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不同:中國人信奉儒家思想,強調順從和孝順。西方人不壹樣!他們談論國家自由和個人權利。中國人和外國人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中國人經常圍著壹張大桌子吃壹道菜。雖然熱鬧,但是壹點也不衛生。西方人自己吃,是自助餐,既衛生又方便;中國和西方的教育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大多以封閉的方式教育他們的學生,他們必須遵守校規。西方教育是發展自由思維的空間。他們邊玩邊學,邊學邊想。
中西文化在邀請客人吃飯上的差異,如:中餐通常先上,然後是湯,而西餐則相反;中餐主人壹般會多次敬酒敬客,而西餐主人壹般只敬壹次;西餐的主人通常不會堅持客人壹定要吃或喝,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動手,不要害羞,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相關評論
微笑2003-11-13 18:21:45。
我作為葉子雲的發表太長了,要總結壹下!!!!!!!!!!!!!!!
微笑2003-11-13 16:57:47。
我經常想起中國的小學教育,孩子們在課堂上直直地坐在他們的手後面,繁重的課程,各種各樣的作業和嚴格的考試...它使人感到神聖和尊嚴,但也使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許多代人都服從了它的意誌,並把它視為改變命運的壹種方式。這是文化的延續,也許有它自己的輝煌,但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現代社會和明日世界,我們該如何審視這個孕育了我們自己的文明?
yezi yun 7 on 2003-11-13 16:57:33。
泉州的基督教事業
近代基督教在泉州的傳播是與教會興辦學校和醫院結盟進行的。這對近代泉州的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開辦學校
清光緒十六年(1890),英國長老會在泉州創辦盲人學校(培英女校前身)。次年,創辦了女子道教學校(後改名為聖經學校)。光緒三十壹年(1905),創辦鄭陽小學和培源中學,聘請劍橋大學大師恩裏克在全州辦學。泉州市的三個教堂都有幼兒園或小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長老會辦的惠始醫院還辦了壹所高級護理學校。
光緒十七年(1891),教會在晉江金井建校,後改為於穎學校、牧仁女子學校、於穎中學。此外,在晉江沿海城鎮,教會還辦了幾十所小學。在永春縣,美以美教會建立了石崇學校,長老會建立了壹所教會學校。惠安縣,光緒六年(1880),倫敦會在縣內設立小學,後來又在各鄉鎮設立了20多所小學。
建立壹所醫院
光緒七年(1881),傳教士、基督教長老會醫生顏大辟從夏門到全州傳教行醫。光緒十八年(1892)在市區設立惠始醫院,學制五年,半日上課,半日實習。培養壹批能夠獨立執業的醫生。如開辦仁堂,黃創辦醫院,杜創辦彼岸堂,蘇天賜創辦春仁堂,蘇念福創辦六聖堂,陳創辦南生醫院,創辦全州大藥房,何大年創辦永輝醫院,吳開辦第三醫局等。惠始醫院還開辦了壹所護士學校。抗戰時期,醫院遷至南安,促進了南安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光緒十四年(1888),英國長老會醫師顏大辟赴永春設診所,後擴建為永春醫院,並增設永春女子醫院。馬斯頓博士有五年教學班。畢業生可以自己創業,比如莊良平,吳德富的永春診所。黃延覺、黃漢忠在洪瀨經營漢中醫院;陳伯廉、陳伯清在泉州創辦紅十字會醫院;劉、、吳瑞祥在泉州創辦醫院;何大年和蘇院長在泉州市永輝婦科醫院。此外,在安溪、德化、晉江、惠安等地,都有永春醫院的畢業生行醫。1929年,永春診所更名為基督教醫院,隸屬泉州惠始醫院,直至1949。另外,1902,英國倫敦協會陳鶴立博士去惠安。次年在城關創仁師醫院培訓醫務人員,畢業後回鄉鎮辦診所、醫局行醫。
綜上所述,近代基督教在泉州傳教的同時,建立了許多學校和醫院。開辦學校和醫院有利於傳教,但客觀地說,把文化教育和現代醫學帶到邊遠鄉村、山區和沿海地區,對落後農村普及文化教育和人民醫療保健起到了積極作用。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傳統的差異
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的景教,由於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逐漸漢化,東西方文化差異不明顯。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喪權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基督教趁機進入。此時泉州人民反資本主義侵略仇外。對外國的仇恨和夾雜著反對西方文化的思想,以反對教會的方式表現出來。近代基督教傳入泉州期間,泉州市區、安海、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爆發了被稱為“教案”的地方紳士和群眾反教事件。這體現了泉州人的反侵略精神,但也包含了中國傳統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這些反教會事件大多以清政府向帝國主義屈服,支持教會而告終。
