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日本人相信什麽?

日本人相信什麽?

日本祖先和家族神

在日本人的信仰生活中,祖先崇拜占有很大比重。日本的宗教活動都間接或直接與祖先崇拜有關,對神名的信仰就是典型之壹。佛寺與日本人的聯系,大多是通過供養祖先來建立的。祭祀的對象包括壹個氏族的祖先、祖先和死去的近親。但近年去世的近親不包括在內。

日本每年都有死人禁忌。年度禁忌的持續時間從17年、33年、49年和50年不等。根據當地風俗習慣,日本各地在某年某月停止了對死者的年度禁忌。雖然在信仰凈土宗的村落裏,名義上仍然對個人進行壹百年甚至壹百五十年的年度禁忌,但真正能踐行的人並不多。

按照日本的習俗,在為死者舉行最後壹次紀念日之後,家人會為他建壹座塔。在四國和中國,壹般用四角棍代替塔。在日本東部,壹根活樹枝插在塔上,被稱為“野夫塔”。日本人認為,以最後壹年的禁忌為界,被贍養的老人洗去了汙垢,成為了神或祖先。在這壹天,日本東北部的人們經常舉行儀式,將壹位老朋友的牌位扔進河裏,讓它漂走。日本南部大分縣的人們會在這壹天打碎老朋友的墓碑。沖繩人刮掉故人牌位上的名字,送到禦棚祭拜。這個時候,很少有人認識故人,個體的靈魂已經失去了個性,成為祖先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祖靈融合往往以壹對男女的形式出現,被稱為“祖靈”,人們相信他們會永遠保衛自己的孩子和故土。

日本人認為他們是祖先的靈魂,每年都會定期拜訪後代的家人。小笠原節就是最好的證明。日本人真誠地相信祖先的精神已經變成了山來保護後代。同時,始祖神也是農耕之神。正月年神也是祖先的化身。卯月的八日送神下地、新年掛門迎神、舉行許多與山有關的祭祀活動,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日本人祖先信仰的特點。另外,大多數日本人並不認同日本佛教關於西方凈土的教義。他們不承認死者在遙遠的天國,卻堅信他們的祖先就在身邊保護自己。以前,祖先的神龕和牌位放在日本的佛寺或靈堂,平日隨機提供。每次有“神聖的祭祀”,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除了日常的供養之外,日本人還會舉行迎接先人英靈的活動。每年農歷七月1到7,人們從村子附近的山頂割草,壹路驅車到村子裏,俗稱“開壺路”、“開光路”,以此來迎接祖先進村。每年的7月1到7月13,日本人還會舉行“迎盆花”的儀式。人們采摘野花、桔梗、荔枝花、板栗花等裝飾棚架,據說祖先的神靈會在這個時候帶著鮮花拜訪後代的家園。人們主要在字屋附近采摘野花,但也有壹些人在山上采摘稀有的野花。祖先的靈魂住在植物裏的信仰也在卯月的八日儀式中表現出來。13年7月的夜晚,日本各地舉行“迎火會”,歡迎祖先回家。人們先掃墓,然後在旁邊燒麻稈、麥稈。樺樹皮。這天晚上,人們在河邊、土堆上、山上燒遍了火,壹起參加了儀式。這種活動是全國性的,俗稱“大火祭”(以及寺廟、神社不定期組織的以照亮祭祀場為目的的“小火祭”)。7月4日和6月5438+05日,祖先的靈體由後代供養。7月15夜至7月16日舉行“送鍋”儀式。這時,各家門口都燒起了“送火”,人們帶著供品和裝飾品來到海邊和河邊,讓他們和小船、帶著神像的燈籠壹起隨波逐流。雖然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從山上歡迎祖先的靈魂,但把它送離大海和河流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在日本人眼裏,海和山是相通的。

