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gài
2 英文參考Quēpén ST 12 [中國針灸學詞典]
3 經穴缺盆的別名·天蓋天蓋為經穴別名,即缺盆穴[1][2]。出《針灸甲乙經》。
穴位 缺盆 漢語拼音 Quepen 羅馬拼音 Chuehpen 美國英譯名 Broken Basin 各國
代
號 中國 ST12 日本 12 法
國 莫蘭特氏 E12 富耶氏 E12 德國 M12 英國 S12 美國 St12
缺盆為經穴名(Quēpén ST 12)[3]。出《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別名天蓋、尺蓋。屬足陽明胃經[3]。缺即虧缺,盆是器皿名稱,該穴在鎖骨上窩,形如破缺之盆,故名缺盆[3]。主治咳嗽氣喘,喘息,扁桃體炎,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咽喉腫痛,缺盆中痛,瘰癧,咳嗽,唾血,胸中熱,胸滿,胸悶,癭氣,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癭瘤,上肢麻痹或攣急,頸腫,胸膜炎,膈肌痙攣,頸淋巴結核,甲狀腺腫大,肩部軟組織病變等。
3.1 天蓋的別名天蓋(《針灸甲乙經》),尺蓋[4]。
3.2 出處《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缺盆各壹。
3.3 穴名解缺即虧缺,盆是器皿名稱,該穴在鎖骨上窩,形如破缺之盆,故名缺盆[3]。
缺,虧缺、缺損之義。《說文》:“盆,盎也。”《急就篇》“盎,大腹而斂口:盆,斂底而寬上。”缺盆即指頸下巨骨(亦名“上橫骨”,即今之所謂“鎖骨”)上凹陷處,以其形缺陷如盆,故名缺盆(今名“鎖骨上窩”)。《金針梅花詩鈔》缺盆條:“肩下有窩如盆缺,橫骨中央缺盆穴。”穴當鎖骨上窩,是處形如破盆狀。《新正考》有:“缺盆象其骨間皮肉,凹下如盆。”穴當其中,因名缺盆。[4]
3.4 所屬部位胸[5]
3.5 缺盆穴的定位標準定位:缺盆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6][7]。
缺盆位於鎖骨上窩中央,胸正中線旁開4寸處[8]。
缺盆位於頸外側區,鎖骨上大窩,鎖骨上緣凹陷中,前正中線旁開4寸。正坐或仰臥取穴[3]。
缺盆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缺盆穴的位置
缺盆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缺盆穴的位置(肌肉)
缺盆穴的位置(骨骼)
3.6 取法正坐仰靠,在乳中線上,鎖骨上窩中點處取穴。
缺盆位於頸外側區,鎖骨上大窩,鎖骨上緣凹陷中,前正中線旁開4寸。正坐或仰臥取穴[3]。
正坐仰靠位,當鎖骨上窩之中點,胸鎖乳突肌鎖骨頭的外側凹陷中取穴[9]。
3.7 穴位解剖缺盆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氣管前筋膜、臂叢。上方有頸橫動脈。分布著鎖骨上神經中支,深層正當臂叢的鎖骨上部。皮膚由頸叢鎖骨上中間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內有頸外靜脈及面神經頸支支配的頸闊肌。該處由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後緣、肩胛舌骨肌和鎖骨之間形成鎖骨上窩。窩底的淺層有頸外淺靜脈穿頸深筋膜註入鎖骨下靜脈或靜脈角;深層有臂叢,鎖骨下動、靜脈及胸膜頂和肺尖。
3.7.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鎖骨與斜方肌之間→肩胛舌骨肌(下腹)與鎖骨下肌之間→臂叢[3]。
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7]。
3.7.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鎖骨上神經內側支和頸外靜脈分布;深層有臂神經叢和鎖骨下動脈經過,並有面神經頸支分布;再深層有胸膜頂或鎖骨下靜脈[7]。
布有鎖骨上神經中支,深層正當臂叢的鎖骨上部;上方有頸橫動脈通過[8]。
3.8 缺盆的功效與作用缺盆有寬胸利膈,止咳平喘的作用。
缺盆有清咽利膈、散結止痛的作用[3]。
盆之為物而不藏,水火燥濕無所不可,如胃、三焦、大小腸、膽之經絡內外循行,多由此出入,即猶貯而不藏也。惟刺則三分,灸則三壯,以其內近肺臟,不宜太過,非如溪谷淵泉之可深入也。因以本穴用宜淺取,使術者心存盆盂之念,先發戒慎之思也。能治喘滿胸熱,但後人守針刺不宜太深之戒,多不取此。[4]
3.9 主治病癥缺盆穴主治咳嗽氣喘,喘息,扁桃體炎,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咽喉腫痛,缺盆中痛,瘰癧,咳嗽,唾血,胸中熱,胸滿,胸悶,癭氣,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癭瘤,上肢麻痹或攣急,頸腫,胸膜炎,膈肌痙攣,頸淋巴結核,甲狀腺腫大,肩部軟組織病變等。
缺盆穴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缺盆中痛、瘰癧[7]。
