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南華村的村域歷史

南華村的村域歷史

南華歷史悠久,史上曾是頭橋鎮的前身——明代古鎮“吳家橋”的所在地,“吳家橋古鎮”的遺址在該村大三圩(又名“韋三圩”)壹帶。

“吳家橋”是古時鄉境吳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歷史產物,亦是有據可考的頭橋鎮最古集市。史料記載,“吳家橋”是當時“江洲第壹大鎮”,因“商貿之需”而建立,貿易輻射範圍“覆蓋五十余洲”。集鎮規模之大,可由“酒舍百余載沽”,“列市珍貨悉備”來反映其宏偉氣派。

據頭橋鄉境現存古籍《嚴氏族譜·遷祠條文》記載:“(清)乾隆四十八年,順江洲西部小洲婺源洲,開始猛坍,不久連吳家橋鎮址逐步淪沒於水。幸好大溜變化,形成潭窩,留下街北部分,而陳家花園也被淤沙埋陷,致成荒灘壹片······”。

雖古鎮“吳家橋”消失,但這個歷史地名卻壹直保留到晚清時代,清光緒《江都續誌·區域圖》便標註“潭窩”(即頭橋《嚴氏族譜》中所述的“潭窩”,位置在今頭橋鎮南華村、新橋村、紅平村交界處的立新橋西壹帶)旁有“吳家橋”的老地名。

古頭橋正因明清時代坍江等自然災害,以致兩度搬遷,數易其名,始定今址,並根據清代古橋“江洲頭橋”(遺址在今頭橋鎮頭橋村)更名為“頭橋鎮”,故而,鄉境史料對頭橋歷史沿革的描述是“吳家橋圮,引鳳橋盛,頭橋鎮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