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裏的壹些深奧精辟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歷史上的壹代名醫。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壹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壹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所以說,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我們每壹位龍的傳人都應為我們偉大的祖國醫學而感到驕傲,為我們的傑出的祖先而感到自豪,並為沈睡了兩百年的祖國中醫的現代化及世界化而做壹些誠摯的努力, 因為僅有極少數人的努力是不足以推動這個偉大的事業的!可以預見,只有當偉大的中醫真正復興的那壹天才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復興的那壹天!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壹人壹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說。
《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註本,是最早的註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註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註本為底本註《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稱得自其師秘藏的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註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壹***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壹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壹再印行,流傳至今。
註重整體觀念,既強調人體本身是壹整體,又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生理、病理現象,指導診斷與治療;把陰陽的對立統壹看成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人體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平衡,壹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會生病,強調精神與社會因素對人體及疾病的影響及疾病的預防,反對迷信鬼神。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誌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該書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部分內容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亦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黃帝內經》傳說
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壹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歧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壹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傳說有壹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壹個掉河裏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擡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壹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死者剛壹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面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壹壓壹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壹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裏人說:“她活過來了,擡回家好好調養吧!”
傳說俞跗還有壹次在山谷走路,忽見壹個年輕的獵人不慎從懸崖上跌下來,被半山腰的藤條掛住脖子,上不去下不來,又喊不出聲,俞跗正在著急時,迎面來了壹個跛子老人,俞跗請老人設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輕獵人救下來。跛子老人壹看,二話沒說,取下腰間的弓箭,“嗖”的壹聲,射斷藤條,獵人掉落在地,眼看著沒氣了。俞跗蹲下為死者切了脈,從地上采了壹把野草塞進獵人肛門,又用手緊緊捂住獵人的鼻孔。時間不長,就把塞進鼻孔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壹起化為灰燼。這也許是《黃帝外經》失傳,至今沒有找到的原因吧!
(《漢書·藝文誌》記載醫家經典十壹家今僅存黃帝內經壹家,原因待考。其中失傳的包括黃帝外經。從《漢書?6?4藝文誌》記載的“七經”來看,當時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
《黃帝內經》內容十分豐富,《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等等基本理論;《靈樞》則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等。二者之***同點均系有關問題的理論論述,並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藥與技術。因此,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藪,是歷代醫學家論述疾病與健康的理論依據,盡管醫學家學說各異而有爭論但鮮有背離之者,幾乎無不求之於《內經》而為立論之準繩。這就是現代人學習研究中醫,也必須首先攻讀《內經》的原故。因為,若不基本掌握《內經》之要旨,將對中醫學之各個臨床科疾病之認識、診斷、治療原則、選藥處方等等,無從理解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