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蘭茂的主要成就

蘭茂的主要成就

蘭茂在醫藥學上的重大成就,來源於他的刻苦鉆研和辛勤實踐。他“遍訪滇池流域及滇南各地”訪醫問藥,曾到過會澤縣金鐘山采藥行醫,為會澤人民治病,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人們在金鐘山蓋有蘭公祠崇祀,現還存部分遺跡。

永樂十五年(1417),蘭茂開始編著醫藥學專著《滇南本草》。他花了近20年時間,終於在正統元年(1436)完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藥物學專著《滇南本草》(含《醫門攬要》)比李時珍《本草綱目》早142年。全書約10萬余字,載藥物544種,多數為雲南地方性中草藥。其中很大壹部分載入1974年版《雲南地方藥品標準》及1977年版的《中華人民***和國藥典》;有37種藥物受到國外醫學界推崇,並被東南亞各國所采用。

蘭茂從事藥物學和醫學,是從為母親治病起,立誌學醫,壹發而不可收。嵩明的“藥靈山”,就是他采藥常去的地方。他邊采藥,邊學醫,邊著書。從永樂丁酉年(1417年)至正德丙辰年(1436年)20年的時間裏,他四處覓方采藥,結合積累的治療經驗,終於完成了《滇南本草》(含《醫門攬要》)這部巨著。

《滇南本草》最早的抄本載藥274種,整理本載藥544種,附方600余首。是壹本藥物與方劑結合,便於使用,有獨創性的藥物學專著。蘭茂為了著書采藥,幾乎踏遍了雲南全境:東至滇黔川邊界,南達中老邊境,西臨中緬邊界,北至金沙江兩岸。

《醫門攬要》***二卷。上卷專論脈法,載望、聞、問、切四診,總論及脈訣歌。下卷論方癥,主張療疾要從實際出發,診斷要全面慎思。每癥先論病理,再予臨床處方。其復方配伍精當,單方簡易實用,無不體現蘭茂淵博的學識和精到的診療經驗。

李孝友稱蘭茂《滇南本草》及所附《醫門攬要》,“系蘭茂對古代邊疆民族地區常見病、多發病臨床經驗的總結,對中國民族藥物的發掘與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1世紀以來來,雲南省省內外醫藥學家對《滇南本草》的多種藥物經臨床配方應用,證明確具特效。此如馳名中外的雲南白藥,專治風濕的虎力散,祛風除濕的腎福寶,專治偏癱的燈盞花等等,都是各醫家和藥廠采用《滇南本草》的藥物配方研制的。

《滇南本草》的最早版本,為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滇南範洪增述,經清康熙丁醜年(1697年)滇南高宏業抄錄,乾隆38年(1773年)朱景陽重抄本,稱為“範本”。被稱為“務本”的清光緒丁亥年(1887年)由雲南務本堂刊刻的五卷本《滇南本草》(含《醫門攬要》),就是後來的最新整理本三卷《滇南本草》的主要依據。務本《滇南本草》的刻印版藏片,現存雲南省圖書館。 蘭茂自二十歲起,因“恥於利祿,自匾其軒為‘止庵’,遂不出”。他整日讀書寫作,首先寫出了雲南第壹部聲律啟蒙讀物《聲律發蒙》。這是壹部用韻語寫成供童生學習音韻對仗的專用讀本,早於李漁《笠翁對語》約200年。《聲律發蒙》壹書,是壹部切於幼學的聲律讀物。該書“吟誦之下,恍覺景物山川,皆成佳趣”。由於通俗易懂,語言精煉,音律鏗鏘,瑯瑯上口,廣受歡迎,因而成為當時滇中的啟蒙教科書。《韻略易通》於正統七年(1442)寫成,全書收8348字。蘭茂立足雲南方言,面向全國普通話,即“盡變古法,以就方音”,將《中原音韻》的36個聲母簡化為20個,又把19個韻改為20韻,形成橫有20母,縱有20韻,融聲、韻、調為壹體的“新等韻圖”,以“東風破早梅,向暖壹枝開;冰雪無人見,春從天上來”的“早梅詩”加以概括,使人於悠然的詩境中,記誦了20個聲母的發音。由於它切合實際,便於應用,流傳很廣,被收入清代《四庫全書》。當代著名學者方國瑜先生說:“蘭茂的《韻略易通》,在中國音韻史上豎起了第二座巍峨的裏程碑。”

正統七年(1442年),蘭茂46歲時又寫出了“應用便俗,而風行全國”的《韻略易通》。他大膽創新,把原來100多個舊韻部縮編為20個新韻部,並以壹首五言絕句20個字的《早梅詩》將當時的北方話的聲母標準註出來,成為現在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普通話21個聲母的前身。《聲律發蒙》的價值,在於揭示了《中原音韻》之後,漢民族***同語韻母系統的發展規律。正如清代雲南督學孫人龍在《聲律發蒙敘》中所言:“《發蒙》壹書,切於幼學,吟誦之下,恍覺景物山川,皆成佳趣,廟堂經濟,如在眼前;學者童而習之,便不至於白首茫然也”。蘭茂的音韻學成就,之所以受到現代音韻學大師錢玄同等人的高度評價,是因為蘭茂的音韻學在漢語語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從這張標識圖上,我們不難看出蘭茂的《早梅詩》與普通話聲母的因襲關系。 蘭茂是滇地開館教學第壹人。

蘭茂在楊升庵被貶雲南之前就提倡道德文化教育,是他開始在雲南啟蒙文化,推廣普通話音韻。其《安邊策條》和軍事策劃成就兵部尚書王靖遠平定麓川;但他留下的著作在朝代更替中散失,只有《韻略易通》存目《四庫全書》。蘭茂著《韻略易通》和《聲律發蒙》是與其教學實踐結合在壹起的。在正統年間(1436—1449年間)及其前後,蘭茂在楊林設堂講學。由於他的《韻略易通》“言言珠璣,句句琳瑯”,《聲律發蒙》“詞采駘宕,裁對工穩,村塾啟蒙,幾乎人手壹編”。於是,“壹時學者宗之”。據《雲南鄉賢事略》稱:“四方學者至楊林從茂學”。由此,蘭茂聲名大震,成了當時滇中地區受人景仰的民間教育家。蘭茂治學嚴謹,身體力行,孜孜不倦,從這兩幅“騎驢標韻圖”和“童冠相隨圖”中,我們或許可以聯想出蘭茂教育實踐中那些更為生動感人的情景。

因為蘭茂在楊林開館教學,之後的“雲南第壹所書院”——碧瀾書院就誕生楊林。書院比建於嘉靖三年的昆明五華書院早3至18年,比嵩明州的嵩陽書院早300多年。而今碧瀾書院也只留跡於管文明的國畫裏。可見,蘭茂開教館之早。 蘭茂壹生詩詞著作頗多,尤以《止庵吟稿》和《玄壺集》為代表。他的詩,或寫景狀物,或闡述人生哲理,或抒情言誌,或諷喻現實,或評古論今,風格清新,膾炙人口。

景泰五年(1454),蘭茂寫成南曲劇本《性天風月通玄記》。全劇通過壹道人修行悟道的故事,表達自己厭惡現實,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全劇文辭優美,音韻和諧,反映了雲南的山川風物,閃爍著雲南高原的獨特光彩。堪稱雲南最早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