近代在泉州傳教的眾多教士中,極少數文人做了壞事。比如1896年,惠安縣土嶺基督教堂發生外籍牧師與天主教牧師沖突,導致雙方決鬥20余年。教會聯合宗族勢力,司祭和教士去督戰,互相焚燒教堂,互相攻擊廝殺,死傷雙方無辜的基督徒。但也有許多虔誠的傳教士,忠於自己的信仰和職責,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捐錢捐物,支持抗日戰爭,不離不棄,甚至殉國異國,給泉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影響深遠。比如19年60年代,南街長老會牧師、醫生白從中影手中救下吳玉成。吳發誓要獻身教會,做壹輩子傳教士,誌願到永春、澎湖、安溪、湖頭等地傳教。雖然吳很窮,但他堅持信仰基督教。而且,吳的後代大多是基督徒。這說明外國傳教士以醫療開路,贏得壹人之心,帶出壹條成功的基督徒傳教之路。再比如亨利森,他創辦了培元中學,出生在盎格魯撒克遜的英格蘭,在劍橋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他經常用自己的錢購買教學儀器和介紹自己,用自己的錢指導貧困的高年級學生繪制地圖,並帶他們到福州牯嶺避暑山莊義賣,以節省自己的經濟。
基督教傳入閩南初期,為了方便文盲傳教,英國長老會牧師賓·林煒與美以美協會壹起傳教。在英文字母的基礎上稍作改動組成了23個字母,又增加了壹個摩擦音字母,***24個字母。凡是屬於閩南話的都可以拼出來,叫做“白話拼音”。任何不識字的人只要記住24個字母就可以讀聖經。他還編纂了白話拼音《廈門語音詞典》,也方便外國人讀漢字。
晚清以後,泉州社會仍流行女子纏足的俗風。教會反對纏足,信徒的女孩不允許纏足,起到了移風易俗的創新作用。在泉州、晉江、南安等地,民間婚喪喜慶鋪張浪費,舊習難移,已成俗風。基督教反對鋪張浪費,婚喪嫁娶,儀式從簡。為了移風易俗,泉州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泉州市基督教協進會於1988,* * *聯合制定了《信徒結婚須知》和《信徒喪葬須知》。信徒必須遵守規定,儀式簡單而有人情味。
yezi yun 7 on 2003-11-13 16:32:06。
公司簡介|反饋|現場搜索|廣告服務
主頁-& gt;生活-& gt;生活專題文章
中西文化的橋梁
maya.com
-
澳門的特殊歷史使中西文化得以共存。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每個傳統節日都必須慶祝。
澳門的華人會慶祝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如農歷新年、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和中秋節。特別是,農歷新年是中國人最大的節日,慶祝活動在中國人聚居的地方舉行。農歷新年是新的壹年的開始,也是隆冬過後萬物繁盛的開始。前期各項準備活動壹直在持續進行,從除夕之夜到年初壹淩晨,澳門居民大批湧入法師廟許願,祈求來年繁榮平安。寺廟非常熱鬧,人們還可以在指定的區域燃放鞭炮和煙花慶祝,到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每年農歷龍舟節(五月初五),在新港、水塘角和西灣都有龍舟比賽。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舉辦了許多國際龍舟比賽,有亞洲、歐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參加。有活動時,龍舟在海面上飛馳,鑼鼓震天,觀眾如潮,場面十分熱鬧。
每壹個與宗教和習俗有關的節日,如“母親的生日”、“醉酒的龍獅覺醒大會”、“神聖的耶穌的出遊”、“聖母瑪利亞的出遊”等,也會被慶祝。如在露天搭建臨時舞臺,表演粵劇;宗教彌撒和聖像巡遊以各種形式在教堂舉行,充分展示了澳門作為中西文化橋梁的作用。(攜程)
-
-
論中西文化的異同及其原因
現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西方的文化和事物,他們的熱情已經形成了壹股浪潮,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說到底,中國文化思想的關鍵在於孔子的“謙、禮、信、敏、智”,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在於“爭”字,在處理人事上把自己放在第壹位。
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兩個重要時期:
公元前221年,強大的秦國終於通過“商鞅變法”統壹了中華大地。至此,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開始了。這次統壹不僅為中國統壹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也標誌著中華民族的開始。此時的西方國家(這裏主要指歐洲國家)還只是奴隸城邦。從此,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在中國占據了主導地位。隨著農耕經濟的發展,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希望有壹個相對和平的生產環境來維持農耕經濟的發展。因此,主張“不侵犯、尚賢”的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的統治意識形態。所以中國的文化裏多了“和”,少了“爭”。在西方國家,隨著莊園經濟的發展,遊牧經濟迅速發展,遊牧經濟的擴張越來越突出。在這種生產方式下,“奮鬥”必然成為其文化中的關鍵。至此,中西文化開始“分道揚鑣”。
16和17世紀,西方國家,尤其是西歐國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和思想變革,中西文化差異不斷擴大。
