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zu
Yi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為7762286人。
民族概況
彜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壹,有諾蘇、納蘇、羅武、米撒潑、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稱。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區有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雲南楚雄彜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貴州畢節地區和六盤水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彜族人口數為7762286。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分為6個方言。原有壹種表意文字,史稱囊文,也有人認為它是音節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彜文規範試行方案》,確定819個規範彜字,並開始在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彜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壹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遊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焚(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彜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彜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壹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彜族歷史上壹個重要特征,是長時期保持著奴隸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彜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彜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壹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占有制度的過渡。
8世紀30年代,蒙舍詔統壹六詔,雲南彜族、白族先民聯合各族上層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今雲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壹帶,統治範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彜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彜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復二年(902),南詔奴隸制王朝的覆滅,不意味著彜族先民地區奴隸制隨之消亡。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彜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系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彜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彜族地區出現比較松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壹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彜族茲莫即土長的爭取工作,發展為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彜族土司。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彜族土司(茲莫)連成壹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彜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系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彜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彜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沈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前,包括雲南大部、貴州部分以及廣西的全部彜族地區,以土地個體私有為基礎的封建地主經濟早已占著絕對統治的地位,實物地租是地主對佃農最主要的剝削方式。此外,對佃農壹般還進行額外勞役剝削,雇工與高利貸剝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區由於某種歷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歸流”時保全了大量的土目與中小奴隸主,因而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較長。如在乾隆初年,貴州威寧地區的彜族群眾仍然“半為夷目家奴”。及至建國以前,所屬百姓仍然保留某些農奴的特點,奴隸主的剝削雖以實物地租為主,仍不同程度地殘存著奴隸制的痕跡。雲南武定、祿勸以及紅河南岸等地當時也保存不少大小彜族土司,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地主經濟已有取代領主經濟的發展趨勢。
農業是廣大彜族地區的主要經濟部門,農作物主要有玉米、蕎麥、土豆、小麥、水稻、大麥、燕麥、元根等。農具主要有犁、耙、條鋤與板鋤。在高原地區,人口稀少,牧草豐富,適宜於畜牧業的發展,主要牧養牛、馬、豬、羊等。山地森林資源、山貨資源十分豐富。河流湖泊中有各種魚類和水產。狩獵,采集藥材、木耳,捕魚等成為群眾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業基本上作為家庭副業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趕集的形式進行商品交換。
彜族的社會生產力長期處於落後狀態,自給自足的經濟占主導地位。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尤其是在聚居區內壹直保持著“以物易物’’的交換形式,僅用少量的牲畜、糧食、山貨去換取針、線、鹽之類的生活必需品。“恥於經商’’的觀念壹直統治著人們的思想,在彜族人民的觀念中,牛羊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是衡量貧富的標準,也是衡量壹個人(或壹家人)能幹與不能幹、強與弱的標準。擁有百頭牛羊是壹般彜人的追求目標。
