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玉(1866~1940) 字叔蘊,壹字叔言,號雪堂,又號貞松老人。祖籍浙江省上虞縣,客籍江蘇省淮安縣。羅振玉於宣統元年(1909)來到北京的伯希和處,見到伯希和盜買的敦煌寫卷,唐人寫本等,當即拍照10余種,又就其部分內容編寫《鳴沙山石室秘錄》、《敦煌石室遺書》等。得知藏經洞仍有數千卷文書,乃力促學部電令甘督查封石室,將所余遺書悉數解送京師。將敦煌石室殘存的文書八千卷購下保存。使這批寶藏於宣統二年秋,運抵北京,最後入藏於京師圖書館。對於流散的敦煌文也留心求購,所得文書及海外藏卷伯希和提供的遺書照片影印出版《鳴沙石室佚書》(1913),收書13種:《鳴沙石室遺書續編》(1917),收書4種:、《鳴沙石室古籍叢殘》(1930),收書30種、《敦煌石室遺書三種》、《貞松堂西陲秘籍叢殘》、《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錄補》、《敦煌石室遺書》、《佚籍叢殘初編》、《石室秘寶》等書中。與王國維將斯坦因在敦煌、羅布泊等地發現的漢晉木簡照片匯為《流沙墜簡》。其詳細校訂的題跋文字,大都見於《雪堂校刊群書敘錄》二卷卷下。《補唐書張義潮傳》、《瓜沙曹氏年表》等多種敦煌學論著,幾乎已包括了敦煌遺書中四部書籍的最重要部分。 《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由此推測當時北方的漢人最多不過四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