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1661年入英國劍橋大學三壹學院,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兩年在家鄉躲避瘟疫。這兩年裏,他制定了壹生大多數重要科學創造的藍圖。1667年回劍橋後當選為三壹學院院委,次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任盧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幣廠監督,並移居倫敦。1703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潛心於自然哲學與神學。
牛頓在科學上最卓越的貢獻是微積分和經典力學的創建。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幼名樟壽,字豫才,魯迅為其主要筆名。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城內都昌坊口壹個敗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從叔祖周玉田啟蒙。12歲師事壽鏡吾,在三味書屋攻讀近5年。少年時代接受長達10余年的傳統教育,課余喜雜覽,愛讀野史筆記。因其外祖母等親友在紹興鄉間,得以常常接觸農村,與農民相親近。13歲時,祖介孚因科場案下獄,父伯宜去世,家道中落,經常出入當鋪與藥店,備感世態炎涼。不滿傳統的封建“正道”,“走異路,逃異地”,二十四年,考入無需學費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不久,因厭惡這所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在南京,開始接觸新學,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二十八年春,畢業後被派赴日本留學,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後進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習醫。課余,“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與徐錫麟、秋瑾、陶成章等革命黨人壹起,積極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因有感於中國人的愚弱,為改造中國的國民性,於三十二年毅然中止學醫,選擇文學藝術作為自己的戰鬥武器,開始革命文學生涯,並加光復會。留日期間,堅定地站在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壹邊,與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展開大論戰,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重要論文,並翻譯介紹世界上弱小民族的文學作品。
宣統元年(1909)夏回國,應邀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教。翌年夏,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工作之余,搜集、整理古籍和鄉邦文獻,編成《會稽郡故書雜集》和《古小說鉤沈》。參加越社青年組織的集會,並以會議主席身份發表演說。武昌起義後,率領紹興府中學堂師生上街宣傳,並率眾迎接王金發革命軍進駐紹興,以極大的政治熱情,積極參加光復紹興的實際鬥爭。紹興光復後,被紹興軍政分府都督王金發委任為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支持紹興軍政分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不久,王金發腐化蛻變,魯迅深感痛惜,支持越社青年創辦《越鐸日報》,以監督、批評軍政分府的錯誤行為民國元年(1912)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未幾,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到該部任職。同年5月,隨教育部遷往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壹科科長、僉事。7年,首次以魯迅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大膽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禮教。後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結識李大釗、陳獨秀和胡適等人。8年,“五四”運動爆發,站在運動的最前列,猛烈抨擊封建文化與封建道德。文學創作壹發而不可收,除《孔乙己》、《阿Q正傳》等名篇外,還發表了大量雜文,抨擊新文化運動的反對者。9年開始,先後在23年後的文化“圍剿”與反“圍剿”的鬥爭中,建立了特殊的功勛,從而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24年10月,工農紅軍經過長征勝利到達陜北,消息傳來,他與茅盾托人經巴黎向中***中央拍賀電:“在妳們身上,寄托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25年,身患重病。4月底,會見奉中***中央之命由陜北來上海的馮雪峰,了解中***關於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政策。6月抱病口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反擊托派對中***的誹謗。8月,口授《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壹戰線問題》,表示無條件地擁護和加入這條戰線。從16到25年間的以雜文為主的論著,先後編成《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偽自由書》、《南腔北調集》、《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專集。此期間,還以很大精力翻譯、介紹外國進步文學作品《毀滅》等,為傳播馬列主義文藝思想,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關心教育戰線的鬥爭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多次應邀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學演講和熱情接待來訪的青年,回答他們提出的種種問題。熱心提倡戰鬥的木刻藝術,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民國25年(1936)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終年56歲。其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可為壹生寫照。遺體安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遷至上海虹口公園,由毛澤東題署墓碑。毛澤東稱頌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壹生著譯甚豐。有多種版本《魯迅全集》問世。其作品壹版再版,並翻譯成50多種文字,傳播國內外。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1889年10月26日生於湖北省黃岡縣,1971年4月29日逝世於北京。早年留學日本,1913年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地質學,1918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為國家培養了壹大批地質人材。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31年獲伯明翰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34年赴英國講學,主持倫敦、劍橋等八所大學舉行的“中國地質學”講座。1947年獲挪威奧斯陸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自英國回國,歷任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全國地層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長、中華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地震委員會主任等職務。五十年代中期,還擔任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8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華夏構造體系。”1954年,他親自組織隊伍,在松遼平原和華北平原開展石油普查,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相繼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接著,李四光與其它地質工作者***同努力,使我國很快找到了鎢、鉻、鈾、金剛石、煤及稀有金屬礦藏,並在開發地熱、地下水,研究第四紀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四光的研究涉獵廣泛,在古生物學、冰川學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績。他對第四紀冰川遺跡的研究推翻了過去的“中國無第四紀冰川”的斷言。在地質學理論的研究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創建了地質力學。他運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把各種構造看作是地應力作用的結果。對於中國東部地區的地質特點,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的理論分析,他認為新華夏構造體系的3個沈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前景,從而否定了“中國貧油”的觀點。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強調,在研究地質構造活動性的基礎上,要認真觀測地應力的變化。