新中國成立後,彜族人民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目前已經建起了鋼材、生鐵、煤碳、采礦、發電、伐木、化肥、農機、食品加工等輕、重工業部門,形成了壹支本民族的產業隊伍。雲南個舊的雲錫公司,已成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壹個重要企業,貴州西部的六盤水特區,已發展成為著名的煤炭工業基地,四川渡口也成為著名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交通運輸也得到了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貴昆鐵路幹線也通過了彜族地區。政府還在各地設立了壹些貿易機構和集市,使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經濟上實行搞活的政策,彜族的城鄉商品經濟有了飛躍發展,彜人中建企業、經商者逐年增多,落後的自然經濟正受到嚴重沖擊。
文化藝術
彜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源遠流長、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彜族流傳許多記載本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彜文手抄本,已發現的有上千種之多,現已陸續翻譯、整理出版,內容涉及哲學、史學、文學、宗教學等方面。還有壹些彜文鑄銅、碑刻及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在醫藥學方面,彜文著作中也保存了豐富的資料。彜族普遍采用夏歷。近年來,也有人認為古代彜族先民使用過十月歷。
彜族人民能歌善舞。彜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分男女聲調,各地山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彜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編鐘、銅鼓、大扁鼓等。彜族舞蹈也頗具特色,分集體舞和獨舞兩類,其中多為集體舞,如“跳歌”、“跳樂”、“跳月”、“打歌舞”和“鍋莊舞”等。動作歡快,節奏感強,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彜族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漆繪主要多施於碗、盤、壺、杯、盔甲、護腕、盾牌、箭筒、馬鞍、馬籠頭、月琴、口弦之上,顏色以黑、紅、黃三種色彩為主。刺繡為彜族婦女所善長,常繡在頭帕、擦爾瓦、衣袖、衣大襟、褲腳、掛帶、煙荷包、腰帶等上。
風俗習慣
彜族服飾,各地不盡相同。涼山、黔西壹帶,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有的地區穿小褲腳長褲,並在頭前部正中蓄小綹長發頭帕,右方紮壹鉗形結。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壹些地方的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
彜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區是玉米,次為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等。肉食主要有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喜歡切成大塊大塊(拳頭大小)煮食,漢族稱之為“砣砣肉”。大、小涼山及大部分彜族禁食狗肉,不食馬肉及蛙蛇之類的肉。彜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禮節。酒為解決各類糾紛,結交朋友、婚喪嫁娶等各種場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彜族的房屋結構有的地區和周圍漢族相同,涼山彜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頂、土墻;廣西和雲南東部彜區有形似“幹欄”的住宅。
各地彜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壹起。婦女地位較低。遺產由諸子平分,絕業壹般歸近親所有。彜族歷史上盛行父子連名,此俗在涼山彜族居民中壹直繼續到建國前。壹夫壹妻是彜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較高的聘金,交錯從表婚比較流行,夫死實行轉房。建國前雲南部分彜族地區還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彜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婚。歷史上彜族多實行火葬,建國前,涼山及雲南沿金沙江壹帶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區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上葬。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彜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魂的信仰。人們認為大自然中許多沒有生命的東西都附有精靈,壹個家庭中凡是祖先遺留下的壹切東西如衣服、首飾、銀子、用具,都可附上精靈“吉爾”,認為它具有保護家人的魔力。由於歷史上長時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傳入彜族區已有長久歷史。清代初年,道教在壹些彜族地區盛行。隨著帝國主義勢力的侵入,天主教與基督教也於19世紀末年先後傳入彜族地區。
彜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彜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彜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壹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節,彜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壹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彜族的虎圖騰崇拜
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人們出於對動植物的壹種特殊的親近感,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他們以自己信奉的圖騰,作為本氏族的標誌,甚至將其作為本民族的祖先。中國雲南的彜族人,對虎的崇拜就是源於這種古老的圖騰信仰。
據彜族的民間史詩《梅葛》記載,天神在創世之初,派了他的五個兒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後,便用雷電來試天,結果天裂開了,用什麽補天呢?天神們認為世界上的東西虎最威猛,於是天神又派五個兒子去將虎制服了,然後他們用虎的壹根大骨做撐天柱,這樣天就穩定下來了。他們又用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陽,右眼做月亮,虎須做陽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雲彩,虎氣做霧氣,虎心做天心地膽,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腸做成江,小腸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樹林,軟毛做青草,細毛做秩苗……於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間萬物。
