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們的研究對象。當然,如果妳手頭上有壹本就更好了。
只要壹本簡簡單單的《周易》就好。翻開它——當然,妳需要註意的是,它跟以前的《周易》是有區別滴。
過去的《周易》是什麽樣子的?
下面妳看到的,就是壹個兩千多年前版本的《周易》。
這個版本的《周易》,於1973年12月在長沙的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墓主人是漢初長沙丞相轪侯利蒼的兒子,據專家判斷,此卷抄寫的時間約在西漢文帝初年(約公元前180年至170年間)。由於是抄寫在帛上的書,所以叫做“帛書周易”,簡稱“帛書易”或“帛易”。
除了抄寫在布帛上,《周易》還有抄寫在竹簡上的。
1977年,安徽省阜陽市雙古堆1號漢墓出土了抄在竹簡上的《周易》。由於墓主是西漢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竈,卒於漢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所以可以確定,這部《周易》的年紀至少和馬王堆的帛書《周易》不相上下,可是不知道這什麽,這竹簡卻比帛還脆弱,爛成了壹堆小片片,專家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把它的殘片七拼八湊的,勉強看出這上面原來抄的是《周易》,真不容易呀!
前面這兩部《周易》,都已經是兩千多年前西漢時代的版本了,但還不是最古老的版本。
1994年,上海博物館從香港文物市場上購藏了壹批戰國楚竹書,是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從這批竹簡中,整理出了目前所見最早的壹種《周易》版本,其年代為戰國晚期。(據說,2008年7月,清華大學通過校友的捐贈,自香港搶救收藏的2388枚戰國竹簡中也有與《周易》有關的內容,由於專家們在研究完竹簡之前是不肯把所有照片公布的,所以,據鄙人觀察,目前流出的清華簡照片中尚未發現《周易》文本。因此,目前為止,我們可以放心地說,上海博物館藏的《周易》,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最早版本的《周易》了。)
下圖便是上海博物館藏的楚簡版《周易》
現在,有了上述三個版本的《周易》,我們已經可以放心大膽地說,我們站在了壹個很高的起點上。為什麽捏?因為這三個版本都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才問世的,在此之前的眾多易學大師和專家們,根本連看到它們的機會都沒有。從唐代至今,大家看到的《周易》版本,都是官方公布的正式版本,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周易》,除去排版、註釋和繁簡字體的區別外,跟壹千多年前的唐代讀書人手裏的教科書是壹模壹樣的。
話說唐朝初年,印刷術未發達,讀書人想找本標準教科書很困難,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在鄭覃、唐玄度的建議下,皇帝派人花了七年時間,把12部經典在了石頭上,這就是有名的“開成石經”。12部經典中,第壹部刻在石頭上的就是《周易》。
下圖是“開成石經”版的《周易》拓本:
那麽,“開成石經”上的《周易》,究竟又是從哪個地方抄來的呢?原來,唐朝初年,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整頓混亂的學術界和教育界,朝廷決定出面撰修並頒布統壹經義的教科書。 唐太宗下令,由國子祭酒孔穎達召集當時壹些著名的學者,***同撰修《五經正義》。所謂的五經,就是《周易》、《尚書》、《詩經》、《禮》和《春秋》。由於孔穎達精通魏時《王氏易》(王弼曾註《周易》),於是就將王弼註本中的《周易》經文選為《五經正義》的官方版本。貞觀十六年(642年),《五經正義》撰成,王弼所註的《周易》版本從此成為正式版本。“開成石經”上所刻的《周易》,其實也就是王弼版本的《周易》,也就是我們目前市場上所有通行版本的最初面目。
那麽,王弼(公元226-249年)版的《周易》,又跟漢代的周易又有何不同呢?
