點——嚴謹治學,壹絲不茍.
李白鐵杵磨針——堅持不懈,勤奮不已,學習自成.
3.描述艱苦 李白詩句古人自古就有勸學以及奮發學習的傳統,也留下眾多的名言名句,根據目的不同解釋如下:
1、勸學類的:
宋代詩人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朱熹的《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2、雜感類的:
宋代詩人劉過《書院》: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清代詩人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壹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民國熊伯伊《四季讀書歌》組詩之《春》: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
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
4.有沒有催人奮發向上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註釋
①珍饈:名貴的菜肴。
②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垂釣。
③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於偶然。
簡析
”行路難”多寫世道艱難,表達離情別意。李白《行路難》***三首,蘅塘退士輯 選其壹。詩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壹天會施 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詩開頭寫“金樽美酒”、“玉盤珍饈”,給人壹個歡樂的宴會場面。接著寫“停 杯投箸”、“拔劍四顧”,又向讀者展現了作者感情波濤的沖擊。中間四句,既感嘆 “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看到了呂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難”四個短句,又表現了進退兩難和繼續追求的心理。最後兩句,寫自己理想總有壹天能夠實現。 全詩在高度傍徨與大量感嘆之後,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忽開異境,並且堅信美好前景,終會到來,因而“直掛雲帆濟滄海”,激流勇進。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5.描寫勤奮刻苦的古詩 要整首詩1,《勸學》唐代:顏真卿
原文: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白話文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勸學》唐代:孟郊
原文: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白話文釋義: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壹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壹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3,《勤學》宋代:汪洙
原文: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白話文釋義: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妳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4,《讀書》宋代:陸遊
原文: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白話文釋義: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5,《白鹿洞二首·其壹》唐代:王貞白
原文: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話文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壹寸時間就像壹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鉆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