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前身很可能是明代遺留下來的故園,今已不可考,它作為清雍正帝太子藩邸,於康熙四十八年(1710)營建。雍正即位以後,増修殿宇。乾隆帝復於園東擴建長春園(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萬春園(註1),以後三園總稱圓明三園,歷清康、雍、乾、嘉、道五帝經營,其規模備極宏大,這就是王闓運《圓明園宮詞》裏寫的:
“純皇纘業當全盛,江海無波待遊幸。行所留連賞四園,畫師寫仿開雙境。”
園至乾隆末,臻於極盛。其壹丘壹壑,壹亭壹閣,莫不精思構劃,融中西建築藝術於壹體,匯南北宮闕名園為壹家,圓明三園約壹百景(註2),二十門,堪稱近古以來中國宮苑之冠,或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華麗的宮苑。在圓明園被焚毀以前,自雍正帝始,到鹹豐帝止,圓明園是清帝和諸大臣經常辦工、休閑之所,而不是電視劇裏誤導及造成今人誤解的紫禁城皇宮。自康熙起,清六帝中,嘉慶和道光逝世在圓明園裏。園之南為朝會及大臣侍直之處,即軍機處;北則遊幸娛樂之所。景有四十,皆乾隆所題。“圓明園”系康熙所命名,已毀的“正大光明”殿額有康熙題字,已毀的大宮門額有雍正題字。“圓明”二字的意義按雍正解釋:
“圓明意誌深遠,殊未易窺,嘗稽古籍之言,體認圓明之德。夫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註3)
前人的“園西則西山屏蔽,或迤邐相輳,或突兀相蹙。其內,則玉泉浥註,或辟稻畦,或引溉荷池。所謂:平原膴膴,嘉穎穰穰(雍正《圓明園題記》),林光晴霽,池影澄清,凈練不波,遙峰入鏡者也。”把圓明園的自然風景描繪得十分透徹。
圓明三園在鹹豐末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焚毀,其中的古籍和珍寶主要被英法聯軍所搶劫,少數被國人趁機搶劫。圓明園的主要建築物雖在1860年時被焚燒,但至1879年時尚保留大部分磚石結構,包括墻基甚至全貌(註4)。到1900年以後,特別是辛亥革命以後,這些建築的磚石材料大量被軍閥、政客,以及普通民人所盜劫(註4,本文後面還將進壹步說明)。今天,人們所看見的圓明三園遺跡,基本上和王威在1953年所攝的18幅照片壹致(註5),但文革中又有少許破壞。現今可查的關於圓明園未被破壞以前的風景描述,主要來自吳振棫《養吉齋叢錄》、王闓運《湘綺樓日記》、徐樹鈞《圓明園詞序》,以及載於《欽定日下舊聞考》裏的雍正《圓明園題記》和乾隆《圓明園後記》。此外,亦見於西人對圓明園的回憶,其中包括圓明園西洋樓設計師蔣友仁的回憶錄和侵華英法聯軍當事人的回憶文章和書籍,可見於歐陽采薇所譯《西書關於焚毀圓明園記事八篇》(現藏北京圖書館,緝於《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七卷,第三、四號圓明園專號)裏。
壹般人所知道的圓明園的焚毀,只在 1860年的北京事件中,以為圓明園被搶劫和火燒以後,園子大致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其實大謬不然。雖然,圓明園的大部分建築已經受到火焚的嚴重破壞,但是,這些建築的墻基照壁仍然還保持完好,園裏的古木依舊參天,林深葉茂,園裏水池處處依舊,泉水疊石宛在,並不是今天我們所看見的圓明園遺址公園裏那點可憐的寥寥無幾的殘跡。
