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李時珍說生姜“禦百邪”,養生溫脾胃、散風寒,還可應急用於解毒

李時珍說生姜“禦百邪”,養生溫脾胃、散風寒,還可應急用於解毒

有壹部分人對於 養生 的誤解很大,以為“補”就是 養生 ,因此不論是傳統的人參、鹿茸,還是鈣、鐵、鋅、硒等營養元素通通往吃個遍,其實這是很大的壹個誤區,筆者在之前提出過, 養生 四個字最重要,這四個字是“內、外、動、靜”。

而這四個字的含義很深奧,“內”主要是調整內在的臟腑、經絡等,增強自身;“外”是盡量避免外部的“外邪”傷害自身,不僅包括容易讓人生病的東西,還有防火、防災等避免危險的事情;“動”是說的是適量而有度的運動;“靜”就是調整自身的心態,雖說不能做到處事不驚,但也盡量避免大喜大悲。

能很好地理解這四個字才是 養生 的根本,而在廚房中就有壹物,它兼顧了“內”與“外”兩個 養生 訣竅,它就是很多人不以為然的生姜,但是李時珍曾提出生姜可以“禦百邪”, 養生 在“內”可以溫脾胃、散風寒,在“外”可以應急用於解多種毒素,尤其是誤食草藥或者飲食中毒。

生姜入藥的 歷史 比較悠久,在《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生姜“能強禦百邪,解食野禽中毒”、“生用發散,熟用和中”,其中“和中”的意思就是調理脾胃;金元四大家之壹的張元素提出生姜“益脾胃,散風寒”。

生姜的品種不必多說,大家都了解,在這裏主要說壹下大家都關心的幾個問題。用生姜 養生 有別於幹姜,兩者之間看似是同壹物但 養生 之功不同,不能混淆;正統教學的書上說生姜以“塊大、質嫩”的為佳,也有人說以老姜為佳,其實區別在於老姜發散力風寒之力更強,根據需要各自有不同的最佳選擇。

此外有人說生姜皮屬寒涼,用時需要去皮,其實這句話是金元四大家之壹的朱丹溪說的,原話是“留皮則冷,去皮則熱”,但是緊接著下壹句才是重點,這句話是“留皮則行表而去熱,去皮則守中熱存也”。由此可見 養生 用生姜如果去皮則“太熱”,容易“內熱積聚”,因此不建議去皮。

生姜入藥被稱作“嘔家聖藥”,對於突然嘔吐的人,古籍記載“嚼生姜兩三片可止”。這可以說是生姜的藥用價值中的壹種,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才能“對證”,而生姜的 養生 作用可以分為4類。

1.生姜 養生 預防感冒。

俗話說“不可百日無姜”,生姜是發散風寒的常用藥材,也是預防感冒的常用 養生 之物,李時珍說它“去邪防惡”就是說的它祛除風寒之氣的預防作用。在古籍記載中有兩種方法,壹種是用生姜、紫蘇、菊花塗抹在鼻孔周圍或者鼻翼兩側;另壹種是比較常用的,就是幾片生姜與適量紅糖泡水喝。

2.生姜 養生 溫脾胃。

生姜被稱作“嘔家聖藥”,最適宜的就是胃寒而嘔吐的人,如果與白豆蔻搭檔則更佳;如果與藿香搭檔可用於夏季傷暑嘔吐;與黃連搭檔可用於濕熱嘔吐。但生姜最擅長的還是溫脾胃,古籍《類證本草》就記載“生姜去濕,溫中益脾胃,脾胃之氣溫和、健運,則濕氣自去也”。

對於飲食生冷而脾胃寒氣重的人可用生姜與大棗 養生 ;如果是脾胃虛弱而寒氣重的人可用生姜、人參、白術 養生 ;如果是陽氣弱而濕寒之氣充盛的人,可用生姜與高良姜、胡椒等 養生 ;如果脾胃寒氣重,古籍中還有生姜、黨參、白芍的搭配方式。

3.生姜 養生 散風寒、溫肺。

生姜 養生 可以“溫肺化飲”,很多人只知道生姜溫脾胃卻不知道它“溫肺、化痰、散風寒”之功,其主要的機理是“脾胃是生痰之源、肺是儲痰之氣”,溫脾胃則遏制住“生痰之源”,生姜還發散風寒,因此 養生 有利於肺臟。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生姜汁與蜂蜜 養生 可以調養長年的咳而不止;除此之外還有生姜與甘草、人參、大棗壹同搭配養益肺臟的方法;值得註意的是,生姜與半夏是很好的搭檔,古籍中多有記載,但是半夏有毒,不建議 養生 用。

4.生姜可應急用於解毒。

在歷代的本草類書籍中均有生姜解半夏、天南星等藥材之毒,也解野禽、菌蕈之毒,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諸藥毒、食竹雞、鷓鴣之毒”可用生姜汁解毒;孫思邈也記錄下吃魚蟹中毒可用生姜、紫蘇葉、甘草等。

但用生姜 養生 必須明白壹件事情,那就是生姜的弊端,《本草綱目》中記載“食姜久,積熱患目,多食兼酒,立發甚速”,由此可見生姜不能吃太多,尤其是喝酒時不要過多吃姜。除此之外,生姜辛熱而助火,雖然能祛寒氣,但也有助於“火邪”、“熱邪”,所以熱盛的人和陰虛的人最好不要吃。

生姜是常見的食材,也是很好的 養生 之物,俗話說“早上吃姜賽人參”,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適宜多吃生姜,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只有了解生姜才能合理地用它 養生 ,如果妳感覺本文對妳有用,請給予支持,筆者以後還繼續努力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