缺盆主要用於治療胸肺、上肢疾等疾患:如咳嗽、唾血、喘息、缺盆中痛、胸悶、瘰癧、癭氣、咽喉腫痛、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等[3]。
缺盆主治咳嗽,氣喘,缺盆中痛,胸部滿悶,喉痹,瘰癧,癭瘤等[8]。
缺盆穴主治咳嗽,氣喘,胸中熱,胸滿;上肢麻痹或攣急;缺盆中痛,瘰癧,頸腫,咽喉腫痛[9]。
呼吸系統疾病:扁桃體炎,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胸膜炎;
其它:膈肌痙攣,頸淋巴結核,甲狀腺腫大,肩部軟組織病變。
3.10 刺灸法 3.10.1 刺法壹般直刺0.3~0.5寸[3][7]。
直刺或斜刺0.3~0.5寸[8][9],局部有脹痛感[9],可向上臂放散[9]。
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可向上臂放散。
註意:不可深刺[8],以免發生氣胸。《類經圖翼》:“孕婦禁針”?。
3.10.2 灸法可灸[3]。
艾條灸5~10分鐘[8]。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3.11 配伍缺盆配膻中、巨闕,有宣肺止咳的作用,治咳嗽[9]。
缺盆配天突、中府,治缺盆中痛[9]。
缺盆配水突、氣舍,治咽腫[9]。
3.12 文獻摘要《黃帝內經素問》:瀉胸中之熱。
《黃帝內經素問》: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
《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熱也。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臟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針灸甲乙經》:肩痛引項,寒熱,缺盆主之。寒熱瀝適,胸中滿,有大氣,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肩引項不舉,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缺盆主之。腰痛不可俯仰,先取缺盆,後取尾骶,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太深,令人逆息。
《針灸大成》:主息奔,胸滿喘急,水腫,瘰癧,喉痹,汗出,寒熱,缺盆中腫,外潰則生。胸中熱滿,傷寒胸熱不已。
《類經圖翼》:孕婦禁針。
4 經穴天鼎的別名·天蓋天蓋為經穴別名。即天鼎[4]。
穴位 天鼎 漢語拼音 Tianding 羅馬拼音 Tienting 美國英譯名 Heavenly Vessel 各國
代
號 中國 LI17 日本 17 法
國 莫蘭特氏 GI17 富耶氏 德國 DI17 英國 Li17 美國 LI17
天鼎為經穴名(Tiāndǐng LI17)[10]。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天頂、天蓋、天項。屬手陽明大腸經[10]。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為古代炊器,頸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頸部,相當於鼎足之處,故名天鼎[10]。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吞咽困難,扁桃體炎,喉頭炎,舌骨肌麻痹,聲帶疾患,暴喑,氣梗,喉中痰鳴,梅核氣,瘰癧,癭氣,甲狀腺腫,頸淋巴結核等。
4.1 天蓋的別名天頂(《針灸資生經》),天蓋[4],天項[4]。
4.2 出處《針灸甲乙經》:天鼎,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壹寸五分。
4.3 穴名解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為古代炊器,頸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頸部,相當於鼎足之處,故名天鼎[10]。
天,有巔義,至高無上。鼎,三足兩耳,是古代寶器和烹調炊具,其形上有兩耳,下有三足。人之頸後正中大椎處有壹突起,形似壹足。人腰以上為天,頭頸之位高,在頸項之穴,每以天名之。該穴處兩面各有頸肌突顯,形成三足之勢。頭圓在上像天,因而名之,並喻為吸入天氣的貴重門戶。鼎乃宗廟重器,雖處尊貴之位,而無顯赫之功,常在封閉,故本穴又名“天蓋”。[4]
4.4 所屬部位頸[4]
4.5 天鼎穴的定位標準定位:天鼎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扶突穴與缺盆連線中點[6][11]。
天鼎位於頸外側,扶突穴下1寸,胸鎖乳突肌後緣;或於扶突穴與缺盆穴連線之中點處取穴(《醫宗金鑒》)[2]。另說“在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壹寸五分。”(《針灸甲乙經》);“在項缺盆直扶突,氣舍後壹寸陷者中。”(《太平聖惠方》);“在頸缺盆置(直)扶突後壹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扶突後寸半,合人迎後三寸;壹法逕取結喉旁開四寸五分”(《循經考穴編》)[2]。
