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帖木兒,元末名臣,其兄長就是元朝末年的名臣脫脫,在脫脫遭陷害罷官後隨兄長流放到雲南。
2、脫脫(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裏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元朝末期政治家、軍事家。至正十四年(1354年),他被朝中政敵彈劾,流放雲南。至正十五年被人毒害。
賈魯(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代高平人。至正八年(1348年)二月,元順帝在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任命賈魯為都水使者。至正十壹年(1351年)四月初四日,詔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充總治河防使。征發民工15萬,軍士2萬,興役治黃河。賈魯回朝,向順帝上《河平圖》。至正十三年(1353年)五月,身為中書左丞的賈魯,突然病卒,年57歲。3、答失八都魯(?-1358),元末將領,南加臺的兒子。曾以世襲萬戶,鎮守羅羅宣慰司,出征雲南,為大理宣慰司都元帥。至正十二年(1352)以四川行省參知政事率軍攻襄陽、荊門,鎮壓王權、杜將軍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升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知行樞密院事。十五年在許州長葛被劉福通擊敗,後圍韓林兒宋政權都城亳州(今安徽亳州)。十六年,與劉福通戰於夾河太康(今屬河南)等地,互有勝負,後為河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樞密院事,守禦汴梁(今河南開封),次年,加四川行省左丞相。不久,為劉福通戰敗,憂急而死。
4、段功,段隆之子,段光之弟是,蒙古轄下的第十位大理總管,同時元朝也授他為承務郞、蒙化州知州。1346年,木邦夷思可叛。元朝命河南參政賈敦熙督師討之,段功亦出兵參戰,作為前鋒,屢戰克捷,因功封為雲南省參政。在1365年時,梁王又懷疑段功有並吞雲南全境的野心,因而要女兒阿蓋公主將段功毒殺,但是阿蓋公主不忍反將壹切告知段功。但段功仍被梁王派人刺殺,而阿蓋公主也殉情自殺。
5、王保保(?-1375年),胡名擴廓帖木兒(K?ke
Temür)。元朝末年將領。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今安徽臨泉西北)人。其父親是中原人,母親是元朝末年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察罕帖木兒之甥,後為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元末兵起後,從察罕帖木兒組織地主武裝,鎮壓紅巾軍,元惠宗妥歡貼睦爾賜名擴廓帖木兒。
6、孛羅帖木兒(?—1365),又作孛羅鐵木兒,元末將領,蒙古散只兀氏,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魯之子。孛羅帖木兒是壹個能征善戰的軍事家,他在元朝末年腐朽統治政府中,也是壹個有才能的政治家。盡管他是站在鎮壓起義的反動立場上,他的軍事、政治才能還是出眾的。
7、察罕帖木兒(Chaqan-temür,?—1362),字廷瑞,畏兀兒人。漢姓李,又稱李察罕(小說中趙敏她爹)。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即元之別失八裏)。曾祖闊闊臺隨蒙古軍入河南。,以探馬赤軍戶留居。祖乃蠻臺、父阿魯溫,皆居河南,遂為潁州沈丘(今安徽臨泉西北)人。察罕帖木兒自幼攻讀儒書,曾應進士舉,名聞鄉裏。 8、明的曹震(?—1393)
元末明初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末從朱元璋起兵,累官指揮使。
9、胡深(1314—1365),字仲淵,號蕓齋,龍泉東郊塔石南弄村人,穎異有智略,通經史百家之學。元末兵亂,1359年冬歸降朱元璋,被授為左司員外郎,守處州。1361年秋,出征江西等地,屢立戰功,授為浙江東行省左右司郎中。後朱元璋稱吳王,胡深為王府參軍,仍守處州。1365年1月,胡深從朱亮祖伐福建陳友定,陷伏兵包圍圈,被執持遇害,終年52歲,追封為縉雲郡伯。
10、桑世傑(?—1358),安徽無為人,元末明初軍事將領。
11、徐達,1332—1385,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十年夜回回將領之首。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身世農家,少有弘願。
12、湯和(1326—1395)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人。為人謹嚴,沈敏多智。
13、常遇春(1330—1369)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安徽懷遠人。體貌奇偉,沈毅果敢,長臂善射
14、馮國用(1324—1359)明開國時將領。定遠(今安徽)人,回族。
15、馮勝
明初年夜將。初名國勝,別名宗異。回族。安徽定遠人。馮文質次子。 喜念書,通兵書
16、李文忠(1339—1384)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思本,江蘇盱眙人。喜愛念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正。
17、鄧愈(1337—1377)。初名友德,字伯顏。虹縣(今安徽泗縣)人。明朝開國十年夜回回名將之壹。17歲領兵抗元。
18、華雲龍,定遠人,回族。聚眾居韭山。太祖起兵,來歸。
19、丁德興,定遠人,回族。歸太祖於濠。偉其神情,以“黑丁”呼之。
20、藍玉 ,鳳陽定遠(今屬安徽)回族人,洪武後期的首要將領,多次領兵沖擊元朝殘存勢力,為明朝統壹中國作出了主要進獻。
21、沐英
鳳陽定遠(今屬安徽)回族人,明初主要將領
22、傅友德(?—1394)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驍勇,善擊刺騎射。
23、李善長(1314—1390年),明代鳳陽定遠(壹說歙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