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希臘文明

古希臘文明

首先,需要對“文明”進行界定。

從整體上看,西方學界對文明的概念內涵有著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將文明理解為與蒙昧、野蠻相對的,表征人類歷史進化狀態的概念。。例如:米拉波認為,“文明”是人類的壹種進步狀態,人類社會總是從壹個落後階段向壹個更高級階段發展的,這個高級階段就是“文明”階段;艾爾弗雷德·韋伯認為:“文明代表著人類在科學、技術和計劃領域中用智慧來征服自然界和文化世界所做的努力。”在我國古籍中,很早就有關於“文明”的記載,如《易經·乾卦》之“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易經·大有》之“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易經·賁卦》之“文明以止,人文也”;《尚書·舜典》之“睿哲文明,溫恭永塞”等,此時的文明壹詞,與文化意思相近,皆有啟迪、開化、文治、教化的意蘊。到了近代,受西方影響,中國思想界開始將文明理解為社會思想、科學技術、政治體制和民族法制等方面的進步程度。

《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對文明的解釋為: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社會進步和人類開化的進步狀態的標誌。我國學者黃旭東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不可能全部涵蓋‘社會進步和人類開化的進步狀態’,將文明僅僅歸

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不全面的。”他認為:文明是人類生活的進步狀態,從靜態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壹切進步成果;從動態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

文明側重於表達人類借助科技手段改造外部世界,通過法律道德等制度協調群體關系,借助宗教意識等調節自身情感從而最大限度滿足人類基本需要,實現全面發展所達到的程度。

對於“文明”和“文化”的區分,參考:

宋斌.“文化”與“文明”的概念辯義.法治社會.2009(1)

~~~~~~~~~~~~~~~~~~~~~~~~~~~~~~~~~~~~~~~~~~~~~~~~~~~~~~~~~

古希臘文明的概況:

文明區都創造了具有自己獨特性的文化,世界上古文明地區, 如東亞、北非、西亞和美洲文明區, 都創造了偉大的農業文化。如東亞黃河流域的小米文化、長江流域的大米文化、北非、西亞的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的小麥、大麥文化和美洲文明地區的玉米文化。但但這些地區都沒能形成工商業文明, 上古時代唯有古希臘文明,以雅典城邦為代表,在經濟上進行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 形成了發達的工商業文明。原因在於“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 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 它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 也就各不相同。”

古希臉文明的特征:

被稱為現代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臘文明, 上自公元前20世紀的克裏特文化, 至公元前5至4世紀臻於極盛, 下迄公元前4 世紀的亞歷山大帝國建立前。古希臘文明呈現如下特點:

壹、政治上, 城邦林立, 以雅典為代表實行奴隸主民主制度, 是所有的奴隸制國家中壹種“ 高度發展的國家形態。”

雅典是當時希臘半島的政治經濟中心,是古希臘文明的典範, 雅典政治家伯裏克利稱雅典是“ 全希臘的學校” 。公元前509年,克裏斯提尼實行改革, 使雅典的奴隸主民主制度最終確立、克裏斯提尼首先把凡有雅典公民權均可參加的“ 人民大會” 賦予最高的立法權和國家統治。

二、經濟上, 奴隸勞動廣泛運用, 工商業、航海業發達。

三、文化上, 醫學、藝術和科技的輝煌。美國歷史學家海斯等稱“ 在古代希臘的壹切城邦裏, 對於豐富人民生活上貢獻最大的是雅典”。雅典不僅是當時希臘的政治、經濟中心, 同樣也是文化中心。在雅典, 文學和音樂的教育是和是和公***的宗教節日聯系著的。壹年中, 這種節日約有

60次之多。群眾性的節日歌舞和祭儀表演發展成為歌劇。有半圓形的、砌有階梯狀座位的可容納萬人觀粉的露天大劇場。著名的悲劇作家有愛斯奇裏斯、索福克利斯和幼裏彼底斯, 喜劇家有阿裏斯托芬。雅典最華美的大廈是直到今天還屹立著的帕特農神廟。在建築、雕刻和繪畫方面,雅典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傑作, 產生了偉大的藝術大師菲迪亞斯。在伯裏克利時代, 迪亞斯負責雕刻並設計了大量的藝術作品, 他設計的雅典的衛城成了藝術的殿堂。

參考文獻:

管建宏.自然環境與古希臘文明的形成(這個期刊來源我還不清楚,妳可以在數據庫裏自己找)

~~~~~~~~~~~~~~~~~~~~~~~~~~~

PS:文明的區域不能以國家為單位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