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望京白氏溯源

望京白氏溯源

概 述

中華白姓是壹個十分古老的姓氏,在上古時期就已有白姓出現。據《姓氏考略》和《姓氏尋源》等古籍記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農氏時期,炎帝之臣白阜就已成為白姓的得姓始祖之壹。

中華白姓是壹個偉大的姓氏,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的後裔。根據《史記》、《左傳》、《元和姓纂》等典籍記載,白姓的得姓始祖之壹白公勝是楚平王太子建之子,而楚王的先祖則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帝顓頊高陽;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是白姓的另壹得姓始祖,其先祖也是帝顓頊的裔孫。

中華白姓是壹個多源流的姓氏,據考證,白姓的來源大致有五個方面:黃帝後裔、秦大夫白乙丙之後、炎帝大臣白阜之後、以地名為姓和來自改姓或賜姓。

在先秦時期,白姓主要活動在陜西、湖北、河南等地區,隨著白姓的不斷移民遷徙,至元、明時期,白姓就已分布於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各個地區。據統計,目前白姓的人口總數已逾400萬,成為全國第七十三位的姓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22%,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陜西、山西、四川、黑龍江、甘肅、青海、內蒙古、雲南等省份,形成了豫冀、秦晉兩大白姓聚集區域,其中河南省居住了白姓總人口的16%,為白姓第壹大省。

白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及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也有較多人口。目前,新加坡、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美國、加拿大等世界各地都有白姓分布,中華白姓己遍布於世界各地。

望京白氏是中華白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和譜牒失傳等原因,望京白氏得姓於何支已無史料可考。望京白氏始祖白桂林於明初自麻城孝感鄉高幹(街)堰入川,至今已時近700年,脈衍二十七代,人口逾兩萬。望京白氏除以望京為主要聚居區域外,還遷徙分布到周邊的鎮龍、喜神、界牌、筆山、龍崗、通江以及全國各地和部分海外地區。

中華白姓歷來人才輩出,忠臣良將、文人墨客不絕於世,主要有被稱為“詩王 ”、“詩魔”的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有史稱元曲四大家的著名戲曲家白樸,有《商經》作者、被天下商人尊為“祖師爺”的戰國著名商聖白圭,有唐時壹代名相白敏中,有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被封為武安君的壹代戰神白起,等等。

白姓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先後成為山西太原、河南南陽等地的名門旺族,形成了太原郡、南陽郡等郡望和治生堂、香山堂、南陽堂等堂號。

第壹節 白姓起源

白姓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華白姓的起源則較為復雜,據考證,中華白姓主要起源於五個方面:

壹、黃帝後裔

1、得姓於楚國王室。據《史記·三十世家·楚世家》、《左傳》、《元和姓纂》、《尚龍錄》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是帝嚳高辛氏的火正官,因能光融天下,被帝嚳賜予祝融稱號。***工氏發動內亂後,重黎因誅殺作亂者未盡而被帝嚳所殺,其弟吳回接任火正之職,仍稱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有六子,都是母親裂腹而生:長子昆吾,次子參胡,三子彭祖,四子會人,五子曹姓,六子季連。後來吳回的後代分成八姓,分別是曹、彭、禿、董、妘、斟、己、羋姓,即“祝融八姓”。季連為羋姓,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周成王時,成王將季連的後代熊繹封於荊蠻,為楚子,居丹陽(湖北秭歸),這便是楚國的開始。

周夷王時,周王室衰微,楚國首領熊渠借口身在蠻夷不必囿於中原封號稱謂,而僭封其子為王。

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因受奸臣費無忌讒言,平王讓太子建到城父戍邊,殺死太子太傅伍奢,繼而欲召回並殺死太子。太子建聞風而逃至宋國,因宋國發生內亂,又逃至鄭國,後被鄭定公所殺,太子建之子公子勝在伍奢之子伍子胥的幫助下逃至吳國。

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年),令尹子西將公子勝從吳國接回楚國,以為巢大夫,封白邑(今河南息縣,壹說為安徽巢縣境內),號白公。白公勝好軍事而禮遇士人,壹心為父報仇。楚惠王六年(公元前483年),白公勝向令尹子西請求出兵討伐鄭國,子西口頭應答卻未派兵,白公勝遂心生忌恨;楚平王八年(公元前481年),晉國討伐鄭國,鄭國向楚國求助,令尹子西受賄後與鄭盟伐晉,白公勝大怒,遣部將石乞發動政變襲殺令尹子西於朝,劫持惠王,並踞郢都自立為楚王。隨後,被葉公(子高,楚大臣左司馬沈尹戎之子)率軍打敗,白公勝自縊身亡,石乞葬之,享年五十五歲。

白公勝有五子,名乙、丙、已、降、張,四子奔秦,皆為名將,後世子孫以祖輩封邑為氏,稱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唐宰相白敏中皆自稱為白公勝之後裔。