天鼎位於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後緣。正坐,微仰頭取穴[10]。
天鼎在手陽明大腸經中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手陽明大腸經)
天鼎穴的位置(肌肉)
天鼎穴的位置(骨骼)
4.6 取法天鼎位於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後緣。正坐,微仰頭取穴[10]。
正坐位,頭微側仰,喉結旁開3寸,約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的扶突直下1寸,橫平水突,當胸鎖乳突肌後緣處取穴[12]。
4.7 穴位解剖天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胸鎖乳突肌後緣、臂叢神經。皮膚由頸叢的鎖骨上神經分布。在皮下筋膜有頸闊肌和頸前淺靜脈,頸闊肌受面神經的頸支支配,頸前淺靜脈是鎖骨下靜脈的屬支。針經皮膚、皮下組織的淺層,由胸鎖乳突肌後緣,達深部的臂叢的神經根融合和分支的幹、股部。胸鎖乳突肌由腦神經副神經支配。
4.7.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後緣→斜角肌間隙[10]。
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椎前筋膜[11]。
4.7.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頸橫神經分布;深層有臂神經叢經過,並有其分支、面神經頸支和頸升動脈分布[11]。
布有鎖骨上神經,正當頸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後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並有頸外淺靜脈通過[2]。
4.8 天鼎穴的功效與作用天鼎有清利咽喉,理氣散結的作用。
天鼎有利咽喉,調氣機作用[10]。
按“鼎”字之義,功在水火。養生家借此寓其調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調和,不事克伐。凡消大患於無形,而有裨於社稷者,謂為調和鼎鼐。本穴主治暴喑、氣梗、咽腫、喉痹、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等諸股火證之有礙於喉咽者,取此穴以通暢之。[4]
4.9 主治病癥天鼎穴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吞咽困難,扁桃體炎,喉頭炎,舌骨肌麻痹,聲帶疾患,暴喑,氣梗,喉中痰鳴,梅核氣,瘰癧,癭氣,甲狀腺腫,頸淋巴結核等。
天鼎穴主治咽喉腫痛、暴喑、氣梗、梅核氣、瘰癧[11]。
天鼎主要用於口、咽等疾患:如暴瘖、氣梗、喉痹、咽腫、吞咽困難、扁桃體炎、喉頭炎、舌骨肌麻痹、聲帶疾患及瘰癧、癭氣等[10]。
天鼎主治暴喑氣哽,咽喉腫痛,癭氣,瘰癧等[2]。
天鼎主治咽喉腫痛,暴喑,喉中痰鳴,癭氣,瘰癧[12]。
針灸不常取用天鼎穴[4]。
五官科系統疾病:甲狀腺腫,喉炎,舌骨肌麻痹癥;
其它:頸淋巴結核,扁桃體炎。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壹般直刺0.3~0.5寸[10][11],局部酸脹,針感向咽喉放散。
直刺0.5~1寸。[2]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並向咽喉放散[12]。
4.10.2 灸法可灸[10][11][12]。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2]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4.11 配伍天鼎配間使,有寧心利竅作用。治失音[10]。
天鼎配照海治慢性咽炎[10]。
天鼎配合谷、承漿、太溪洽初期聲帶麻痹[10]。
天鼎配曲池、膈俞,治喉痹[12]。
天鼎配合谷、廉泉、太溪、天突,治咽喉腫痛[12]。
天鼎配合谷、承漿、天容,治喑啞[12]。
天鼎配氣舍、膈俞,有清熱利咽,消腫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痹哽噎,咽腫不得息,食飲不下。
4.12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暴喑氣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飲不下,天鼎主之。
《針灸大成》:主暴喑氣梗,喉痹嗌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
《備急千金要方》:天鼎、氣舍、膈俞,主喉痹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