目前我們能夠找到的漢代版本的《周易》,除了前面提到的馬王堆帛書版和阜陽竹簡版外,還有壹個“熹平石經”版。熹平石經刻於東漢熹平年間(172-178年),由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親自書丹,將《周易》等經典刻於石碑,立於太學。熹平石經是最早的刻於石碑上的官方教科書,比唐代的開成石經要早了好幾百年。雖然石碑自漢末以來屢經劫難,如今已經殘存不堪,但是經過屈萬裏等學者的精心搜集,我們仍然可以找到壹部分石經殘石上的《周易》。
下圖就是熹平石經的《周易》殘片拓本:
經過比對,我們發現,東漢熹平石經版的《周易》和唐代開成石經版的《周易》,雖然同是官方教科書,但是個別字的寫法上還是有差異的。當然,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兩者最大的不同,體現在排版上面。
熹平石經中,《周易》的經文原本是與易傳分開刻的——所謂易傳,就是對《周易》的註釋了,包括《彖》、《象》、《系辭》、《文言》等壹系列作品。我們看到,在唐代的開成石經中,這些《彖》呀《象》呀的註釋,已經全部混在經文裏面了(據說最早這麽幹的人是東漢的著名經學大師鄭玄,他覺得這樣有助於大家理解)。所以我們今天打開《周易》時,常常會看到經文裏夾雜著什麽“《象》曰”、“《彖》曰”、“文言曰”的話,請暫時不要理會它們,因為這不是《周易》原本的內容,雖然讀了它們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人們是怎麽看待《周易》這本書的,但目前為止,我們完全可以拋開別人的註釋,不管他是古代某著名聖人或是現代某知名大師,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壹看《周易》。
說到此,我們手上已經擁有了五個版本的《周易》,依年代分別是: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版(戰國後期)
西漢馬王堆帛書版(公元前180-前170年)
西漢阜陽竹簡版(公元前165年以前)
東漢熹平石經版(公元175年)
唐開成石經版(公元830年)
經過對這五個版本的比較,專家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周易》的經文(除去傳文後)基本上是完全壹致的。也就是說,最早的版本(上海博物館版)與目前的通行本,基本沒有經過任何刪節和改動。唯壹不同的是字的寫法:前壹種是用戰國時的楚國文字抄寫,而我們手中的通行本子上是簡化字。
其他證據也表明,至少在戰國時期,《周易》的經文內容就已經定型了。據《晉史》載,西晉武帝時(約公元280年左右),壹個偉大的盜墓賊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壹座戰國古墓中,發現了壹大批竹簡古書(即著名的“汲冢古文”),其中就有古本《周易》。
這個偉大的考古發現被官方得知,並派出荀勗、和嶠、衛恒、束皙等學者對這些古籍進行整理。由於這批古書都是用戰國文字書寫,西晉時人已經不易辨認,所以頗花了好些年功夫,後來,據《晉書 束皙傳》載,專家組整理出“《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雖然專家們還在爭論汲冢的墓主人究竟是魏安厘王(公元前243年卒)還是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卒),但我們已經可以肯定,戰國後期的《周易》在內容上已經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沒有什麽兩樣,除了它是用壹種蝌蚪樣的文字抄寫下來的。
所以,丟開易傳等註釋後,我們就得到了原汁原味的《周易》,壹部至少從戰國晚期就完完整整地流傳到了今天的古書。如果妳覺得看專家大師們的解釋不夠過癮,妳也可以直接找到這部書兩千多年前的最原始版本,自己來讀它。
有人會覺得,啊呀,這太難了,蝌蚪文寫的,怎麽看得懂啊?
沒有關系,因為事實上,古文字專家們讀起這個原始版本的《周易》時也是頭疼無比,他們時常拿著現在的版本跟那壹堆發黃的竹片對比半天後,恍然大悟地說:“啊,原來古時候這個字以前是這樣子寫的呀!”而大部分的易學大師們,相信我,他們在閱讀蝌蚪文方面的能力並不比我們強多少。
有人又會問:既然所有版本的內容其實沒有變化跟,為什麽不直接看通行本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不同版本的文字寫法差異太大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乾坤的“坤”字,在東漢時熹平石經上的寫法居然是“巛”,而“乾”字在西漢時馬王堆帛書上的寫法居然是“鍵”!如果妳仔細比對過以上五個版本的《周易》,就會發現百分之八十的字都出現了不同的寫法!
以馬王堆帛書版為例,下圖中很小塊文字中就出現了八個與今天寫法不同的字:
有人會問:為什麽會這麽混亂啊?難怪要把標準版的經文刻碑了。
沒錯,這種文字混亂的現象,學名叫做“通假字”。所以,身為壹個對國學有興趣又不想被忽悠的人,首先第壹件要記住的事情,就是:
……古代所有的錯別字都是通假字,是合理而且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