2、得姓於秦國王室。據《史記·秦本紀》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生大業,大業生大費,大費輔助夏禹治理水土有功,舜帝為表彰其功勞而賜姓嬴。至周孝王時,因大費的後代非子馴養繁殖馬匹有功,遂賜予秦地為其封邑,成為秦國始封君,號稱秦嬴。非子死後,其子秦侯繼任秦國國君之位。

至秦武公死後(公元前678年),其嗣子公子白因同母兄弟奪走君位而未能繼位,被封於平陽。公子白死後,其後人就以白為氏。據《新唐書》載,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國將軍白起就是公子白的裔孫(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狀二道》則稱白起是白公勝的裔孫)。

二、白乙丙之後

據《史記·秦本紀》、《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載,先秦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曾任秦國右相、輔佐秦穆公成就春秋五霸功績的名臣蹇叔(約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10年)有二子,壹為白乙丙(姓蹇名丙,字白乙),壹為西乞術,均為秦將。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在秦將孟明視的率領下,白乙丙與兄西乞術將兵襲鄭,因遇鄭商人弦高犒師,以鄭有備,順道滅滑,歸途過崤山,遭晉軍伏擊,被殲,三帥均被俘,後被晉襄公之母文嬴(即懷嬴,晉文公之妻、秦穆公之女)解救釋放,回國後受到秦穆公的繼續重用,三將知恥後勇,砥礪不懈,於公元前624年將兵伐晉,大獲全勝,周襄王派大臣召公賞秦穆公十二銅鼓,承認其為西方霸主地位。

白乙丙後積功擢升為秦大夫,成為秦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壹代名將。其後人以之為榮,遂以其字為姓,稱白乙姓,或簡化為白姓,成為白姓家族重要的壹支,白乙丙也因此成為白姓的得姓始祖之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稱:“周太王五世孫虞仲封於虞……受邑於百裏,因號百裏奚。奚生視,字孟明,故稱孟明視。孟明視二子:壹曰西乞術,二曰白乙丙,其後以為氏”,但《史記·秦本紀》卻載:“… …繆公曰:子不知也,吾已決矣。遂發兵,使百裏奚子孟明視,蹇叔子西乞術及白乙丙……”。《史記》不但是公認的信史,而且其創作年代比《新唐書》早壹千年,作者應能讀到許多在後世由於戰亂等原因失傳的史料,因此其記載應該更為準確,當予采信)。

三、白阜之後

據西漢《春秋元命苞》雲:“炎帝臣有白阜,怪義之子,為神農通水脈,當為白姓之始。”《姓氏考略》及《姓氏尋源》等古籍皆贊同此說法。傳說白阜出生後,白眉、白發、白皮膚,眾人以其長相名之為白阜(膚)。白阜精通水脈,是炎帝的通水脈官,為疏通水道做出了貢獻,其子孫便以“白”為姓,其得姓歷史已超過五千年。

四、以地名為姓

據《姓氏考略》《姓氏尋源》記載,唐置白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壹帶),國人以地名為氏,稱為白姓。

五、來自賜姓或改姓

據《五代史》、《續通誌 · 氏族略》、《明孝宗實錄》等著作記載,回、滿、蒙古、猶太、突厥、鄂倫春、佤、苗等民族及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的白姓,皆為因功受賜姓白、或由其他姓改而姓白,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繁衍生息和發展歷程中民族融合的具體體現。這些白姓均非漢族,出現的時間也很晚,不能作為漢族白姓的起源。

白姓的起源雖然有上述五個方面,但影響最大、後世子孫覆蓋最廣的則是白公勝之後和白乙丙之後。

由於河南息縣是白公勝的封地,壹些白姓後人遂將息縣作為尋根所在地,歷史上這裏曾建有白公城、太子建廟和白亭等,以紀念白姓的始祖;白姓歷史上最傑出的名人當屬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其晚年定居洛陽,在任河南尹時將白公勝墓從湖北荊山遷至洛陽龍門西山南麓與白公勝妻姬氏合葬,因此,近年來的白姓尋根者多把洛陽或白居易故鄉及其家族先塋所在地的陜西渭南作為尋根目的地;也有白姓尋根者將白姓歷史上的郡望南陽作為目的地;而認同白乙丙為白姓始祖的,又將陜西鳳翔或鹹陽視為尋根之所(秦穆公時秦國建都於雍城,即今陜西鳳翔東南,至秦孝公時遷都鹹陽)。這些地方都曾是白姓先祖繁衍生息、建功立業和書寫輝煌歷史的聖地,是中華白姓的發祥源頭,中華白姓的血脈從這些地方源起,隨同華夏文明的薪火相傳,壹路流淌到中華大地的山山水水,流向世界華人所在的每壹個地方,而繁衍蕃茂,生生不息。

