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清康熙時,山東牟平縣馬某所傳。楊家槍手執槍根,出槍甚長,且有虛實,有奇正。進其銳,退其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最絕妙之招是在壹得手後便壹戳,敵方壹失勢便無再復之隙。楊家槍基盤在兩足,身隨其足,臂隨其身,腕隨其臂,合而為壹,周身成壹整勁。楊家槍單練套路有常合槍32式等,對練套路有24式,八母槍、六合槍、散紮拔萃等。
楊家槍被武林界公認為第壹名槍,因舞時如梨花搖擺,又名梨花槍。早在明朝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指出“楊家槍變化莫測,神化無窮,天下鹹尚之。”但戚公註重行陣。而我家所傳楊家槍法系統完整,精妙實用,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