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鳳凰,鳳凰
何德的沒落是怎麽回事?
不要責備過去,
來的還能追。
只不過,還有(2)!
如今的政客們危在旦夕!
翻譯
鳳凰,鳳凰!
為什麽妳的德行壹天比壹天差?
過去是無法被勸阻的,
現在還來得及防備未來。
放棄吧!放棄吧!
現在當官多危險啊!
這首《楚辭狂接於》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後來司馬遷寫了《史記》,記載在《孔子家》,在“諫”下面加了壹個“Xi”字,“追”下面加了壹個“葉”字。此外,《莊子·人間世》中還有壹首同名歌曲,是《論語》中的敷衍歌,增加到28句。“楚匡”是楚國壹個裝瘋賣傻的隱士。“接輿”的本義是接孔子的車,而非“楚匡”之名。《莊子》中“解郁”是褚匡的名字,其實是壹種誤解。先秦典籍中有許多作品提到了“楚辭”。除了《人間世》之外,《莊子》還見於《逍遙遊》《英皇》。楊紫和屈原的《江上九章》也有涉及。到了晉代,皇甫謐寫《高適傳》,起初姓陸,但沒有找到他登記的依據,所以是杜撰的。
全曲六句,三級評分。前兩句是第壹關。這是對孔子的諷刺。鳳鳥是傳說中的吉祥鳥,只有在政治清明的時候才會出現。孔子曾說:“鳳凰未到,河水不畫圖,我已為人夫。”(《論語·子涵》)此指孔子為“鳳鳥”。“德衰”就是好的道德品質越來越少,道德修養越來越差。鳳鳥不像鳳鳥,孔子不像孔子。鳳鳥本該在政治清明的時候出現,現在也在世界混亂的時候出現了,以此來諷刺孔子東奔西跑、謀天下的不合時宜的行為。疑問副詞“和”的使用加強了對孔子行為表示懷疑和否定的力度。中間兩句是第二層次,是對孔子的規勸。“過去”這句話,說的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能勸阻;“新人”這句話說的是以後還有時間去預防和避免事情的發生,意思是要求孔子改正錯誤,避亂隱居。兩句合起來,重點是後壹句,和成語“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壹模壹樣。後兩句是第三層次,是對孔子的警告。“我已經停了”就是勸孔子不要再壹意孤行,相當於今天人們所說的“算了”、“放棄”。原因是什麽?“今朝政治家危在旦夕”,雖然這是泛指今朝政治家危在旦夕,是專門為孔子唱的。主要意圖是警告和提醒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