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在馮導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的。他出生在豐島的壹個農民家庭,年輕時勤奮,安於貧窮。但是再老實的人,在經歷了壹些讓人失望的事情之後,也會有所改變。後來經歷了很多事情,馮導也變得世故了。
其實馮導之所以歷經多個朝代,侍奉多個皇帝,也不能怪他。因為他所處的五代十國時期是壹個非常混亂的時期,混亂時期沒有忠誠可言。而且當時的皇帝大多是政變起家,可以說沒有壹個是好人。所以,在那種亂世,馮導是不可能像後來的和平年代的人那樣,完全忠於壹個人的。畢竟這是他們在亂世中生存的唯壹選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馮導在官場中練就了極強的靈活性和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不僅用自己的學識去奉承他的主人,最後還贏得了很多皇帝的青睞。其實在古代的亂世,任何善良、禮貌、智慧、信仰、忠誠、孝順、誠實都是無用的。我們不能對馮導太苛刻。畢竟馮導只是在壹個他認為有可能的岔路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