在意識形態方面,“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運動對後來的西方文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人文主義”的傳播壹方面把人們的思想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另壹方面也使自我欲望過度膨脹,加深了西方文化的“鬥爭”。政治上,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開始形成。資本主義的侵略和血腥資本的原始積累,也使其文化中的“鬥爭”日益凸顯。
反觀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日益完善和強化,統治階級安於現狀,依然夢想著“中國”。不屑也不想認識這個世界,更不用說“戰鬥”了。而且由於封建思想和自然經濟的封閉性,人們也安於現狀,不會也不敢“想改變”。
中西文化的差異還集中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國,無論是外來的佛教,還是本土的道教,都講究聽天由命,來世。西方教義強調來世,關註苦難,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註重反抗異族壓迫和異教徒。例如,聖經中的許多故事描述了猶太人的抵抗和戰爭。
這種宗教差異的形成也與其形成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佛教和道教是在東漢時期傳入並產生的。當時中國已經形成了封建專制制度,統治者迫切需要壹種能夠安撫人心、有利於穩定的宗教來約束人們的思想,維護自己的統治。
在西方國家,大多是松散的城邦,各國統治者都希望通過戰爭獲得土地和人口。於是,建立統壹的國家就成了他們迫切的希望,而信教群眾為了發展自己的宗教,打擊異教,就與統治階級“勾結”,根據統治者的侵略欲望,對自己的教義進行適當的修改,從而成為他們的統治工具,同時也使自己的教義得到發展。比如歐洲的“宗教改革”。
再者,中西文化的差異也體現在對“愛”的解讀上。在中國文化中,對“愛”的強調是“大愛”,是對壹切眾生的大愛。在西方社會,人們更關註自己和自己的感受。所以西方文化中的“愛”主要是對自己、對家人或對壹個個體的“小愛”。
這種差異的形成實際上與文化形成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密切相關。眾所周知,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正處於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所以中國文化必然會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在封建社會,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更好地統治人民,往往通過各種渠道向人民灌輸“度眾生”、“因果循環”等思想。所以人為了來世不死,這輩子做好事,所以對壹切眾生都有“大愛”。
縱觀西方文化史,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形成今天的資本主義文化。在這場文化運動中,人們宣揚“人道主義”,肯定人的價值,尊重人權,重視人的力量。在這種背景下,文化必然具有“人文主義”的特征。所以西方社會的“小愛”就形成了。
其實中西文化差異的根本原因是社會背景和時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時代烙印,即時代特征。文化是壹定地區的人們長期融合形成的相同的心理素質。所以文化既然形成了,就沒有好壞之分。這也是我們在研究文化問題時必須牢記的。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意識、血緣意識和家庭倫理意識,這些觀念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父母和孩子永遠是壹家人。即使妳結婚了,另立門戶,妳還是會離不開父母,把贍養和服侍父母當成自己應盡的責任。
美國人不壹樣。他們的孩子壹成年,就要離巢,父母不再撫養。孩子壹旦獨立,就不再關註父母的事情,更不用說贍養父母或者幾代同堂了。
這種中西文化的差異在中國城尤為明顯。在中國,壹個大家庭來購物,父母給孩子買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成年子女給父母付錢也是理所當然的。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成年子女爭搶著給年邁的父母出錢,雙方爭搶著打了很久。外國人就不壹樣了。父母和孩子各自管理自己的錢,並不是彼此孤立的生活。甚至壹些孩子不得不用幫助父母做家務賺來的零花錢自己掏錢買東西。每當我伸出手臂,從壹個比櫃臺矮的孩子的錢包裏拿走硬幣的時候,心裏總有壹種說不出的難過。我很想問問站在旁邊的父母,他們為什麽不出錢?而那些成年子女,在金錢方面,和他們年邁的父母壹樣經濟獨立。當他們年邁的父母為了省錢而從皺巴巴的錢包裏甩手時,他們心安理得,絲毫不為所動。
曾經有個大客人,住在高級白人區,是個醫生。每次來,他都要買成千上萬的東西。有壹次,我和來自紐約的媽媽去逛街。老板見他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他親自接待他們,帶他們上樓看貴重物品。他花了很長時間才下來。老板忍不住說:“老太太太挑剔了,什麽都不喜歡。”到了樓下,老太太挑了三個總價50美元的景泰藍小盒子和壹只等值的粉色水晶大象。她把它們放在手心裏玩,愛不釋手。她壹會兒說要買大象,壹會兒又說要買盒子,考慮再三。我不禁在心裏嘀咕:既然喜歡,為什麽不趕緊買呢?真是個吝嗇鬼。這時,站在她旁邊的兒子不耐煩了,對媽媽說:“妳只有50多塊。只能買壹個。等妳回紐約把錢匯過去,老板會給妳送來的。”哦,我錯怪那個老太太了。不是她挑剔小氣,而是她真的沒錢。我心裏五味雜陳:難怪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對“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有那麽高的期望。揮金如土的醫生,寧願看到媽媽失望,也不願為她付出壹點錢。可惜傳宗接代養了個富家公子,父母卻沾不到半點光。