日本的正月儀式和小笠原儀式有許多相似之處。蘭花盆建成時,各家除了佛壇,還要另建壹個“年棚”。按照傳統,每年的棚子都要面對今年吉祥慶典的方角。“迎客松”儀式壹般在前壹年的2月28日,即65438年舉行。松樹是從山裏采來的,被祖先占有。如今,日本人過年時掛在大門口的門松,曾經矗立在屋內。直到今天,日本中部的農村仍有在松樹下擺放供品的習慣。在日本東北部的長野縣和靜岡縣,會在祭壇上做壹個“禦膳飯團”,持續30個晚上,每個圓形飯團都插上壹根筷子,基本上和盆的形式壹樣。除夕夜,日本人還會做第壹頓農歷年夜飯,並參加農歷正月祭祀神靈的活動。祭祀活動結束後,全家人會坐在壹起,共享第壹頓農歷年夜飯。過去,日本人還舉行“年度祭祀”和“開門”儀式。在新年的早上,每個主人都去了他的家。主人開門的時候,每個主人都會說壹些吉祥的話,比如“天亮了”、“開門紅”。在古代,慶祝正月的儀式通常在1.15的滿月舉行。隨著歷法改革和信仰的改變,正月祭祖的感覺逐漸淡化。盡管如此,每年的6月65438+10月65438+6月6日,日本許多地方仍會舉行“正月拜佛”儀式,以示對祖先的支持。

2日本人的信仰

除了笠原和正月,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之際,日本各地也舉行祭祖活動。活動通常在春分和秋分前後七天舉行。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和印度都沒有在春分或秋分去寺廟和墓地祭祀祖先的習俗。日本人的基礎是,日本在春分和秋分時向正西落下,此時太陽與極樂凈土合二為壹。這個依據來自日本人的凈土信仰。

日本的石神是指守護氏族的神。然而,今天的日本人對“世神”的概念與古代不同。按照柳田國男的理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村神、宅神、族神。

柳田國男在《食神與食子》中從七個方面介紹了村神。第壹,祭祀在統壹的季節舉行,比如春季的二月到四月。秋天的九月到十壹月。也就是說,日本民族的季節意識很強,壹年種兩次稻就要祭神。第二,各家選擇的祭祀地點相互靠近,或在山口,或在地面,沒有固定的神龕或神社。第三,參加祭祀活動的人越多,人就越驕傲。如果家人和親戚不參加,人們會感到羞恥。第四,本應由村裏長輩主持的儀式,隨著時代的變化變成了由神職人員主持。5.對祭祀神靈理解的變化。過去,人們認為壹個人死後幾年,他的靈魂就會變成神。後來由於佛教的影響,日本人設立佛教祭壇,以另壹種形式供奉佛祖。所以石神與石子(祭祀石神的人)的關系逐漸淡薄。再加上大神社請佛的習慣在當地的普及,村神的地位不僅惡化了。六、為了使人們分享犧牲的喜悅,聚集密友,從事社交活動。* * *壹起犧牲可以省壹筆錢。七、我感受到了村莊的團結,村民的團結必須通過祭祀活動來實現。

壹般來說,村神是土地之神,也是守護之神。除了是保護自己和故土社會的神之外,即使這裏的人移居外地,他依然相信村神保護著自己。日本人把在土地神保佑下出生的嬰兒稱為“出生”。出生後30天到100天之間,孩子必須去神社參拜。隨著時代的變遷。氏族組合已經崩潰,所以今天的日本人實際上已經完全混淆了氏族神和守護神。