李四光畢生致力於地球科學事業。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註重實踐,悉心鉆研,勇於創新,***發表科學論文和專著170余篇(部),為發展地球科學和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環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並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創建的地質力學,提出構造體系新概念,為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地質工作開辟了新途徑;他關於古生物蜓科化石鑒定方法與分類標準,壹直沿用至今,為微體古生物研究開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國第四紀冰川學,為第四紀地質研究,特別是地層劃分、氣候演變、環境治理和資源勘查等開拓了新思路;他始終不渝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獻給祖國和人民,為了解決建設中急需的能源問題,他運用自己創建的地質力學理論和方法,組織和指導石油地質工作,在分析中國地質構造特點的基礎上,指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沈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遠景,50年代初就提出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進行,為大慶、勝利、大港等我國東部壹系列大油田的勘探與發現,為摘掉我國“貧油”的帽子和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指導鈾等放射性礦產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發展我國核工業和“兩彈壹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有力地推進了我國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邢臺發生地震後,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的關鍵時刻,提出進行地應力測量和現今構造應力場分析,研究地震發生、發展的規律,為預測和預報地震指明了方向;他還把這些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在地殼活動帶中尋找建設“安全島”,以及各種災害的預測與防治等。直到他臨終,還念念不忘發展地球科學、國家建設和人民的安危。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壹作紫藝。筆名曾用過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
大革命時期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十八歲到上海,翌年考進“明月歌舞團”,向黎錦暉學習作曲。因不滿劇團的方針,於1932年退出,去北平與李元慶等開展革命音樂活動。後回上海參加劇聯音樂小組,發起組織了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並在聯華影業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為左翼進步電影、話劇、舞臺劇作曲。1933年在創作上初試鋒芒,創作了《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壹新。1934年是他的“音樂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壹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後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他從事音樂創作時間只有兩年左右,卻為八部電影、三部話劇、壹部舞臺劇寫了二十首主題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據民間音樂整理改編的民族器樂合奏四首、口琴曲兩首,***創作了四十壹首音樂作品。此外還發表了《黎錦暉的“芭蕉葉上詩”》、《中國歌舞短論》等十五篇戰鬥性的音樂論文和《時代青年》等三部電影劇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準備經歐洲去蘇聯求學,不幸於遊泳時溺死於藤澤市鵠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時代精神,第壹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光輝形象,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金蛇狂舞》:1934年,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並親自指揮灌成唱片。《倒八板》是《老六板》的變體。它將後者的尾部變化發展,作為樂曲的開始,故俗稱《倒八板》。
第二段又將原曲中的“工”更換成“凡”,轉入上四度宮調系統,情緒趨於明朗熱烈,故也稱它為《凡忘工》或《絕工板》。第三段則采用“螺螄結頂”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達到全曲高潮。樂曲配以激越的鑼鼓,更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聶耳將其定名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對新中國的堅強信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居裏夫人(1867—1934),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物理學家,最早榮獲諾貝爾獎的女性。
居裏夫人出生在波蘭華沙市的壹個教師家庭。10歲喪母、家境貧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勞、好學不倦的品質。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求學深造。她珍惜其間艱苦而又“完美”的時光,勤奮努力,於1893年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94年又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幾乎與此同時,科學之緣將她和彼埃爾·居裏吸引到壹起。1895年兩人結了婚。
1897年,居裏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爾發現鈾具有放射性的報告,引起她極大興趣。她悉心探索、反復實驗,與居裏先生密切合作,終於研究出兩種新的化學元素,它們比鈾具有更強的放射性。壹個是“釙”,它是居裏夫人出於對祖國的熱愛,以波蘭的第壹個字母命名的;另壹個是“鐳”,它傾註了居裏夫婦巨大的心血、智慧、體力,甚至生命。為了證實鐳的存在,他們在壹間夏不避燥熱,冬不避寒冷的破舊棚屋內從事起腦力加苦力的勞動,從1898年到1902年四年時間裏,堅持不懈,終於從幾十噸鈾瀝青礦廢渣中提煉出十分之壹克純鐳鹽,並測定了鐳的原子量。1903年,居裏夫婦和柏克勒爾***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1906年,居裏先生突遇車禍逝世。居裏夫人以堅強的意誌戰勝巨大悲痛,承擔起全部家庭責任。很快地,她又繼任了居裏先生在巴黎大學的課程,並指導實驗室工作。
1911年,居裏夫人參加法國科學院院士競選,由於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為科學院院士”而以壹票之差落選。但這阻撓不住她獻身科學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終生為人類的幸福獻身科學,從不計較個人的私利和榮譽。她先後獲得獎金10種之多、獎章16種之多,以及100多個名譽頭銜。1914年,鐳學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開始在此主持居裏實驗室工作,培養出許多頗有成就的科學家。
居裏夫人富於犧牲精神。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利用X光設備診救傷病員。她長期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緊張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質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種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