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了4000多名神童。有多少人成功了?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了4000多名神童。有多少人成功了?

當時中科大少年班是在月中誕生的。物理學家李政道結合當時教育的現狀,積極推動中科大少年班的誕生,也得到了政府和熱心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確實為國家培養了壹大批青年人才。他們在各自的行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為了社會的棟梁。

少年班成立以來,培養了許多科教和商業方面的傑出人物。當然,也有壹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學習環境,不得不輟學,步入正常的學習道路。天才神童寧波兒最終選擇了出家。謝彥波與他的導師不和,他在政治上有精神病。少年班的建立既令人愉快又出人意料。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2年來,培養了近4000名神童。他們中有多少人成功了?

少年階級的起源

早在1974年5月,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就提出了建立少年班的設想。由於當時的壹些制約因素,沒有實施。

李政道認為,可以參考芭蕾舞演員的招募和訓練方法,制定教學計劃和考核條件,從全國挑選幾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直接去大學訓練。當時似乎人才缺口很嚴重,少年班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1977到10,江西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教師倪琳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寫信,推薦13歲的天才少年寧波。作為當時最受關註的“第壹神童”,寧波因在圍棋上擊敗中國前副總理方毅而成為全國報刊、電視報道的少年天才。

寧波的出現直接促成了幾個月後中科大少年班的誕生。在各方的支持和推動下,中科大於3月1978成立了少年班。

十年浩劫讓很多人緊張,中國青少年的人生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時候,學習改變命運再次被提起,少年班的出現無疑是當時最勵誌的事情。《閱讀改變命運》重新喚起了大家對閱讀的渴望。

管理制度、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是對老師和學生的考驗。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幫助學生及時調整方向,激發興趣,使其各方面得到充分發展。

“閃光”少年

作為推動少年班建立的關鍵人物,寧波廣受關註。他是壹個普通家庭的天才兒童。兩歲半能背三十多首詩,四歲能學四百多個漢字,五歲能上小學。被父母送下來後,讀醫書可以開藥方,讀圍棋可以和大人玩遊戲,讀唐詩宋詞可以背詩。

但是寧博到了少年班也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要求轉學也沒有被批準。壹不小心,他就成了現代版的“商”了。2003年,他選擇出家。

少年成才,不經過高中的洗禮,直接進入大學。緊張刺激的大學生活充滿了壓力,每個人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少年所壓迫。

謝彥波和寧波是中科大少年班第壹期的學生。當時他才11歲,沒上過初中。由於年齡太小,謝彥波根本無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與寧波不同的是,謝彥波總是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溝通中的問題終於出現了。

18歲時,隨周攻讀博士學位,因處理不好與導師的關系而未能畢業。後來轉學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著名教授菲利普·安德森,但與導師的關系仍不融洽。最後因為壹些因素不得不提前回國。

當然,他們並不是中科大少年班唯壹壹個生活發生意外的學生。他們曾經被上天眷顧,卻因為種種原因,走上了壹條不是自己想要的路。這是誰的錯?

由於這些原因,中科大停辦少年班的聲音並不少見,但不能只看這些失敗的案例。還有很多優秀的校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國內外的研究生和博士學位,成就非凡。

傑出的校友

中科大少年班已經走過了42個年頭,共有4000多名學生,畢業率超過90%。其中90%已經考上研究生,20%左右選擇做學術研究。國內外成為教授、副教授的人很多。

羅立群、莊小煒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備受關註的青年物理學家尹,是中國科技大學1996級少年班學生,現任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有的人選擇出國留在國外,有的人選擇在國內發展。

科技無國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去哪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莊小煒認為在少年班的學習讓她受益匪淺,極大地激發了她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她的開拓性思維,這對她以後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華紫光副校長郭元林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第壹期的學生。大學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畢業後留在清華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與兩位博士生導師不和的謝彥波,現在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副教授。有些人超出了他們的預期,而有些人沒有達到目標。也許他們走正常學習的道路還是可以成才的,但他們今天的成就也離不開少年班的學習。

正如莊小煒所說,少年班培養了自己的開拓性思維,教會了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如何激發自己的潛能。許多學生仍然對少年班的學習心存感激。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了4000多名神童,成功率達90%以上。大多數人感謝自己的這次學習經歷,因為這對他們的未來非常重要。

總結:

凡事有利有弊。要想成為人才,必須經過磨煉。相對於死板的學習,中科大少年班的教學模式壹定會讓這些天才們更加遊刃有余。這是壹次教育實踐,是我國教育史上的壹次偉大創新,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青年人才。

中科大少年班到現在已經走過了42個年頭,培養了4000多名神童。他們90%以上都考研成功,有的做了科研,有的成了成人教授,有的成了企業領導。這樣的成績當然離不開中科大少年班的培養。有所得必有所失。只要最後成功了,這輩子應該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