日本人祭拜神靈時,神靈往往被插在地下的活樹樁代替。這壹點前面已經提到了。除了這種形式,日本人還有用柱子祭祀神靈的習慣。長野武田社每7年舉辦壹次“禦柱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壹。在獻祭的那天,山上的高樁被豎立在寺廟的周圍。傳說伊勢神宮正殿中央地下埋著壹根腰粗的豎木樁,埋木樁的地上供奉著壹面鏡子。此外,人們還特別關註豎立在出雲社正殿中央的忌柱和群馬縣的觀前神社。在日本人看來,這些木樁是神所擁有的。除了立柱和木樁,日本人還有種植植物祭祀神靈的習慣。大分縣宇佑蒲甘宮每年農歷二月初壹(165438+10月)舉行大祭祀,大祭祀第壹天淩晨2點舉行“插柴”儀式。在大殿和其他大殿的入口處插了四十二根柴火。和歌山縣的何娜縣,每年八月離開大皇宮,每天早上在神聖的領土上種下壹棵楊貴妃。傑西島、奄美大島和嘉積盧馬島。在農歷八月祭祖的日子,人們總是在家裏和墓地裏種植芒草。每年8月和6月5438+065438+10月在沖繩中部舉行同樣的儀式。可見,房前屋後插桑枝芒草,傳統節日房前插樹(桂花),五壹節屋頂鋪菖蒲,都與日本人信仰上帝有壹定關系。

日本人在舉行鄉村節日時廣泛使用長旗。每當舉行儀式時,這面旗幟就掛在村裏宋的主要位置和世子(祭祀世子神的人)壹帶。除了掛長旗,有時旗桿上還掛著楊桃樹枝。在這裏,長旗絕不是壹般的裝飾,而是迎接神靈的標誌。長野縣的長野神社每年7月10在山頂壹路放置長旗,迎接神靈進入神社。山口縣下關市神社組織的“萬人庭院”需要很多人舉著長旗和燈籠敲鼓跳舞。在秋田縣爬太平山、寶路峪山、富士山、大山的時候,拜佛的團體上山必須帶大長旗。除了上述迎神方式外,日本人還有持棍、弓、劍、筏、竹、魚迎神的習慣。

祭祀神靈時禁食,屬於祭祀的準備階段。也就是說,在獻祭前的日子裏,神職人員和信徒都在盡力達到精神上和肉體上與神接觸的最佳狀態。擺脫世俗社會,避免與外界接觸,過著優雅的生活。從日本法制時代開始,忌齋戒就出現了。當時分為“齋戒”(壹般齋戒)和“齋戒”(舉行祭祀前必須嚴格遵守的齋戒)兩種形式。根據祭祀的規模,禁食的天數也不同。比如皇帝登基大典“大嘗祭”,規定齋戒壹個月,三天。可以說,齋戒既是壹種祭祀的身心準備,也是壹種祭祀活動。在古代日本,祭祀的方式是早上抱著迎神的意識,和神壹起吃飯,然後待在神的身邊,侍奉神。晚上點燈,仔細觀察。因為古代日本人晚上會放燈籠,所以日本人稱齋戒為“籠”。現在,日本神社仍然用齋戒來舉行祭祀。過去日本人把前壹天日落到第二天日落稱為壹天。時至今日,日本仍將祭祀的第壹天稱為“夜宮”。秋收時節的齋戒稱為“感恩節”和“雨齋”,是神社組織的祈雨儀式。房宗半島海上齋戒是祈求上帝保佑的男子出海捕魚的儀式。

3日本信仰

除了齋戒,日本還有很多禁忌習俗。殷琦島的萬度村在每年的三月和六月的第四天舉行年度祭祀儀式。在這壹天,人們被禁止大聲說話,並盡量避免物體相互碰撞的聲音。出雲大社和左臺神社的禁忌是農歷六月65438+十月11到六月17。左臺神社的禁忌是公歷165438+10月20日至25日舉行。傳說在禁忌時期,兩個神社的神和全國的神都聚集在這裏,所以禁止民眾從事音樂、建築、裁縫、美發、剪指甲、讀聖經等活動,人們必須在沈默中度過這些日子。在禁忌的最後壹天,人們會舉行送神儀式。

日本京都南部的禁忌最為著名。山町的禁忌從正月初二中午開始,持續三天。人們白天睡覺,晚上起床,盡量避免發出任何噪音。過去人們不打水,現在人們不穿鞋。祭祀在禁忌的最後壹天舉行。兵庫縣散布在東部的嘉谷縣周圍地區。每年從1月初到4月底,它都盡量避開日常工作,安靜地生活。在過去的幾天裏,人們被禁止洗澡、梳頭和拿銳器。如果他們打破了齋戒,他們將會在深夜見到上帝時受到懲罰。

