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撮口簡介

撮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撮口的方劑 2 治療撮口的穴位 3 治療撮口的中成藥 4 古籍中的撮口 1 拼音

cuō kǒu

2 英文參考

locked jaw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撮口為病證名[1],臍風三證之壹[1],又名撮風[1]、唇緊。見《仁齋小兒方論》。指小兒口唇肌肉痙攣,口唇收縮成狀如魚口之圓形的表現[2]?。以口唇收縮,撮如魚口為主癥[1]。並有舌強唇青,痰涎滿口,氣促,啼聲不出,身熱面黃等癥。系母體臟腑有熱,令胎兒心脾受灼,生後又為風邪所襲而然[1]。壹般妨礙吮乳,舌強唇青,面色赤黃,口涎痰滿,氣息喘促,啼聲不出,甚至腹現青筋,二便秘結,身熱多驚,手足抽搐[1]。《幼科發揮》:“撮口證兒多啼,口頻撮者,此臍腹痛也,可用雄黃解毒丸。”氣喘痰盛的,宜豁痰通竅,用辰砂僵蠶散;腹痛便秘的,宜通便開結,用紫霜丸;身熱多驚的,宜清熱鎮驚,用龍膽湯;手足抽搐的[1]。宜息風鎮痙,用撮風散,以竹瀝湯調服,外治以僵蠶末,蜜調敷唇口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