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餅狀的餌塊,在木炭火上烤,烤到餌塊兩面微黃,有氣泡鼓出,拿起,在餌塊上抹醬。醬有兩種,芝麻醬和辣椒醬。兩種都要抹。然後對折,就可以吃了。有的在餌塊裏夾東西,比如夾壹根油條的,夾幾片鹵牛肉的,或者夾壹片生菜葉子的。烤餌塊,是普通話的說法,用雲南人的說法,叫燒餌塊。但和外地人說燒,容易引起誤會。江浙壹帶的人把炒菜叫燒菜,如果說燒餌塊,被誤認為炒餌塊,就麻煩了。所以改成烤,以示區別。[2]?
餌塊的配菜有幾樣東西:酸鹽菜、雲腿片、豌豆尖、韭菜。炒餌塊:菜油蔥花熗鍋,油爆,入餌塊和配菜,用鹹醬油、甜醬油調味。餌塊切成薄片小塊,切的薄薄的,再用刀改成菱形塊。炒餌塊壹般油重。昆明習俗,大年初二,要吃炒餌塊。這壹天要早早地起床,切餌塊,切火腿。
煮餌塊要先切,有切成面條狀的,有切成細絲再煮的。玉溪人吃小鍋餌絲,餌絲切的要細,煮的時候還要用專用的鍋,半尺直徑的小銅鍋。先熱鍋,然後將高湯入鍋,湯開,再放入餌絲,再開,放入肉末、豌豆尖、蔥花、鹹醬油、甜醬油、辣子油。肉末變色起鍋,壹鍋壹碗,所以叫小鍋餌絲。鍋柄是木頭的,容易被火燎著,所以,與壹般的鍋,鍋柄與鍋面平行不同,小銅鍋的鍋柄是直立的,柄尖朝上。壹個爐子上好幾個小銅鍋,壹片小鍋柄立著。到大理,講究粑肉餌絲。把肉切成小塊,和醬在壹起炒了,肉湯煮餌絲,再用粑肉醬做帽。
鹵雲南人所說的鹵,是炒後細煮。所以鹵餌塊,是炒與煮的結合。鹵餌塊,是將餌塊切成細絲後,與配菜同炒,調料與煮餌塊基本相同,但是先放到壹起炒,炒到入味,倒入少量高湯,稍燜,起鍋。
蒸蒸餌塊就是把餌塊切成片,放在鍋裏蒸,然後抹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