清同治十年(1871),上距圓明園被焚毀十壹年,王闓運偕徐樹鈞(叔鴻)在守備軍官廖承恩的導遊下憑吊清漪園和圓明園舊跡。在清漪園,他們看見“頹垣斷瓦,零亂榛蕪。。。。昆明湖歸橋上,銅犀臥荊棘”的蕭疎景象。明日,他們又在壹位七十歲姓董的老太監的導遊下,從瓦礫中過圓明園賢良門、勤政、光明、壽山、太和遺址,“至前湖圓明寢殿五楹,後為奉三無私殿、九洲清宴殿,各七楹,壞壁猶立,拾級可尋。”(參1)也就是說,被焚毀後的圓明園宮宇的部分墻壁還保持著,還能辨認出宮殿所屬的幾間屋。其他壹些勝跡的廢基也能看見;福海裏的蓬島瑤臺的“殿宇猶存數楹”;雙鶴齋(即前文“廓然大公”)“亂草侵階,窗欞(窗格子)宛在。”(參1)按照徐珂的《清稗類鈔》的記載,除正大光明殿和九洲清宴殿等殿為七楹以外,其他宮殿都是五楹,這就說明了十壹年後的圓明園殘跡還大體上保留了磚石結構。再從滕固所著《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參2)1869年至1879年的長春園裏西洋建築廢址的照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由於羅馬式建築主要由大理石等石質材料構成而不會被焚毀,所以那些建築的主要結構完好地保存著,在煙雲樹杪間依舊挺立著她們白色的秀麗身姿。正所謂,
賢良門閉有殘磚,光明殿毀尋頹壁。
文宗新構清輝堂,為近前湖納曉光。
妖夢林神辭二品(註3),佛城舍衛散諸方。
湖中蒲稗依依長,階前蒿艾蕭蕭響。
枯樹重抽盜作薪,遊鱗暫躍驚逢網。
別有開雲鏤月臺,太平三聖昔同來。
寧知亂竹侵苔出,不見春花泣露開。
平湖西去軒亭在,題筆銀鉤連到壡壡。(註4)
明年,即同治十壹年(1872)的冬天,清政府大臣裏有重修圓明園的建議,並派員查勘遺址,官方才有了第壹次圓明園劫後的記錄。根據內務府大臣明善堂郎中貴寶的調查報告稱:“圓明園尚存十三處,計:莊嚴法界、雙鶴齋、紫碧山房、魚躍鳶飛、耕雲堂、慎修思永、知過堂、課農軒、順天慶、春雨軒、、杏花村、文昌閣、魁星樓。”但這個報告有漏記,尚有蓬島瑤臺、林淵錦鏡、藏舟塢、海嶽開襟、萬春園大宮門(即今圓明園遺址公園正門)、正覺寺以及不少附屬建築還保存著(註5)。
在議論重修圓明園以前十二年的時間裏,清政府將圓明園列為皇家禁地,禁止未經允許的官員私自闖入圓明園遊覽,這項政策壹直堅持到庚子事變(1900)的前夕。光緒二十三年(1897),李鴻章出訪歐洲還朝,慈禧在頤和園召見並賜宴以後,李偕幕僚馬建忠、曾廣銓往遊圓明園,守園老監接待甚殷勤,其意在得李贈饋,李未理。後數日,光緒帝也來遊園,老監向帝奏李擅自私遊禁園的事,光緒帝遂向翁同和談起此事,翁與李關系素來很緊張,於是抓住此事做文章,彈劾李擅遊禁園大不敬,由於慈禧對此事不以為然,未與李鴻章降級的處罰,僅罰俸了事。(參6)從這件事,也可看出清政府對荒廢的圓明園的控制仍然是很緊的。然而可笑的是,盡管政府對官吏訪遊圓明園的控制抓得很緊,卻對平民進園盜竊園內財產,以及盜伐林木、無所管束,可能是自焚毀以後,清政府未留禁兵守園,只有人數不多的太監負責看守,喏大壹個圓明園當然是不可能封鎖得住的(註7)。即使在同治十二年(1873)決定重修以後,平民的盜掠現象仍不能制止,“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圓明園西路(指園中大道,不是現在的“圓明園西路”)十三所第七所西房兩間,被賊拆倒。”(註8)
