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詞賞析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詞賞析

壹、山中雜詩

1、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壹下本詩所展現的畫面。

山峰上繚繞著陣陣的嵐氣雲煙,竹林的縫隙裏灑落下夕陽的余暉。鳥兒歡快地在屋檐上飛來飛去,白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裏飄了出來。

2、請結合具體的景物描寫說說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寫了四處場景:山際來煙、竹中落日、鳥飛向檐、雲出窗裏,生動描繪了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作者閑適的心情。

3、“竹中窺落日”中的“窺”字可否改為“望”字?談談妳的看法。

不能。因為“窺”是從縫隙中看的意思,表現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則是向遠處看的意思,境界開闊疏朗,與詩歌整體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4、詩中說明了壹個道理:擁有獨到的觀察角度,就會欣賞到與眾不同的景物。

二、 竹裏館

1、蘇東坡評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所展現的畫面。

月夜,詩人獨自坐在幽深靜謐的竹林裏,又是彈琴,又是高聲長嘯。竹林深深,沒有人知道詩人在這裏,只有皎潔的明月透過茂密的竹子照射過來,灑在詩人的身上,也灑在詩人的琴上。

2、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能體現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有哪些?

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和愉悅的心情。獨坐、彈琴、長嘯。

三、 峨眉山月歌

1、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壹無二的,請寫出這五個地名,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連用五個地名為讀者展開了壹幅千裏蜀江行旅圖,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的江行體驗和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2、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現的畫面。

峨眉山巍峨聳立,半輪明月懸掛山間,有如青山吐月;皎潔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動,月影也隨著江水前行。

3、說壹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處。

“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5、三、四兩句為我們展現了壹幅千裏蜀江行旅圖,表達了作者的 依依惜別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 春夜洛城聞笛

1、詩中能揭示主旨的詩句是 ,它表達了詩人聽到《折柳曲》後思念家鄉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觸發詩人故園之戀的句子是此夜曲中聞折柳。

“折柳”是全詩的關鍵:“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3、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壹字傳神的妙處。詩賞析詩中“暗”和“滿”的表達效果。“暗”有斷續、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滿”字運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後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詩中指《折楊柳》曲,“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達與親朋好友離別時的留戀之情,請妳默寫壹句古詩中含有“柳”的詩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逢入京使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2、“憑君傳語報平安”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

3、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壹下前兩句所展現的畫面。

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壹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

4、壹二句“龍鐘”“淚不幹”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妳是怎樣理解的?

答:不矛盾。“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六、 滁州西澗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詩歌表現出來的景象。

我單單喜愛這澗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壹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壹只小船獨自悠閑地橫泊在水邊,任憑潮來潮去。

2、在詩人筆下,幽草的寓意是什麽?

生於偏僻之處而不甘墮落、坦然、安貧樂道的高尚氣節。

5、人們歷來稱贊“野渡無人舟自橫”中的“舟自橫”三字,結合整首詩歌,請妳也來品壹品這三個字的妙處吧。

“舟自橫”三字,壹說小舟處此清閑之地,閑而無用,表達詩人的不被重用的憂傷情懷;壹說小舟處此激流之中,坦蕩悠然,表達詩人的寬廣胸懷;兩種心情交織在壹起,構成詩歌豐富的精神內涵。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詩人恬淡閑適的胸襟和脫俗隱逸的憂傷情懷。

七、江南逢李龜年

1、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現實的無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

2、“落花時節”有什麽特殊含義?

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不只是寫景。不僅點明暮春時令,而且隱喻著彼此飄零、社會動亂、民生雕敝等家國之情。)

3、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壹詩分析有誤的壹項是( C )。

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壹個側面表現“開元盛世”的繁華。

B.詩的最後壹句中,“落花時節”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淒涼的處境和唐王朝國運的衰落。

C.詩的前兩句敘事,後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現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4、賞析後兩句詩的表現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現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襯離

亂世事和沈淪身世。

思想感情:抒發對時世之雕敝喪亂與人生淒涼飄零的感慨之情。

八、送靈澈上人

1、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送別的畫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蒼蒼,靈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處,天近傍晚,悠遠的'鐘聲隱隱傳來,似乎在催促他趕緊回去吧。我目送靈澈上人離去的背影,只見他頭戴鬥笠,身披斜陽,獨自向青山深處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3、請妳嘗試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結合人物的身份、詩歌的環境等理解分析)。

雖懷才不遇卻閑適、雖宦途失意卻淡泊的情懷,也隱隱表露出詩人欲歸隱的情緒。

4.體會壹下“蒼蒼”“杳杳”的妙處。

“蒼蒼”二字寫竹林寺所處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寫竹林寺的深遠。 “蒼蒼” “杳杳”四個疊字,極精練的描繪出壹幅深遠的青山寺廟圖。

九、約客

1、詩歌的前兩句都運用了疊字,請從內容方面談壹談疊字運用的作用。

“家家”修飾雨,表現了江南多雨的氣候特征,營造了壹種煙雨迷蒙悠閑清靜的詩境;“處處”修飾蛙聲,寫農村景象,生機盎然。隱約寫出詩人待客的悠然而略顯孤寂的心情。

2、“閑敲棋子落燈花”是壹處精彩的細節描寫,請妳進壹步發揮想象,描繪主人公當時的動作、神情和心理。

已經深夜時分,約好的客人卻沒有到來。詩人壹只手拖著下頜,兩眼呆呆地凝視著火紅的燈花,另壹只手隨便拿起壹枚棋子,隨意地敲落在棋盤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直把燈花震落下來。唉,這漫漫長夜該怎樣度過呢?

3、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壹項是( c )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壹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4、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麽心情?是通過什麽表現出來的?

當時待客時悠然而略顯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煩躁不安。通過壹個細節描寫“閑敲棋子”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