黑虎氏族是彜族的遠古先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為圖騰,並且壹直保持到現在。彜族人稱虎為羅,許多地方的彜族人至今自稱羅羅,即意為虎族。他們自認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過虎節,日期從農歷正月初八的接虎祖開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結束。虎節期間,全族人***同歡樂,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災。他們在舉行祭祖儀式時,用畫有虎頭的葫蘆瓢來象征自己的祖先。
許多彜族人認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還流傳著"人死壹頭虎,虎死壹只花"的俗語。在他們的姓氏中,常見的羅就表示他們是虎的後代。男人自稱羅羅濮或羅頗,意思是雄虎;女人則自稱羅羅摩,意思是母虎。彜族人過去就通行火葬,他們認為遺體火化之後便可返祖為虎了。在彜族人聚居的地方,還有許多以虎稱呼的山崗、水流和村寨,因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應以虎來為其命名。
虎被中國人視為百獸之王。它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征,被彜族先民敬奉為原始圖騰,成為吉祥與幸福的象征。由於虎被他們奉為祖先,因而在壹些彜族人家中的神龕上供奉虎形祖靈,大門上掛著虎形辟邪,墻壁上掛著虎圖騰壁掛,在村寨路口設有形狀像虎的石虎神。彜族人稱虎神為羅尼,這是他們心中最靈驗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為他們消災驅邪,可以保佑他們稱心如意、吉祥平安。他們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護佑之下。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裏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
普米族
人口為33600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普米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等縣和寧蒗彜族自治縣,還有壹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裏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普米族人口數為33600。使用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木裏和寧蒗的普米族曾使用過壹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現在通用漢文。
各地普米族有不同的自稱,雲南省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的自稱“普英米”,寧蒗的自稱“普日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漢族的歷史文獻上稱普米族為“西蕃”或“巴苴”。根據本民族傳說和歷史記載,普米族原來聚居於青藏高原,系青海、甘肅、四川邊沿壹帶的遊牧部落,後來逐漸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向溫暖和水草豐茂的地區遷徙。大約在公元七世紀以前,他們已居住於現在四川的越西、冕寧、漢源、九龍和石棉等地,是當時西昌地區的主要民族之壹。《宋史》記載,當時,有人“入西番求良馬以中市”,說明普米族先民和漢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已有密切往來。至元代,四川邛部州(越西)壹帶,有“六番”居住。蒙古進軍大理時,原居西昌地區的普米族壹支由其部落首領率領加入蒙古軍,進入雲南的寧蒗、麗江、維西、蘭坪、永勝壹帶定居下來。居於雲南地區的普米族,元朝時屬麗江路軍民總管府(後罷府置宣撫司)的總管(或宣撫) 的統治。明代屬於麗江、永寧府土官知府統治。清雍正年間,麗江世襲土知府改為流官知府,世襲土官知府改為土通判。四川的普米族則受鹽源木裏的土司和本民族的頭人統治。
文化藝術
普米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喪節日,都舉行“對歌”,形式多為敘事歌,另有短調,內容以青年愛情生活為主。普米族人平時也愛唱納西、白和漢族的山歌。民間流傳有許多傳說故事。舞蹈多反映耕作、狩獵、紡織等生產勞動,用葫蘆笙、笛子等伴奏,舞步剛健明快。
風俗習慣
普米族的服飾,男子各地大同小異,上著麻布短衣,下穿寬大長褲,披白羊皮坎肩。較為闊綽的人,穿氆氌和呢質大衣,以毛布裹腿,腰間佩刀。婦女服裝各地區則不盡相同。永勝、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愛包大頭帕,著大襟衣、百褶長裙,用寬大而染有紅、綠、藍、黃的彩帶束腰,背披羊皮。蘭坪、維西壹帶的婦女,愛穿青、藍、白色大襟短衣,外著坎肩,穿長褲,腰系繡有花邊的圍腰布,耳墜銀環,手飾鐲圈等物。普米族群眾主食玉米,輔以大米、小麥、青稞、燕麥、養子、稗子等。喜食用豬肉做成的“琵琶肉”,也常食牛、羊和獸肉,喜飲茶,嗜煙酒。普米族的房屋為木結構,墻壁用圓木重疊垛成,用木板蓋頂,四角豎圓柱,中央立壹大方柱,普米族群眾稱之為“擎天柱”,認為是“神靈”所在的地方。壹般住宅為二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屋內設火塘(鍋莊),中支鐵三角架,後方置神龕。火塘是家庭活動中心。室外掛牛、羊頭顱,以示財富。
寧蒗、永勝地區的普米族群眾實行大家庭制,數代同堂。蘭坪、維西的普米族家庭兩三代人即分家。實行男子財產繼承制,諸子平分,盛行轉房、傳幼子的習慣。親屬稱謂尊長房,即伯父的子女不論年齡大小,壹律都稱兄姊,叔父的子女皆稱弟妹。寧蒗地區少數保留母權制殘余的普米族群眾以主婦為家長,女子不僅有財產繼承權,而且在社會上有較高的地位。婚姻多行壹夫壹妻制,選擇配偶由父母作主,盛行姑舅表優先婚配。早婚。婚後婦女有“不落夫家”和兄死弟妻寡嫂的習俗。喪葬習俗,寧蒗地區的普米族群眾實行火葬;蘭坪、永勝地區的實行土葬;維西地區的兼行火葬和土葬。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普米族群眾崇拜多神,祭祀祖先。蘭坪稱巫師為“師畢”,寧蒗稱為“諱規”。各地有請巫師祭山神、龍潭和鍋莊神堂的宗教儀式。還有信仰喇嘛和道教的。
普米族的節日主要有大過年、大十五節、嘗新節等,有些地方也過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大過年即過春節,屆時,同壹氏族的各家要祭“鍋莊”。吃年飯,舉行賽馬、打靶等各種遊藝活動。寧蒗普米族群眾於舊歷臘月十四日過大十五節,人們身著新裝,上山露營,舉行篝火晚會。嘗新節,即每到大小春收獲季節,人們用新糧釀酒、煮飯祭祀祖先,宴請親友,慶祝豐收。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裏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