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幻境”石牌坊上寫有“幻境”四個大字,兩邊各有壹副對聯:“假為真時為真,無為無處不在。”夢境中石牌坊的橫評和對聯中隱藏的玄機,是通向《紅樓夢》真諦的大門。
《紅樓夢》中展開信息,佛道思想顯而易見。中國漢語中有“道德”和“真理”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包含了非常深刻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老子的《道德經》說,“失道則失德”。可見,人類的道德就是道的喪失,也就是片面的道。對人來說,迷失方向是不道德的,但對事物來說,迷失方向再講道理是不道德的。
但是,由於德性和理性的片面性,人體和其他事物壹樣,不可能是永恒的。正因如此,返道成為人和物存在的最本質的生活要求。由此可見,失道顯德,積德復道,才是人生最本質的運動。如果把道德對道家的回歸表現為穿越人生的彼岸,那麽藝術就是兩岸之間的渡口。但愛情只是壹根木頭,被不懂水的溺水者緊緊抱在懷裏。
在此岸與彼岸之間漂流時,他和她把自己的生命系在這片木頭上。只有到了彼岸,他和她才會明白,愛情不過是他們渡到彼岸的壹塊木頭。賈寶玉就是這樣壹個過河的人。其中有看淡壹切的淡然,有“萬物皆空”的佛家思想。在對賈寶玉的描述中,多次提到“臭皮”二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