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兩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
——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比重大幅提高,工農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顯著提高,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到202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
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五)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已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提高。主要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Xi·任傑主編:《科學發展觀大百科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6月543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