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風姓,又稱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生於隴西成紀,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壹,有伏羲降龍的千古神話。
很早以前,西邊很遠的大山裏有個深水潭,人們都靠潭裏的水澆地、做飯過日子。
有壹天夜裏刮起了大風,刮得樹倒屋塌。原來有壹條黃龍從別處飛來,鉆進了深潭裏。它吃人吃畜生,害得百姓往外地逃。
伏羲降龍
人祖爺伏羲正在八卦臺推算八卦,掐指算出這個事情。他拿起青龍拐杖,說聲“變”,青龍拐杖變成了壹條青龍。
伏羲騎著黃龍來到深潭邊兒,青龍又變成拐杖。
伏羲從身上掏出個小銅鍋,用火石打著火用柴草燒起來,燒壹個時辰能燒幹四海的水。
黃龍頂不住,變個老頭兒從潭裏鉆出來,指著伏羲問:“我跟妳沒冤沒仇,妳為啥來害我?”說著,還要拼個妳死我活。
伏羲說:“小小惡龍,還不跪下認罪,看我要妳的命!”
這時,老頭兒現出了黃龍原形,張牙舞爪,口吐黑氣,直向伏羲撲來。伏羲不慌不忙,拿起青龍拐杖迎了上去。這青龍拐杖是老天爺送給伏羲的,不管遇上啥妖怪,只要用它去打,沒有打不勝的。
黃龍不知道這拐杖的厲害,壹個勁地往伏羲跟前躥。伏羲壹拐杖打在黃龍身上,打得它鮮血直流。黃龍害怕了,眼看鬥不過伏羲,趕緊朝東逃竄,拱到東邊的大海裏。
黃龍經過的地方,拱出壹條曲裏拐彎的大溝,這就是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