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題西林壁》的詩意是什麽?

《題西林壁》的詩意是什麽?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蘇東坡很聰明,他避開了李白的鋒芒,不直接去碰廬山瀑布,不著力描寫廬山的秀麗景色,而是借景說理,他意在說明: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壹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另外,其實這首詩裏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容易聯想起古人對於地心說的執念,人們每天眼看著日月星辰在天上起起落落,自然而然就會覺得所有天體都圍繞大地旋轉,所以呢,人們就不識地球真面目,就是因為渺小的人們身在地球中。

蘇東坡跟李白壹樣,是不世出的大天才。尤其是這首詩最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跟李白歷史上首創用銀河來比喻瀑布壹樣,蘇東坡用壹種淺顯易懂的語言,同樣說出壹種前人從未提及的意境,這種意境包含深刻的哲理。

簡而言之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此後世的人們也就千百次地把這兩句當作哲理金句,而反復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