重修圓明園工程從同治十二年(1873)十月初八日開始,至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止,只持續了壹年時間,便因經費難於籌集而告終,據清政府內務府文件載:其間耗費工程銀四十萬五千多兩。由於資金和建築材料缺乏,重修圓明園的規模進行得很小,僅僅只完成了對圓明園大宮門、正大光明殿、天地壹家春(註 9)的部分修復,這項工程便在清王朝的捉襟見肘的財政窘況下流產了。
此後至庚子之亂後的二十七年中,圓明園也曾有小的粘修,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時,慈禧和光緒在遊圓明園後,動用了九萬六千多兩銀修復雙鶴齋、環秀山房、課農軒,以及萬春園宮門外的橋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推測,從1860年被焚毀之後到1900年的四十年時間裏,對圓明園磚石、林木和殘存文物的盜竊雖然從未停止(註10),總的來說,還是小規模程度進行的,因而對圓明園殘跡的破壞還不是嚴重的,更何況在其間,清政府還對它做了斷斷續續的小修理,否則,慈禧和光緒也就不會還有興致去遊覽它了。據金勛的回憶,他在幼時居住在海澱成府村,常常在圓明園附近經過,在墻外高處可以看見海嶽開襟、蓬島瑤臺和萬春園的大宮門。(註11)
庚子之亂(1900)是對圓明園第二次毀滅性打擊。當八國聯軍擊潰甘軍聶士成部與義和團,攻陷天津,大舉向北京進發時,慈禧攜光緒逃離京師,北京城內外壹遍混亂。這時候,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亂兵加暴民的鬧劇再次上演,駐守在城內的八旗兵公開勾結地痞流氓在城裏大肆搶劫,而在城外,駐防軍和流氓,其中很多可能是潰敗和作鳥獸散的義和拳民,更是囂張,把城外變成了無法無天的世界。亂兵與暴民大肆洗劫西郊各園的陳設,圓明園也不例外。他們將殿座亭榭以及宮門、銅獅壹齊拆除出售(註12),他們甚至連磚石、石料都不肯放過。這些人在圓明園裏設有木材堆積站和燒木碳的窯場,將拆卸下來的建築材料及園內幾萬棵名貴樹木分門別類地堆積起來,大件的當作建築和家具材料賣,小件的就燒成木料賣,著名的福海中的海嶽開襟和蓬島瑤臺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拆毀的,在之前,由於英法聯軍未及焚毀,所以這兩景在圓明園裏是極少數保存下來的建築中最完好的,光緒中,曾油飾壹新。
經過庚子之亂中的大破壞後,同治、光緒兩朝裏的小修復所遺留下來的圓明園遺跡現在基本上蕩然無存了(註13),圓明園這片荒林已經沒有任何值得駕返北京的慈禧和光緒留戀地方了,光緒三十年(1904)秋,內務府裁撤了看守圓明園的壹部份官員(註14)。宣統末(1911),譚延闓(註15)往訪圓明三園廢墟,從今清華西校門出,圓明園福園門(註16)入,想憑吊雙鶴齋,即廓然大公,已不可見,只見“麥隴彌望,如行野田中”,但還可以看見極東處,長春園裏的西洋樓遺跡:“有樓閣,以白石為之,略如今泰西制,雕鏤精美,壁立如故;玲峰壹石,挺然孤秀,猶矗立榛莽中。”(註17)所謂“麥隴彌望,如行野田中”,是因為1904年以後,許多貧窮的旗民和其他農民逐漸到圓明園裏開墾,把大遍樹林和荒地,以及幹凅的湖沼變成了農田的原因。