這就是美國的現實,兒子可以成為百萬富翁,父母卻依然貧窮,與中國人“母子珍貴”、“壹人得道,全家可升天”的中國傳統相去甚遠。
如今有著濃厚親情的美國人來到美國,中國傳統的尊老愛幼的思想和美德必然不會受到美國文化的沖擊。我希望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能夠堅守自己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讓這朵中華文化的奇葩在美國各民族的百花園裏開得更加燦爛輝煌。
東西方極端差異(參考:)~ ~
壹切都是相對的,文化差異也不例外。文化作為人類行為及其產品的總模式,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地理界限和歷史條件,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融合性。
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以及現代通訊、交通和大眾媒體的快速和便捷,導致了文化間交流的不斷增加,其規模、範圍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普遍性的增加和文化間差異的減少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看到壹種文化特有的現象存在於另壹種文化中是不足為奇的。因此,有些人甚至擔心,當所有不同的民族都表現得壹模壹樣時,這個世界會變得索然無味。
盡管如此,長期積累形成的“文化沈澱”並不是輕易可以清除的,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表現出極大的壹致性和連續性。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文化仍有其獨特性,因此,在普遍性的背景下研究不同文化的個性仍具有重要意義。
論中西文化差異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意識、血緣意識和家庭倫理意識,這些觀念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父母和孩子永遠是壹家人。即使妳結婚了,另立門戶,妳還是會離不開父母,把贍養和服侍父母當成自己應盡的責任。
美國人不壹樣。他們的孩子壹成年,就要離巢,父母不再撫養。孩子壹旦獨立,就不再關註父母的事情,更不用說贍養父母或者幾代同堂了。
這種中西文化的差異在中國城尤為明顯。在中國,壹個大家庭來購物,父母給孩子買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成年子女給父母付錢也是理所當然的。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成年子女爭搶著給年邁的父母出錢,雙方爭搶著打了很久。外國人就不壹樣了。父母和孩子各自管理自己的錢,並不是彼此孤立的生活。甚至壹些孩子不得不用幫助父母做家務賺來的零花錢自己掏錢買東西。每當我伸出手臂,從壹個比櫃臺矮的孩子的錢包裏拿走硬幣的時候,心裏總有壹種說不出的難過。我很想問問站在旁邊的父母,他們為什麽不出錢?而那些成年子女,在金錢方面,和他們年邁的父母壹樣經濟獨立。當他們年邁的父母為了省錢而從皺巴巴的錢包裏甩手時,他們心安理得,絲毫不為所動。
曾經有個大客人,住在高級白人區,是個醫生。每次來,他都要買成千上萬的東西。有壹次,我和來自紐約的媽媽去逛街。老板見他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他親自接待他們,帶他們上樓看貴重物品。他花了很長時間才下來。老板忍不住說:“老太太太挑剔了,什麽都不喜歡。”到了樓下,老太太挑了三個總價50美元的景泰藍小盒子和壹只等值的粉色水晶大象。她把它們放在手心裏玩,愛不釋手。她壹會兒說要買大象,壹會兒又說要買盒子,考慮再三。我不禁在心裏嘀咕:既然喜歡,為什麽不趕緊買呢?真是個吝嗇鬼。這時,站在她旁邊的兒子不耐煩了,對媽媽說:“妳只有50多塊。只能買壹個。等妳回紐約把錢匯過去,老板會給妳送來的。”哦,我錯怪那個老太太了。不是她挑剔小氣,而是她真的沒錢。我心裏五味雜陳:難怪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對“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有那麽高的期望。揮金如土的醫生,寧願看到媽媽失望,也不願為她付出壹點錢。可惜傳宗接代養了個富家公子,父母卻沾不到半點光。
這就是美國的現實,兒子可以成為百萬富翁,父母卻依然貧窮,與中國人“母子珍貴”、“壹人得道,全家可升天”的中國傳統相去甚遠。
如今有著濃厚親情的美國人來到美國,中國傳統的尊老愛幼的思想和美德必然不會受到美國文化的沖擊。我希望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能夠堅守自己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讓這朵中華文化的奇葩在美國各民族的百花園裏開得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