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最早的農業活動主要是在黃河的中下遊。那裏是壹個森林草原區,有廣闊的平原和低窪地。也有同樣廣大的山嶽地帶和黃土高原,而這平原與高地二者在空間上又大致上是判然分開的。天然森林大約主要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地區,平原上還是以草原為主。在草原上往往問雜著大大小小的森林,但似乎還不能想像有很多特大的林區,例如像歐洲那個樣子。壹般說來,人類最初開辟農業生產活動場所總是先往阻力較小的方向去打主意,也就是避難就易。在還沒有鋒利的工具以前,毀滅森林是很不輕易的,簡單的辦法是縱火焚燒。古人經常有狩獵活動,放火焚林是不稀奇的,但那與改變林區為耕地卻並非壹回事。從我國古籍中不大輕易看出通過消滅森林來開辟農田的跡象。假如當時廣泛存在過這種過程,在文獻中不會是沒有壹點反映。像《詩經》裏《大雅》的《皇矣》篇的“作之屏之,其茁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似乎只是說的墾荒造田時消除土地上的個別雜樹而不像是毀滅茂密的原始森林。似乎可以這樣說,早期的農民開辟農田主要還是在天然草原上打主意。那個時期平坦的草原上有很多的沼澤和沮洳地帶,因為壹則水裏出產對人們的生活維持還起著不小的作用,再則要想改造這種地方使之適於農用,需要進行排水疏幹的工程,這在當時也不是輕而易舉的,所以顯然都沒有什麽人為的變動,至於開墾山坡地,那就更不用說。在天然草原上放牧牲口自然是極為省事,不過人們不能只靠動物性食品維持生活,而是還要種植壹些谷物,因此在放牧之外,也得開辟出來壹些農田。這大約是當初每戶人家的生產活動方式。不知是從何時開始我們的祖先逐漸改變了這種方式,有的人專去畜養牲口,並且是以遊牧為主,幾乎完全放棄了種植;另壹些人只去種地,定居下來,雖然也還保留壹些小家畜,卻不再遊牧了。這兩種人的生產活動越來越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生活習慣以及風俗意識也就越來差異越大,活動空間也越來越相互離開。生活在所謂“中原”的人自稱為“華夏”或“中國”,而把活動在西北方高地的人叫做“狄”或“戎”。這種區分其實主要不是在種族上,而是在文化上,或者說是在生活生產方式上。從生產上來說就是逐漸形成了以種植為主和以養畜為主的兩個部族集團。黃河中下遊這個森林草原地帶先是出現了壹個華戎雜處的局面,到後來種植業在平原地方得到了更順利的發展,專事養畜的人逐漸集中到山區和高原上。因此,廣大平原地區的土地利用基本上就是個開辟耕地,天然放牧場在那裏逐漸消失了,出現了幾乎單純的耕種景觀。這種情景至遲到了戰國時期就已經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