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至2001年7月在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任中文系講師、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1至今,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延世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臺灣省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2007),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駐校學者(2006-2007),兼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傳記叢書》副主編,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學術史和海外華文書籍的研究。代表著作有《北宋黨爭與文學》(系列論文)、《歌唱與詩歌研究》(系列論文)、《辛棄疾研究》(專著)、《洪光明集釋義與翻譯》(註釋)、《程沈祖芬學集》(編著)、《宋代文學史料》(系列論文)、《宋人寫的故事》等,既優美又新鮮。研究成果
壹.寫作:
程沈祖芬劄記(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辛棄疾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洪光銘記》口譯和筆譯(臺灣省佛光文化企業有限公司,1998)
廉價本(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1998)。
《傑出人物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主編)。
《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主編)。
漫畫技巧(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宋集》傳播考論(中華書局,2008年)
《中國現代學術演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二、論文:
盛唐與晚唐文學思想二題(南京大學學報,1989,1)
北宋黨爭與文學(4號文1991)。
論合唱與合唱詩的起源、發展及特征(中國詩學第1號,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北宋的黨爭與士人心態(成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從《離騷》看屈原的精神發展及其文化背景(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2)
填充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傑作——讀《呂祖謙評論》(復旦學報,第6期,1992)。
“催酒”之解(《文學研究》,第二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科舉改革與北宋文人文學(南京大學學報,1993,1)
吳研究的新進展——讀《吳研究述評》雜誌第3期1993。
“如果是派性,為什麽不愛國”(在讀,第7期,1993)
論學術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其他(程、龔,《文學理論研究》第3期,1995)。
佛教與詩學研究的新成果——評張《禪宗與詩學》(文學遺產,第4期,1995)
學術論文最重要的是創新(程、龔,《文學理論研究》,第2期,1996)。
論辛棄疾南歸後的心態(《宋代文學研究》第四輯,1997)
論《四庫全書總目次》的編纂與出版(程、龔,北京大學學報,第5期,1997)
北宋的黨爭與三派文論的分化(載《文學批評叢刊》第1998、1期)
《文心雕龍·成器》新探(南京大學學報,第2期,1998)
論《洪光明記》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價值、地位和影響(《中國古典文化》第4期,1998)。
愛邵如詩人——論辛棄疾的詩歌創作(南京大學學報,1999期,1期)
北宋黨爭的再評價及其思想史意義(載《傑出人物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北宋黨爭與梅的詩歌創作(載《首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論辛棄疾的詞學觀與審美趣味(中國與雪莉研究叢刊第18期,2001)。
文藝與文字學的完美結合——程《古代文學研究》(載《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領域的拓展與方法的更新:《論中國思想家傳記叢書》的歷史意義(《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劉永濟先生詞研究(古典文學研究系列之五),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北宋黨爭的背景及原因(《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蘇門”興起與興盛的幾個問題(載於《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黨爭與北宋清真詞的創作(載《古典文學研究》2003年第六輯)
從《何令集》看盛唐詩歌的發展演變(中國語言學會第十五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還載於《古典文學研究》第7輯)
論辛棄疾歸南初期的詞創作(《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轉載於《中國古代文學年鑒》,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宋人撰《李、冼》考(載於《華僑研究叢刊》2005年第1期)
略論《朝鮮時代宋人詩選》(載《古代文論研究》2005年第23輯)
《宋人文集》的編纂、印刷與傳播(載《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學國際研討會》,鳳凰出版社,2006年)。
漢民族東漸研究(載《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今文學研究》2006年第9期)。
關於歌唱與詩歌研究的幾個問題(發表於《江海學刊》2006年第3期,《中國古今文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第12期)。
陳先生政治史研究的特色(載《古典文獻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國現代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序言(本書序言,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宇宙之外存在的宋代文學史料(清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2007年第9期轉載,收錄於《中國文學年鑒(2007)》,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唐五代前後詩歌“詩”論的問題(載《文史哲》2007年第1期,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今文學研究》2007年第6期)。
窮詩的歷史考察(《中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1期)。
明人整理《宋集》的成就(《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學術整合(古典文學研究系列10,2007年8月)
《文心雕龍》與《顧峰論》辨析(周訓初先生八十壽辰隨筆集,中華書局,2008年)
《畫宋到梅郎》劄記(載《古典文學研究》2008年第11輯)
《惠宗詩歌研究》序(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
李碧對王靖雯詩歌的詮釋(文學遺產,1,2009)
《論韓萌的對聯》(文學評論叢刊2009年6月第2卷11)
論清代在組織歌集方面的貢獻(載《中國文史叢刊》2009年7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