辛亥革命以後,北洋軍閥公開搶拆北京各園的的建築,徐世昌拆走鳴鶴園和鏡春園中最完整的殿宇的木材(註18),開軍閥掠園之先河。此後,王懷慶(註19)步徐的後塵,拆掉舍衛城、安佑宮的大墻及西洋樓的石料來營造他自己的“達園”(註20),這些石料都是當初流氓地痞想搬都搬不動的。王懷慶猖狂地盜拆圓明三園的行動,成為了北京城內外軍閥和政客們效尤的榜樣,他們壹窩蜂撲向圓明園廢墟,假借王懷慶的名義,搶拆盜運園裏的材料,其勢如潮水,弄得看護太監無法阻攔,結果在幾年之內,把圓明園裏的殘存的,稍微像樣壹點的建築材料洗劫壹空。(註21)其中,張作霖曾盜用長春園西洋樓的漢白玉石料來修造自己的墓園。據當時居住在成府村和北大附近的老北京回憶,自從民國以後,幾乎每天都有裝滿了圓明園殘料的車輛經過,壹年四季不停,***持續了二十多年之久。(註22)
這壹波潮水般地盜拆圓明園之風終於把圓明園變成了壹塊方圓10平方公裏上徹徹底底的荒地和農田,這是圓明園歷史上所遭到的第三次大搶劫。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參予民初以後對圓明園殘體拆卸的,除了明火執仗的權勢惡棍的豪奪以外,還有文雅的,紳士般的巧取。例如,在建造中央公園(今北京中山公園)時,就曾“移植”了“蘭亭八柱帖”、萬春園內銅人承露盤(露水神臺)的石座(現存於北海公園)、長春園西洋樓,遠瀛觀的美術石欄、海嶽開襟和別壹洞天的太湖石等。燕京大學在建築校舍時,美國牧師在圓明園裏取材最多,比較著名的有:安佑宮華表三根(後輾轉到了老北京圖書館外立著)、龍鳳丹陛臺階石壹塊,漢白玉石麒麟壹對(安置在北京大學辦公樓前)、長春園西洋樓的海宴堂前噴水臺兩座、觀水法寶座正面的石屏風五塊(西洋樓最精美的雕刻作品多散在北大校園裏)。1930年老北京圖書館修建時,在圓明園裏取材也不少,除安佑宮壹對華表以外,還有該園大門外壹對取自長春宮大宮門的石獅子、文淵閣石碑兩塊、福海西岸望瀛洲昆侖石壹塊和黃色太湖石兩塊,圖書館西有象皮青太湖石壹塊,帶漢白玉座。頤和園裏也有圓明園的東西,如仁壽殿前的銅獬豸即其壹。上面的調查情況來自王威1957年出版的書《圓明園》。
1
| 評論
2011-11-19 18:30 大開殺戒2012 | 壹級
辛亥革命以後,北洋軍閥公開搶拆北京各園的的建築,徐世昌拆走鳴鶴園和鏡春園中最完整的殿宇的木材(註18),開軍閥掠園之先河。此後,王懷慶(註19)步徐的後塵,拆掉舍衛城、安佑宮的大墻及西洋樓的石料來營造他自己的“達園”(註20),這些石料都是當初流氓地痞想搬都搬不動的。王懷慶猖狂地盜拆圓明三園的行動,成為了北京城內外軍閥和政客們效尤的榜樣,他們壹窩蜂撲向圓明園廢墟,假借王懷慶的名義,搶拆盜運園裏的材料,其勢如潮水,弄得看護太監無法阻攔,結果在幾年之內,把圓明園裏的殘存的,稍微像樣壹點的建築材料洗劫壹空。(註21)其中,張作霖曾盜用長春園西洋樓的漢白玉石料來修造自己的墓園。據當時居住在成府村和北大附近的老北京回憶,自從民國以後,幾乎每天都有裝滿了圓明園殘料的車輛經過,壹年四季不停,***持續了二十多年之久。(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