日本人在齋戒和素食時非常重視食物和水。他們認為向上帝獻祭時必須使用幹凈的火。按照傳統,日本人非常忌諱把屍體或帶血的東西帶入神聖的地方——祭祀地。禁止女性在經期和產後接近祭壇。按照嚴格的規定,神職人員和領導不能和家人、俗人同時吃用普通火煮的東西。他們必須在舉行禁忌的前壹天或前幾天進入壹個叫做“齋宮”或“素食屋”的地方齋戒,並使用特殊的水烹飪食物。以伊勢神宮為首的很多神社為了煮供品和準備甜酒(供酒),都可以提供幹凈的火。京都的八阪神社和滋賀縣的托卡神社在除夕夜給人們獻上新的火種。人們用草繩把火焰引回家,用它點燃廚房的火做年夜飯,在棚子上點火。

佛教禁止吃肉。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幾乎沒有吃肉的習慣,尤其是家畜。吃豬肉和熊肉壹定要在外面做。在齋戒期間,日本人小心翼翼地吃所有的肉,包括魚,同時也吃教練和大蒜等氣味強烈的快餐。佛教視香為清凈之物,日本人視水為清凈之物。今天,日本人民在進入神社供奉上帝之前用水清洗身體的習慣得到延續。從日本的瀨戶內海到九州,很多地區都有用海水潔身的習慣。每天早晨或每月1、15、28漲潮時,人們都有在去參拜神社前在海裏清洗自己的習慣。這時候就要徹底打掃室內室外了。

祭祀神靈時供奉供品是東亞和東南亞人民的傳統習慣。日本也不例外。在古代,日本人把筷子放在煮好的菜肴上,由參加祭祀的人捧給神靈,然後在同壹場合同壹時間與神靈吃同樣的食物。據說這樣可以接觸神靈,受到神靈的保護。直到今天,壹些傳統觀念濃厚的老神社和家庭,在祭祀神靈時,仍然使用熟食。然而,今天,大多數日本神社已改為向佛陀提供生食。隨著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改善神靈從娛樂神靈變成了感謝神靈保佑壹家人吃的不愁。神社大祭祀時提供的官神有米(糙米)、生米(糧食)、酒、粘餅、河魚、海魚、野鳥、水禽、海藻、蔬菜、水果、鹽和水***13。壹般來說,神社是禁止用動物玩偶作為給神的供品的。這個習慣壹部分是因為佛教的影響,同時更多的是因為日本人的民族感情,就是非常忌諱把帶血的東西帶進神聖的地方。只有壹個非常特殊的例子。長野縣訪社和奈良春樹社在舉行若宮節時,會向神靈供奉鹿、兔、豬等祭品,但這些與其說是神靈,不如說是狩獵職業者為感謝神靈而供奉的錢幣和絲綢。

神的壹個重要部分是大米。在古代,日本人習慣把新生的稻穗割下獻給神靈,或者掛在神聖的祭壇上。用米粉做蛋形粘糕,大概是古代日本人吃米飯的壹種方式吧。上桌的米飯叫“高盛碗”,裏面裝了很多米飯讓它很突出,然後調整成三角形。粘糕是日本的傳統食品,上桌的粘糕被稱為“鏡粘糕”,以示其神聖之意。供應的葡萄酒是傳統的白葡萄酒和黑葡萄酒。日本平安時代初期,日本人稱“甜酒”(壹夜情酒)為白葡萄酒,加入草木灰的酒為黑葡萄酒。除了神社為舉行祭祀而準備的供品,還有日本人為家庭祭祀準備的多種祭祀食品。只要看看祭品的名稱就知道其中壹二,比如“蝸牛祭”、“鱈魚祭”、“豐饒祭”、“芋頭餅祭”、“芋頭烹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