第二節? 入川始祖白桂林

望京白氏始祖白桂林,經考約生於十四世紀初(元朝後期)。祖籍河南南陽,後遷湖北麻城孝感鄉高幹堰(俗叫高階檐)避亂隨“湖廣填四川”大潮遷入四川望京。

桂林祖生平因無譜乏載,事跡終難考明。唯後裔殘碑星載及數傳片言只字推究而得概貌。

十三世裔孫白念純,白忠純兄弟合葬碑(在白家嶺上)載曰:“先世桂林公避元亂,聚族巴郡。數傳多堂世名人,官……。”元朝末年,湖北民眾為避災,避難、舍危就安,棄近圖遠,競相挈家遷往四川,其中以來自麻城孝感鄉居多。(陳世松《大遷徙:湖廣填四川“歷史解讀》)兩說不謀而合。根據史書記載,元末至正十壹年(1351年)紅巾軍起義,天下大亂。江西袁州和尚彭瑩玉利用宗教與麻城的鄒普勝“聚眾為亂,用紅巾為號”,在湖北地區發動起義。他們利用蘄州布販徐壽輝“狀貌”奇特,便於號召的特點,推他為首領,很快在蘄水建都稱帝,國號“天完”。鄒普勝因此被封為“太師”(《元史》卷四十二《順帝紀》及《明史》卷123《陳友諒傳》)。正因為鄒普勝是麻城人的關系,所以,麻城自然成為當時湖廣農民革命的中心,“天完”紅巾軍征集兵源的基地。壹些當地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離家出走,從麻城逃亡到了四川。這就是文獻上所謂的“避地入蜀”、“避亂入蜀”,“避兵入蜀”的情況。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徐壽輝自立為帝,湖北紅巾軍內部發生分裂。此時隨州人明玉珍正率湖北籍紅巾軍將士入川作戰。聽說這壹消息後,明玉珍遂斷絕與“天完”政權的往來,在重慶自立為帝,建立了大夏政權。明玉珍入據四川後,本有割據壹方的打算。所以,隨軍將士都攜帶家屬,加上從湖廣招募的移民,估計約有40萬人進入四川。在望京白氏世代裔孫中口傳“桂林祖攜四子入川,宦遊保寧(巴郡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桂林祖入川的。因麻城與隨州相鄰,加上此前有不少麻城人入蜀,所以,麻城人自然蜂擁而至。明玉珍在其轄境內“保境安民,開科取士,興學校,制禮樂,境內不見兵革者凡十余年。”史稱“蜀人悉便安之,”“壹方鹹賴小康焉”。於是,正處於戰火中的湖北難民,包括不少麻城人,又憑借鄉誼,繈負從者如歸市。以故蜀人至今多湖北籍”。

因宋元戰爭後四川“地廣人稀”,十分空虛,曾經結伴而行的方式向四川遷徙。《元史》記載,在元初,榮州(今四川榮縣)“其地荒而廢之”,至元順帝時期,卻被來自雍、梁、淮甸的20萬戶流民“開墾成業”。來此聚居的“襄漢流民”,“至數千戶,私開鹽井,自相部署,往往卻囚徒殺巡卒”。而這群“襄漢流民”中,也包括來自長江中遊的湖北移民。

桂林祖由元末入川定居望京,據口傳最早定居南壩染房,當時及後幾代人把桂林祖落腳棲居地叫“桂花園”。桂林祖落居南壩,是因南壩很早定居的土著居民白可禮,古人講“同姓相親,同姓相依、同姓相攜”。白可禮家產殷實,待人厚道,桂林祖知書識禮,見多識廣,兩人壹見情篤。白可禮將南壩河(當時是壹片草地)作為禮地送給桂林祖開墾,作生存繁衍依托。

桂林祖棲居南壩染房,且名曰“桂花園”。在此繁衍白氏子孫,至第三代子孫有白以仁、白以禮、白以誌、白以信。人丁興旺,家產日增,土地擴展,於是開始分家立戶,繁衍子孫。明景泰四年(1453年)四子分家產,立有“南陽 堂”分家碑,至今尚存。(碑在南壩村染房右“桂花園”原址)

至於桂林祖晚年,棲居何地,何時壽終,因無文字記載及口傳信息,引為憾事。念純、忠純兄弟墓碑記載說:“吾家自兵燹以後,譜牒殘缺失次,宋元間率多荒略,不可修載。謹遡有明及今,自桂林祖歷述的派……世子孫,***知源流焉耳。”說明我族緣何無譜無牒之原因。戰亂年代,人們東逃西躲,離鄉背井,終日惶惶,勉強維持生計,哪能靜心修譜撰牒,能有壹天的安全就心滿意足了。

桂林祖子孫綿延至今,時跨700年左右,脈衍已至二十七代,人口總數已達二萬余。真是壹脈相承,十步芳草,百川歸海,千帆競發,萬世鴻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