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此花者不說此花來臨,眾親齊雅靜,聽我散花文。
天上日月兩悠悠,地上長江晝夜流。人生在世不長久,看著年青白了頭。縱有黃金堆北鬥,事到頭來不自由。今晚把花散幾首,超度亡人往西遊。
花文未盡花又逢春,若有好花,請師來散!
散花是齋醮儀式組成中常用的儀式元。陸修靜《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 稱,天上神仙臨降醮壇時,“皆駕飛雲綠軿,八景玉輿。從真人玉女手把花旛,前導鳳 歌,後從天鈞,白鶴獅子,嘯歌邕邕,燒香散花,浮空而來”。
擴展資料
散花的由來
道教的“散花”,並不實地拋撒鮮花,只是誦唱。陸修靜的《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有在巡行中詠唱的步虛詞多首,如“諸天散香華,倏然靈風起”,“靈風扇奇奇,清香 散人衿”,“香花隨風散,玉音成紫霄”,“真人把芙蓉,散花陳我願”等。
“每誦步虛壹首訖,弟子唱‘善散花’,禮壹拜”。在道教科儀中,散花多與瑤 壇、雲輿、五獻等內容相聯系,多為行進中的誦唱,間亦有立定念誦的。其詞有五言、 七言與詞曲類三種,和步虛詞相似。
現存較著的散花詞有宋真宗作五言散花詞十首、七 言散花詞十首和宋徽宗作五言散花詞十首等,均收於明《道藏》的《金箓齋三洞贊詠儀》 中,其詞多為贊詠仙都美景和瑤臺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